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新法半夏汤

新法半夏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新法半夏汤处方

陈皮(去白)、神僸(炒),各四两。草果(煨.去皮)、半夏僸(炒),各二两三钱。干姜(炮)四两,丁皮、木香、白茯苓,各七钱半。甘草四钱半。

炮制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脾胃不和,中气滞,宿寒留饮,停积不消,心腹刺痛,胁肋膨胀,呕吐痰水,噫气吞酸,中酒吐酒,逆恶心,头痛烦渴,倦怠嗜卧,不思饮食。

常服温中破痰,开胃健脾,消酒进食。

用法用量

每服一钱,盐汤点服,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新法半夏汤处方

缩砂仁、神僸(炒)、草果仁、橘红(净洗.去白),各五两;白豆蔻仁、丁香,各半两;甘草(生炙)二两,大半夏四两(汤浸洗七次,每个切作二片,用白矾末一两,沸汤浸一昼夜,漉出,别用汤洗去矾,俟干,一片切作两片,再用生姜自然汁于银盂中浸一昼夜,却于汤中炖,令姜汁干尽,以慢火焙燥,为细末,再用生姜自然汁搜成饼子,日干或焙干,炙黄勿令色焦)。

炮制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脾胃气虚,痰饮不散,呕逆酸水,腹肋胀痞,头旋恶心,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一钱,先用生姜自然汁调成膏,入炒盐少许,沸汤点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新法半夏汤处方

青皮(去白)、干姜(炮),各六两;桔梗(炒)、陈皮(去白),各一两;丁香皮四两,甘草(炒)十二两,半夏(汤洗.姜汁制)二两半。

炮制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脾胃不和,中气滞,宿寒留饮,停积不消,心腹刺痛,脏腑膨胀,呕吐痰水,噫气吞酸;或中酒吐酒,哕逆恶心,头疼烦渴,倦怠嗜卧,不思饮食,并宜服之。

常服温和三焦,开胃健脾,消宿酒,进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一钱,入盐一捻,沸汤点服,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新法半夏汤处方

陈皮(去白)神曲(炒)各120克 草果(煨,去皮)半夏曲(炒)各69克 干姜(炮)120克 丁皮 木香 白茯苓各22.5克 甘草13.5克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温中破痰,开胃健脾。治脾胃不和,中脘气滞,宿寒留饮,停积不消,心腹刺痛,胁肋膨胀,呕吐痰水,噫气吞酸;或饮酒过量,哕逆恶心,头痛烦渴,倦怠嗜卧,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3克,盐汤点服,不拘时候。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新法半夏汤处方

缩砂仁 神曲(炒)草果仁 橘红(净洗,去白)各150克 白豆蔻仁 丁香各15克 甘草(生、炙)60克 大半夏120克(汤浸洗七次,每个切作二片,用白矾末30克,沸汤浸一昼夜,漉出,别用汤洗去矾,俟干,一片切作二片,再用生姜自然汁于银盂中浸一昼夜,却于汤中炖,令姜汁干尽,以慢火焙燥,为细末,再用生姜自然汁搜成饼子,日干或焙干,炙黄勿令色焦)。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健脾和胃,化痰行气。治脾胃不和,中脘气滞。痰饮不散,呕逆酸水,腹胁胀痞,头眩恶心,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3克,先用生姜自然汁调成膏,入炒盐少许,沸汤点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

猜你喜欢

  • 安坤赞育丸

    《中国药典》:安坤赞育丸处方香附(醋制)96g 鹿茸24g 阿胶24g 紫河车20g 白芍16g 当归16g 牛膝14g 川牛膝14g 北沙参12g 没药(醋制)12g 天冬11.5g 补骨脂(盐制)11g 龙眼肉10g 茯苓8g 黄柏8g

  • 安奠二天汤

    《傅青主女科》卷下:安奠二天汤处方人参30克(去芦)熟地30克(九蒸)白术30克(土炒)山药15克(炒)山萸15克(蒸,去核)炙草3克 杜仲9克(炒黑)枸杞6克 扁豆15克(炒,去皮)功能主治妊娠小腹作疼,胎动不安,如有下堕之状。用法用量水

  • 安奠二天汤

    《傅青主女科》卷下:安奠二天汤处方人参30克(去芦)熟地30克(九蒸)白术30克(土炒)山药15克(炒)山萸15克(蒸,去核)炙草3克 杜仲9克(炒黑)枸杞6克 扁豆15克(炒,去皮)功能主治妊娠小腹作疼,胎动不安,如有下堕之状。用法用量水

  • 安妊进食汤

    处方黄芩(条实者)1两,白芍药1两,白术1两,砂仁5钱。功能主治妊妇不食,服气冲心,遍身疼痛欲死。用法用量分4剂。水煎服。摘录《简明医彀》卷七

  • 安宁饮

    处方玄参5钱,生地5钱,麦冬5钱,白薇1钱,骨碎补5钱,天门冬3钱。功能主治因过食肥甘,热气在胃,胃火日冲于口齿之间,而湿气乘之,湿热相搏而不散,虫生于牙而致齿牙破损而作痛,如行来行去者。用法用量水煎服。配合五灵至圣散含漱。摘录《辨证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