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逐寒荡惊汤

逐寒荡惊汤

《福幼编》:逐寒荡惊汤处方

胡椒3克(打)炮姜3克 肉桂3克

功能主治

治小儿体弱久病,或痘疹后误服寒凉转为慢惊者。

用法用量

上药三味,用灶心土90克煮水,澄极清,煎前药取200毫升,频频灌之,接服加味理中地黄汤。

摘录《福幼编》清·《福幼编》:逐寒荡惊汤组成

肉桂、炮姜、丁香、胡椒各一钱(各3克),灶心土三两(90克)。

用法

灶心土煎汤代水,再煎余药,分多次温服。

功效

祛寒定惊,温里和中。

主治

主治小儿体弱久病,或痘疹后误服寒凉转为慢惊者,症见四肢抽搐,面色青白,口鼻气冷,四肢厥逆,呕吐腹泻,苔薄白,脉沉。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小儿馒惊风、痫证等病症。

1.慢惊风(经验):将胡椒、炮姜、肉桂、丁香各3克,共捣细渣,以灶心土90克煮汤澄清,煎药大半茶杯,频频灌之。或微见抽搐,尚能受药吃乳者,可不必服逐寒荡惊汤。待其吐乳止而神识清,抽搐定而进饮食,逐用香砂六君子汤或近效白术散善后。孔庆武老中医运用上法调治小儿慢惊风百余例,疗效甚佳。(《新疆中医药》2001年第1期)

2.痫证:逐寒荡惊汤加味治疗痛证15例,以临床症状消失,智力、体力增强,脑电图、复发时间为疗效标准;结果:治愈7例,显效3例,好转2例,无效3例。(《湖北中医杂志》1999年第2期)

方解

小儿为稚阳之体,元气未充,感邪迁延,或误服克伐,致脾胃虚寒,元气无根而外越,阴寒内盛,风由是而动。方用炮姜、肉桂、丁香温脾肾,引火归元;花椒辛热破阴,冲开寒痰;用伏龙肝甘温建中,培土敦木,而风目消。逐寒荡惊汤在临床中常用于脾胃虚寒之慢惊风证,以抽搐、兼有吐泻肢冷为辨证要点。小儿急惊风属痰热买火者均不宜用。若脾胃虚弱较甚,加人参、白术;虚寒甚,加附子、肉桂;抽搐较甚,加止痉散。

现代研究

临床报道也见于治疗婴幼儿慢性腹泻、营养不良、睡时露睛等病症。

方歌

逐寒荡惊寒结胸,胡椒炮姜肉桂丁。

摘录清·《福幼编》

猜你喜欢

  • 冰麝上清丸

    处方儿茶4两,正梅片5分,麝香5厘(此3味研细末),山豆根5钱,桔梗2钱,诃子2钱,黄连5钱,薄荷3钱,玄参3钱,粉甘草3钱,风化消5钱。制法后8味煮去滓,熬成膏,和前3味药末为丸,如芡实大。功能主治口舌热毒,目赤肿痛,火牙疼痛,心胃烦热。

  • 冰麝散

    《中医喉科学》:冰麝散处方黄连 黄柏 玄明粉各3克 白矾 甘草各1.5克 鹿角霜1.5克 煅硼砂7.5克 冰片1.2克 麝香0.3克制法上药除冰片、麝香另研兑入外,余药共研细末,瓶贮密封。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腐生肌。主咽喉炎,扁桃

  • 冰麝散Ⅱ号

    拼音注音bingshesan2hao处方冰片9克,麝香0.5克,樟丹12克,枯矾9克,龙骨15克。制法共研极细末,装瓷瓶内密封备用。功能主治祛脓消炎,通络开窍。主热毒壅盛,上犯耳窍。用法用量用时先取双氧水洗净患耳脓汁,拭干后吹上冰麝散Ⅱ号少

  • 冰麝无价散

    处方公猪粪(漂净10天,晒露,以无臭气为度,炙灰研末)1两,冰片5厘,麝香5厘。功能主治痘症透发不足,或冒风隐缩。用法用量每服3钱,绢包煎服。摘录《中药成方配本》

  • 冰麝痧药丸

    处方冰片6两,麝香3两2钱,蟾酥7两5钱(另用酒化开研细),公丁香8两,飞朱砂4两(留一半为衣),明雄黄2两,煅西月石2两。制法上药各为极细末,用高粱酒泛为小丸,每分约计20粒,朱砂为衣。功能主治受寒受暑,痧胀肚痛吐泻,卒倒昏迷。用法用量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