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清气化痰丸

清气化痰丸

《中国药典》:清气化痰丸处方

酒黄芩100g 瓜蒌仁霜100g 半夏(制)150g 胆南星150g 陈皮100g 苦杏仁100g 枳实100g 茯苓100g

性状

为灰黄色的水丸;气微,味苦。

炮制

以上八味,除瓜蒌仁霜外,其余黄芩等七味粉碎成细粉,与瓜蒌仁霜混匀,过筛。另取生姜100g,捣碎,加水适量,压榨取汁,与上述粉末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

清肺化痰。用于肺热咳嗽,痰多黄稠,胸脘满闷。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6~9g,一日2次;小儿酌减。

贮藏

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古今医鉴》卷四:清气化痰丸处方

天南星 半夏 白矾 牙皂(不锉)生姜各60克 青皮(麸炒)15克 陈皮(去白)30克 枳实(麸炒)30克 白术30克 干葛15克 白茯苓30克 苏子(炒)30克 莱菔子(炒)30克 瓜蒌仁30克 黄连15克 黄芩24克 海粉21克 香附30克 神曲(炒)60克 麦芽(炒)60克 山楂肉30克

制法

先将南星、半夏、牙皂、生姜用水浸一宿后,将星、夏、姜锉作粗片,入白矾同煮至南星无白点,去皂不用,余者晒干,与其他药共研细末。再入竹沥、姜汁调,蒸饼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化痰清热。治一切痰饮咳嗽,头晕目眩,胸膈痞闷,食积酒积,呕吐恶心。

用法用量

每服50~70丸,食后姜汤送下。

气滞,加白豆蔻30克。

摘录《古今医鉴》卷四《医方考》卷二:清气化痰丸处方

陈皮(去白)杏仁(去皮、尖)枳实(麸炒)黄芩(酒炒)瓜蒌仁(去油)茯苓各30克 胆南星 制半夏各45克

制法

姜汁为丸,如椒目大。

功能主治

化痰清肺。治热痰内结,咳嗽痰黄,稠厚胶粘,甚则气急呕恶胸膈痞满,小便黄赤。

用法用量

每服6~9克,不拘时用白开水送服。

摘录《医方考》卷二

猜你喜欢

  • 冰麝散

    《中医喉科学》:冰麝散处方黄连 黄柏 玄明粉各3克 白矾 甘草各1.5克 鹿角霜1.5克 煅硼砂7.5克 冰片1.2克 麝香0.3克制法上药除冰片、麝香另研兑入外,余药共研细末,瓶贮密封。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腐生肌。主咽喉炎,扁桃

  • 冰麝散Ⅱ号

    拼音注音bingshesan2hao处方冰片9克,麝香0.5克,樟丹12克,枯矾9克,龙骨15克。制法共研极细末,装瓷瓶内密封备用。功能主治祛脓消炎,通络开窍。主热毒壅盛,上犯耳窍。用法用量用时先取双氧水洗净患耳脓汁,拭干后吹上冰麝散Ⅱ号少

  • 冰麝无价散

    处方公猪粪(漂净10天,晒露,以无臭气为度,炙灰研末)1两,冰片5厘,麝香5厘。功能主治痘症透发不足,或冒风隐缩。用法用量每服3钱,绢包煎服。摘录《中药成方配本》

  • 冰麝痧药丸

    处方冰片6两,麝香3两2钱,蟾酥7两5钱(另用酒化开研细),公丁香8两,飞朱砂4两(留一半为衣),明雄黄2两,煅西月石2两。制法上药各为极细末,用高粱酒泛为小丸,每分约计20粒,朱砂为衣。功能主治受寒受暑,痧胀肚痛吐泻,卒倒昏迷。用法用量每

  • 冰黄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冰黄散处方赤茯苓(去皮)、甘草(生),各四两。寒食面、生姜(切碎.搜面匀.日干),各一斤。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冒暑伏热,头目昏晕,呕吐泻痢,口干烦渴,背寒面垢。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新汲水或冷熟水调下,不拘时候。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