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建脾汤

建脾汤

《鸡峰》卷十二:建脾汤别名

健脾汤

处方

生姜1斤(切片,青盐3两,研拌1宿,焙干),草豆蔻2两,大麦糵2两,陈橘皮2两,甘草1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调中养气,消化宿谷。主

用法用量

健脾汤(《普济方》卷二十三引《十便良方》)。

摘录《鸡峰》卷十二《圣济总录》卷一五六:建脾汤处方

厚朴(去粗皮,锉)4两,苍术(水浸,去皮,锉)4两,大枣1升(煮熟,剥去皮核,研取枣汁约5升以来,同煮厚朴、苍术,候水尽为度,滤出焙干),陈橘皮(去白,面炒)3两,白茯苓(去黑皮)2两半,人参2两,甘草(炒)3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益胃气,思饮食。主妊娠下痢,脐腹撮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入生姜3片,大枣1个(擘破),同煎至6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六《医方类聚》卷一九八引《吴氏集验方》:建脾汤处方

茴香2两(别炒),粉草4两(锉),白盐6两(炒),高良姜4两(水煮20-30沸,控干,切作片子,以麻油炒)。

制法

上先将良姜、甘草、盐同炒,令甘草紫色,入茴香,同研为末。

功能主治

快脾胃,进饮食。主

用法用量

每服2钱,空心沸汤点服。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九八引《吴氏集验方》《圣济总录》卷四十四:建脾汤处方

诃黎勒(煨,去核)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陈橘皮(去白,焙)半两,白术(锉,炒)半两,干姜(炮)半两,陈曲(炒)半两,吴茱萸(汤洗,焙干,炒)半两,肉豆蔻(去壳)3分。

制法

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脾虚泄滑不止,腹内虚鸣。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用水1盏,加生姜3片,盐少许,煎取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四《传信适用方》卷一:建脾汤处方

生姜1斤(洗,和皮切,入干瓷盆内,以盐4两淹1宿,日中拌晒,以盐汁尽为度),草豆蔻(焙干)2两,甘草(炙)2两,陈皮(去白)2两,神曲(炒)2两,麦糵(炒,勿焦)2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大益脾胃,消痰进饮食。主早出冒冷及酒病。

用法用量

空心、食前白汤点服。

摘录《传信适用方》卷一《千金翼》卷十五:建脾汤处方

生地黄1两,黄耆1两,芍药1两,甘草1两(炙),生姜2两,白蜜1升。

功能主治

脾气不调,使人身重如石,欲食即呕,四肢酸削不收。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9升,煮取3升,去滓,纳蜜,搅令微沸。每服8合,日三夜一。

摘录《千金翼》卷十五

猜你喜欢

  • 安痛散

    处方五灵脂(去砂石)、延胡索(炒,去皮)、苍术(煨)、良姜(炒)、当归(去芦洗)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心胃痛。用法用量每服2钱,热酒、醋汤调下,不拘时候。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五

  • 安眠散

    《御药院方》卷五:安眠散处方款冬花 乌梅肉 佛耳草 麦门冬(去心)各7.5克 陈皮(去白)15克 甘草(炙)10.5克 御米壳22.5克(酥炒)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上喘咳嗽,久而不愈。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入黄蜡如枣核大,伺煎

  • 安眠汤

    处方夜交藤15g,合欢花9g,炒枣仁12g,龙齿9g,茯神9g,麦冬9g,石斛12g,珍珠母30g(先煎),白芍9g,夏枯草9g,朱砂1g(冲),琥珀1.5g(冲)。功能主治镇静,安神。主失眠,梦多,头昏,头胀,舌质红,脉细数。摘录《临证医

  • 安睡丹

    处方白芍5钱,生地5钱,当归5钱,甘草1钱,熟地1两,山茱萸2钱,枸杞2钱,甘菊花3钱。功能主治补肝血,益肾水。主肝气太燥,忧愁之后,终日困倦,至夜而双目不闭,欲求一闭目而不得。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四

  • 安睡散

    处方辰砂(研,水飞)1钱,乳香1钱,血竭1钱(并细研),麝香半钱(研),人参5钱,酸枣仁(炒)5钱,南星(炒)5钱,白附5钱,蜈蚣1条(酥炙,黄酒浸1宿),全蝎21枚。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急慢惊风潮搐,不得安睡。用法用量1岁1字,薄荷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