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桂枝干姜汤

《伤寒论》:柴胡桂枝干姜汤别名

柴胡桂姜汤(《金匮要略》卷上)。

处方

柴胡24克 桂枝9克 干姜3克 栝楼根12克 黄芩9克 牡蛎6克(熬)甘草6克(炙)

功能主治

和解散寒,生津敛阴。主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寒重热轻,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心烦;牡疟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

用法用量

以水1.2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再煎取300毫升,温服150毫升,日二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摘录《伤寒论》《四圣心源》卷七:柴胡桂枝干姜汤处方

柴胡3钱,甘草2钱,人参1钱,茯苓3钱,桂枝3钱,干姜3钱。

功能主治

牡疟。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

用法用量

煎大半杯,热服,覆衣。

摘录《四圣心源》卷七《伤寒大白》卷一:柴胡桂枝干姜汤处方

柴胡、桂枝、黄芩、广皮、甘草、人参、芍药、干姜、半夏。

功能主治

太阳中风,兼少阳寒热;少阳症兼见太阳,小便不利。

摘录《伤寒大白》卷一

猜你喜欢

  • 安息丸

    《普济方》卷二二○:安息丸处方附子2个(重6钱,以火炮裂,去皮脐),胡芦巴(洗淘净)2两,白茯苓(去皮)2两,安息香(酒洗化下,滓酒浸作糊丸药)2两,桃仁(麸炒,去皮)2两,苁蓉(酒浸,切,焙)2两,木香2两。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

  • 安息活血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安息活血丹处方吴茱萸(汤浸七遍.焙干.微炒)、安息香(捣碎.入好酒研.澄去渣.银器内慢火熬成膏)、柏子仁(炒)、山茱萸(去核)、延胡索桃仁(去皮.尖.麸炒微黄色)、虎杖、当归、杜仲(去粗皮.炒)、附子(炮.去皮.脐

  • 安息膏

    处方安息香半钱,花乳石(火煅红)半钱,血竭半钱,乳香半钱,麝香减半。制法上为细末,用蜡少许,入麻油些小同熔开,将药捻作米粒大。功能主治漏疮脓水不绝,骨中疼痛。用法用量看疮口大小深浅入药于疮孔中,以满为度;药透内,从内生肉,1-2日退出1粒,

  • 安息香丸

    《圣惠》卷十六:安息香丸别名雄黄丸处方安息香1两,朱砂半两(细研),硫黄半两(细研),雄黄1两(细研),阿魏半两,松脂4两,榴(柏)叶4两,苍术4两,白芷3两,干桃叶3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时气瘴疫。用法用量雄黄丸(《

  • 安息香圆

    处方肉桂(去粗皮)二两半,诃子(炮.取皮)二两,阿魏(细干.白面少许搜和作饼子.炙令香熟)一分,茯苓(白底)、当归(汤洗.切片.焙干)、干姜(炮.去皮)、肉豆蔻(去壳)、川芎、丁香(皮)、缩砂仁、五味子(微炒)、巴戟(去心.面炒)、益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