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四物汤

四物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四物汤处方

当归(去芦.酒浸.炒)、川芎、白芍药、熟干地黄(酒洒.蒸),各等分。

炮制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调益荣卫,滋养气血。治冲任虚损,月水不调,崩中漏下,血瘕块硬,发歇疼痛,妊娠宿冷,将理失宜,胎动不安,血下不止,及产后乘虚,风寒内搏,恶露不下,结生瘕聚,少腹坚痛,时作寒热。

用法用量

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渣,热服空心,食前。

若妊娠胎动不安,下血不止者,加艾十叶,阿胶一片,同煎如前法。或血脏虚冷,崩中去血过多,亦加胶、艾煎。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四物汤别名

地髓汤(《圣济总录》卷一六四)、大川芎汤(《鸡峰普济方》卷十六)。

处方

白芍药 川当归 熟地黄 川芎各等分

功能主治

补血和血,调经化瘀。治冲任虚损,月经不调,脐腹亏痛,崩中漏下,血瘕块硬,时发疼痛;妊娠将理失宜,胎动不安,腹痛血下;及产后恶露不下,结生瘕聚,少腹坚痛,时作寒热;跌打损伤,腹内积有瘀血。

用法用量

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50毫升,空腹时热服。

备注

本方是治疗营血亏虚,血行不畅的常用方剂。方中当归补血养肝,和血调经为君;熟地黄滋阴补血为臣;白芍药养血柔肝和营为佐;川芎活血行气,畅通气血为使。四味合用,补而不滞,滋而不腻,养血活血,可使营血调和。

摘录《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唐·《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四物汤出处

四物汤,唐·《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本方又名“地髓汤”(《圣济总录》)、“大川芎汤”(《鸡峰普济方》)。

组成

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

用法

上药各等分,研粗末。每服9克,水煎服。现临床常用饮片作汤剂煎服,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酌定。

功效

补血调血,调经化瘀。

主治

营血虚滞,惊惕头晕,目眩耳鸣,面色萎黄,唇爪无华,月水不调,脐腹疼痛,舌质淡,脉弦细或细涩。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重度贫血、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富出血、痛经、卵巢囊肿,又用于治疗眩晕、银屑病、脂溢性脱发、复发性口腔溃疡、慢性乙型肝炎、肾性贫血、黄褐斑等。

1.重度贫血:采用本方加味治疗50例。慢性骨髓造血障碍、需要长期输血的重度贫血患者,疗程3个月,以患者治疗前后自觉症状、需要再次输血前的Hb浓度及输血间歇期等指标为疗效评价标准。结果:患者自觉缺血缺氧症状较之治疗前明显改善;再次输血时的平均Hb浓度明显下降、平均间隙期明显延长,较之治疗前均有统计学意义。(《中国输血杂志》2010年第3期)

2.月经过少:以本方加味治疗月经过少44例,与人参归脾丸治疗42例对照,疗程3个月。治疗后月经量恢复至正常为痊愈,经量基本正常为显散,经量有所增加为有效,经量未改善为无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7.62%和71.43%。(《山西中医》2012年第8期)

3、崩漏:以本方加味治疗崩漏268例,疗程14日,以经量、经期、月经周期为疗效判定标准。结果:治愈125例,占46.64%;好转138例,占51.49%;无效5例,占1.87%,有效率98.13%。(《甘肃中医》2009年第6期)

4.功能性子宫出血:以本方配方颗粒治疗109例,与雌激素、结合雌激素(妊马雌酮)治疗95例对照,疗程3个月经周期。以经量、经期、月经周期为疗效判定标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57%。(《中国药房》2009年第36期)

5.痛经:以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140例痛经患者,自月经周期第21日开始服用,连服15日,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以服药后经期腹痛及其他症状消失,连续3个月经周期无复发为治愈;腹痛明显减轻,其他症状消失或减轻,治疗结束后观察3个月经周期未加重为显效;腹痛减轻,其他症状好转,治疗结束后症状虽未复发,但较治疗前有所减轻为有效;腹痛及其他症状无好转或加重为无效。结果:治愈84例,显效35例,有效16例,无效5例,治愈率为60.0%,总有效率为96.4%。(《新中医》2012第6期)

6.卵巢囊肿:以四物汤加减治疗卵巢囊肿下焦湿热、血瘀气滞证30例,疗程15日,以妇科检查及B超诊断为疗效判定标准。结果:治愈25例,有效3例,无效2例,有效率93.3%。(《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年第12期)

7.眩晕:以桃红四物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48例,与盐酸氟桂利嗪(西比灵)治疗30例对照。疗效评价以眩晕、走路不稳、恶心、呕吐及水平眼颤等症状、体征消失,TCD示椎基底动脉供血恢复正常为痊愈;症状、体征减轻,TCD示椎基底动脉供血改善50%以上为有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TCD改善50%以下为无效。结果:治疗组疗效和TCD检查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眩晕消失时间亦短于对照组。(《河南中医》2011第j期)

8.银屑病:以四物汤加减治疗静止期银屑病60例,疗程为90日。以银屑病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PASI)就治疗前后对患者皮损处红斑、浸润、鳞屑标准为疗效评价标准。结果:痊愈40例,显效8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有效率80%。(《光明中医》2010年第1期)

9.脂溢性脱发:采用四物汤加减治疗脂溢性脱发68例,疗程30~90日,平均疗程68.36日。结果:治愈(新发完全长齐)56例,占82.4%;显效(病情控制,新发部分生长)7例,占10.3%;有效(病情控制,但无新发生长)5例,占7.3%。I期全部治愈;Ⅱ期患者治愈20例,显效2例;Ⅲ期患者显效5例,有效5例。(《光明中医》2006年第2期)

10.复发性口腔溃疡:采用加减四物汤治疗68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口腔科学和口腔内科学诊断标准)。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2000年试行标准。口腔黏膜损害区疼痛消除、溃疡面消失、随访1年无复发为痊愈;口腔黏膜损害区疼痛消除、溃疡面消失、8个月随访无复发为显效;口腔黏膜损害区疼痛减轻、溃疡面变化不大、仍反复发作为无效。结果:治疗后随访8~12个月,痊愈42例,显效2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2.6%。(《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年第10期)

11.慢性乙型肝炎:采用四物汤加味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5例,以32名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疗程30日。以消化不良、肝区疼痛、腹部憋胀与乏力、心烦等症状,腹部B超、肝功能、乙肝病毒两对半为主要疗效判定标准。结果:基本治愈16例,显效15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8.89%。(《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年第4期)

12.肾性贫血:以本方加味治疗肾性贫血患者36例,与富马酸亚铁片22例对照,疗程3个月。以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腰膝酸软、面色萎黄、肢体浮肿、舌苔脉搏、Hb及肾功能作为疗效评判标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7.78%,治疗后症状与体征较之治疗前有改善。(《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6年第6期)

13.黄褐斑:以四物汤加减治疗40例,与5%二氧化钛霜(面部涂抹)40例对照,疗程3个月。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30例,显效6例,好转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陕西中医》2010年第11期)

方解

本方是补虚的主方,也是活血的基础方,主要用于治疗营血虚滞之证,被历代医家誉为“调血要方”“调补血分之圣药”。方用当归引血归肝经,川芎引血归肺经,芍药引血归脾经,地黄引血归肾经;熟地黄、白芍静养营血,合以当归、川芎活血和营,四药相配,动静结合,补中有通,使营血恢复而周流无阻。临床应用以面色萎黄、唇爪无华、舌质淡、脉细弦或细涩为辨证要点。

张秉成《成方便读》:“夫人之所宜赖以生者,血与气耳,而医家之所以补偏救弊者,亦惟血与气耳。故一切补气诸方,皆从四君化出;一切补血诸方,又当从此四物而化也。补气者,当求之脾肺;补血者当求之肝肾。地黄入肾,壮水补阴;白芍入肝,敛阴益血,二味为补血之正药。然血虚多滞,经脉隧道不能滑利通畅,又恐地、芍纯阴之性,无温养流动之机,故加以当归、川芎,辛香温润,能养血而行血中之气者以流动之:”

临床可根据病情,调配主辅药物的用量,如重用熟地黄、白芍、当归身,少以川芎为佐,则主要用于治疗血虚病证;如重用川芎、当归尾、赤芍,而佐以生地黄,则主要用于治疗瘀血阻滞之证。临床上如遇血行瘀阻,疼痛不移者,宜在四物汤基础上加桃仁、红花活血止痛,取通则不痛之意;血行离经,致成崩漏,于四物汤中加阿胶、艾叶温经止痛,崩漏可止也。四物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对妇人风寒痹证每收良效。

现代研究

早期文献报道本方可治疗月经不调、盆腔炎、胎位异常、黄体功能不全、宫外孕、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又用于治疗荨麻疹、慢性风疹、银屑病、皮肤瘙痒症、过敏性紫癜、神经性头痛、血管神经性水肿、特发性血尿、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或慢性肾炎、色素膜炎等病症。

方歌

四物地芍与归芎,血家百病此方通,补血调血理冲任,加减运用在其中。

摘录唐·《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猜你喜欢

  • 安胃散

    《杏苑生春》卷四:安胃散处方茯苓 白术 车前子各3克 五味子1.5克 乌梅1枚 粟壳4.5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下痢脓血相杂,腹中窘痛,里急后重,日夜无度。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时温服。摘录《杏苑生春》卷四《普济方》卷三十六引《指南方》:安胃

  • 安胃汤

    《脾胃论》卷下:安胃汤处方黄连(拣尽,去须)五味子(去子)乌梅(去核)生甘草各1.5克 熟甘草0.9克 升麻梢0.6克功能主治汗出过多,致半身不遂,偏风痿痹。用法用量上药哎咀,分作二服。每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 安胃煎

    处方蒲公英20克,生白芍10克,生甘草6克,红花8克,徐长卿12克,陈皮8克,大贝母12克。功能主治安胃,宁痛、散结。主气滞阻络。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袁正刚方

  • 安胃片

    处方延胡索(醋制)63g 白矾(煅)250g 海螵蛸(去壳)187g性状为类白色至淡黄色的片;气微,味涩、微苦。炮制上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加蜂蜜125g与适量的水,制成颗粒,干燥,压制成1000片,即得。功能主治行气活血,制酸止痛

  • 安胃白术散

    处方白术2两,茯苓1两,藿香1两,厚朴1两,半夏1两,甘草1两,黄橘皮1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脾胃气虚,胸膈膨闷,心腹胀满,呕逆恶心,噫气吞酸,口淡无味,四肢倦怠,全不思食。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