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黄丹膏

黄丹膏

《圣惠》卷六十三:黄丹膏处方

黄丹24两(微炒,细罗),麻油2斤半,猪脂8两(腊月者),松脂4两,紫花1两(去土),当归1两,防风1两(去芦头),黄芩1两,莨菪子2两,棘针49枚(头曲者),青绯帛各2尺(烧灰),人粪灰1两,青柏叶1两,蜥蝎7枚,乱发如鸡子大,蜡3两,葱(并根)20茎。

制法

上锉,先下油脂于锅内煎令熔,次下药,以文火煎半日,次下松脂、蜡,候香熟,以绵滤去滓,都入药油于锅中,纳黄丹,不住手搅令匀,候色变紫色,收得油方尽,软硬得所,用瓷盒盛。

功能主治

内消止痛。主痈疽发背,痈肿丹毒,一切疮疖。

用法用量

摊在故帛上贴之。

摘录《圣惠》卷六十三《疡科选粹》卷五:黄丹膏处方

黄丹(淘洗7次净)1两5钱,黄连5钱,川芎5钱,海螵蛸3钱,轻粉、朝脑、水龙骨。

制法

上为极细末,以生桐油调为膏,夹纸做成,着肉面针刺数十孔。

功能主治

臁疮。

用法用量

方中轻粉、朝脑、水龙骨用量原缺。

摘录《疡科选粹》卷五《普济方》卷三○○:黄丹膏处方

巴豆21粒(去壳),清油2两,黄丹1两半。

制法

清油煎豆黑色,去豆,用黄丹入油慢火熬,搅匀作膏。

功能主治

脚折(脚皲)。

用法用量

煎冬橘叶汤洗净涂之。

摘录《普济方》卷三○○《圣惠》卷六十三:黄丹膏处方

黄丹7两,蜡2两,白敛2两(锉),杏仁3两(汤浸,去皮尖双仁,研),乳香2两(末),黄连1两(锉)生油1升。

制法

前3味以生绵袋盛,入油,慢火熬半日,滤出,下黄丹,以柳木蓖搅,候变黑,膏成,入蜡、乳香更熬,硬软得所,用瓷盒内盛。

功能主治

一切痈疽发背,疼痛不止,大渴闷乱,肿硬不可忍。

用法用量

故帛摊贴,每日换2次。

摘录《圣惠》卷六十三方出《圣惠》卷三十六,名见《普济方》卷二九九:黄丹膏处方

黄丹半两,舍上黑煤半两(细研)。

制法

上药人蜜调,用瓷盏盛之,以文武火养,候成膏。

功能主治

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

涂疮上。

摘录方出《圣惠》卷三十六,名见《普济方》卷二九九《普济方》卷二九九:黄丹膏处方

黄丹4两,蜜1两。

制法

上药熬成膏。

功能主治

口疮。

用法用量

涂口内。

摘录《普济方》卷二九九

猜你喜欢

  • 宝光散

    处方大黄、龙胆、赤芍药、川芎、白芷、牛蒡子、防风、防己、黄芩、当归、甘草、栀子、生地黄、细辛、羌活、荆芥各等分。功能主治小儿五脏冷热相攻,致目中漏睛脓出者。用法用量上(口父)咀。用水1钟半,煎至1钟,去滓,食后温服。摘录《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

  • 宝华散

    处方郁金 细辛 降香 荆芥 防风 橘红 枳壳 银花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主各种痧疹。用法用量每服9克,微温茶清调服。摘录《卫生鸿宝》卷一

  • 宝命丹

    《普济方》卷九十三引《博济方》:宝命丹处方牛黄15克(少7.5克亦得)蝎1个(全者)附子(生用,去皮)30克 天南星15克 五灵脂15克制法上药五味,并生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功能主治主瘫痪风及软风。用法用量用生姜自然汁一呷许磨化后,

  • 宝咳宁颗粒

    处方紫苏叶30g 桑叶30g 前胡60g 浙贝母30g 麻黄30g 桔梗30g 天南星(制)60g 陈皮30g 苦杏仁(炒)60g 黄芩60g 青黛21g 天花粉60g 枳壳(麸炒)60g 山楂(炒)45g 甘草15g 牛黄3g性状为灰绿色

  • 宝寿散

    别名金砂散处方雄黄1分,茯苓1分,人参1分,马牙消1分,朱砂(研,水飞过)半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诸风惊涎发搐。用法用量熟水下半钱;1岁以下1字。摘录《幼幼新书》卷八引《谭氏殊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