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黄芩芍药汤

黄芩芍药汤

《类证活人书》卷十九:黄芩芍药汤处方

黄芩 白芍药 白术 干地黄各30克

制法

上药锉于麻豆大。

功能主治

治妇人伤寒,口燥咽干,腹满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以水150毫升,煎至)00毫升,去滓温服。

寒则加生姜,同煎服。

摘录《类证活人书》卷十九《活人书》卷十九:黄芩芍药汤处方

黄芩1两,白芍药1两,白术1两,干地黄1两。

制法

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妇人伤寒,口燥咽干,腹满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以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寒则加生姜同煎服。

摘录《活人书》卷十九《赤水玄珠》卷二十八:黄芩芍药汤处方

条芩3钱,芍药2钱,升麻2钱,甘草1钱。

功能主治

麻痘滞下。肠胃热泻。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各家论述

《医方考》:条芩可以清之,芍药可以寒之,升麻可以举之,甘草可以调之。

摘录《赤水玄珠》卷二十八《伤寒大白》卷二:黄芩芍药汤处方

黄芩、白芍药、川连、甘草。

功能主治

阳明表热而衄;湿热伤于少阳,下利,寒热口苦。

摘录《伤寒大白》卷二《幼科直言》卷五:黄芩芍药汤处方

柴胡、黄芩、赤芍、陈皮、甘草、花粉、桃仁、山楂肉、归尾。

功能主治

小儿伤寒传里为热,发热作渴,谵言乱语,血分生热,小便赤黄,兼得微汗,传入少阴者。

用法用量

白水煎,兼服牛黄锭子。

摘录《幼科直言》卷五《种痘新书》卷十一:黄芩芍药汤处方

黄芩1钱(炒),赤芍1钱,升麻1钱,甘草1钱5分,生地1钱5分,木通1钱5分,枳壳1钱5分,归尾1钱5分,川连8分,人参6分,酒大黄。

功能主治

麻症,实热滞于大肠,欲泄不泄,里急后重,时时欲出,滞而不下。

用法用量

方中酒大黄用量原缺。

摘录《种痘新书》卷十一《麻症集成》卷四:黄芩芍药汤处方

酒芩、酒芍、江壳、木香、甘草。

功能主治

麻后下痢,日久者。

摘录《麻症集成》卷四

猜你喜欢

  • 半夏麻黄丸

    《金匮要略》卷中:半夏麻黄丸处方半夏 麻黄各等分制法上二味,研末,炼蜜和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通阳化饮。主水饮内停,心阳被遏,心下悸动者。用法用量饮服3丸,日三服。备注方中麻黄通太阳以泄水气;半夏蠲饮消水。二味相配,共奏通阳化饮之功,阳通饮

  • 半夏黄连泻心汤

    处方半夏三枚,生用厚朴二钱,茯苓二钱,生姜三片,加【黄连解毒汤】黄连、黄蘖、黄芩、山栀,各二钱半。功能主治治伤寒杂病,热毒烦闷,干呕口燥,呻吟喘满,阳厥极深,畜热于内,传为阴毒,腹满呕吐或欲作利者。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煎热服

  • 半夏黄连解毒汤

    处方黄连(去须)半两,黄柏半两,黄芩半两,大栀子半两,半夏3枚,厚朴3钱(锉),茯苓(去皮,锉)。功能主治火热狂躁,喘满,或腹满呕吐,或欲作利者。用法用量水1盏半,加生姜3片,煎至半盏,绞汁温服。摘录《直格》卷下

  • 半夜散

    处方未生毛小鼠(捣烂,搭在壁上风干,焙黄香,研细)5钱,土鳖虫(灰)5钱,钻粪虫(灰)5钱,白占5钱。功能主治风癞。用法用量掺之。摘录《解围元薮》卷四

  • 半天丸

    处方半夏2两,天南星1两,皂角(炙)2两,白附子1两,白矾1两(生)。制法上为细末,生姜汁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风痰。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生姜汤送下。摘录《医方类聚》卷二十三引《医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