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补肺散

补肺散

《普济方》卷二八六引《永类钤方》:补肺散处方

人参、北五味、黄耆。

功能主治

肺痈。

用法用量

上用羊肺、猪肺,瓦器煮,蘸好钟乳粉食。

摘录《普济方》卷二八六引《永类钤方》《普济方》卷一八八引《卫生宝方》:补肺散处方

獖猪肺1具(不破者),雌黄3钱(研细),蒲黄3钱(炒熟),桑白皮半两(为末)。

功能主治

肺破吐血、嗽血不愈者。

用法用量

上和匀,入白面少许,水灌入肺内,用绳子缚肺口,煮熟任意吃之。

摘录《普济方》卷一八八引《卫生宝方》《玉案》卷三:补肺散处方

人参3钱,白蒺藜1钱,白石脂1钱,白术1钱,杏仁1钱,苍术1钱,蛤蚧1钱5分,车前子1钱5分,旋覆花1钱5分,玉屑1钱5分,北五味21粒,黑枣2枚。

功能主治

白障点珠。

用法用量

食后服。

摘录《玉案》卷三《云歧子保命集》卷下:补肺散处方

人参1两,五味子5钱,桑白皮2两,款冬花5钱,蛤蚧1对。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伤寒汗下后,喘咳不止,恐传肺痿。

用法用量

方中款冬花用量原缺,据《普济方》补。

摘录《云歧子保命集》卷下《赤水玄珠》卷二十八:补肺散别名

补肺汤

处方

阿胶(蛤粉炒成珠)1钱半,牛子(炒)3分,杏仁(去皮尖)3粒,甘草2分半,马兜铃5分,黄耆5分,糯米(炒)1钱。

功能主治

痘未出,声哑。

用法用量

补肺汤(《治痘全书》卷十四)。

摘录《赤水玄珠》卷二十八《圣惠》卷二十七:补肺散处方

人参(去芦头)1两,桂心1两,钟乳粉1两,白石英(细研,水飞过)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五味子1两,熟干地黄1两,白茯苓1两,干姜半两(炮裂,锉),黄耆3分,鹿角胶(捣碎,炒令黄燥)2两,甘草3分(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虚劳咳嗽,气喘乏力,吃食全少,坐卧不安。

用法用量

每服3钱,煮姜、枣粥饮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七《圣济总录》卷四十九:补肺散处方

黄明胶(炙燥)2两,花桑叶(阴干)2两。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肺痿劳伤吐血。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用生地黄汁调下;糯米饮亦得。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九《得效》卷十九:补肺散处方

真钟乳粉1两,白滑石2两。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润护肺脏。主肺痈已吐出脓血。

用法用量

每服3钱,米饮调下。

摘录《得效》卷十九《异授眼科》:补肺散处方

当归5钱,黄芩1两,桔梗4钱,赤芍5钱,桑皮1两,麻黄4钱,枳壳4钱,葶苈5钱,地骨皮8钱,甘菊4钱,元参8钱,白芷4钱,生地4钱,甘草4钱,金银花4钱。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眼有白翳多者。

用法用量

每服3钱。

摘录《异授眼科》《普济方》卷二三一引《本事》:补肺散别名

补肺汤

处方

桑白皮2两,熟地黄2两,人参(去芦)1两,紫苑1两,黄耆1两,五味子1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劳嗽。

用法用量

补肺汤(《妇人良方》卷五)。

注意

忌房劳,一切生冷、鱼腥、成毒、腌藏等物。服药止可食淡煮猪蹄肉,仍须先煮熟肉去原汁,再以白汤熟煮。

各家论述

1.《医方考》:参、耆脾胃药也,肺虚而益脾胃,乃虚则补其母也;地黄滋肾药也,肺虚而益肾,恐其失养而盗气于母也;五味子酸收药也,咳多必失气,故用酸以收之;紫菀凉肺中之血;桑皮清肺中之气,所谓随其实而泻之。益其所利,去其所害,则肺受益,故曰补肺。

2.《医方集解》:此手太阴、足少阴药也。肺虚而用参、耆者,脾为肺母,气为水母也。用熟地者,肾为肺子,子虚必盗母气以自养,故用肾药先滋其水,且熟地亦化痰之妙品也。咳则气伤,五味酸温,能敛肺气,咳由火盛,桑皮甘寒,能泻肺火,紫菀辛能润肺,温能补虚,合之而名曰补肺,盖金旺水生,咳嗽自止矣。

摘录《普济方》卷二三一引《本事》《圣惠》卷二十七:补肺散处方

干姜半两(炮裂,锉),当归3分,白芍药半两,黄芩3分,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伏龙肝1两,白芷半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桂心半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虚劳吐血失声。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七《杨氏家藏方》卷二十:补肺散处方

成炼钟乳粉。

功能主治

暴吐损肺,吐血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2钱,煎糯米汤调下,立止。如无糯米,只用粳米,不拘时候。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二十《千金翼》卷十五:补肺散处方

白石英5分,五味子5分,桂心2两,大枣5枚(擘),麦门冬(去心)1两,款冬花1两,桑白皮1两,干姜1两,甘草(炙)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肺气不足,胸痛牵背,上气失声。

用法用量

以水1升,煮大枣,取8合,乘热投1方寸匕服,每日3次;亦可以酒煮。以知为度。

摘录《千金翼》卷十五《傅青主女科·产后编》卷下:补肺散处方

山萸、当归、五味、山药、黄耆、川芎、熟地、木瓜、白术、独活、枣仁各等分。

功能主治

胁痛。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傅青主女科·产后编》卷下

猜你喜欢

  • 八味厚朴丸

    别名厚朴丸、厚朴煎处方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令紫)2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诃黎勒(取肉,生用)1两,桂(去粗皮,取肉)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甘草(炙)1两。制法上为细末,拌令匀,炼蜜

  • 八味回阳饮

    别名回阳饮处方人参(无者,以蜜炒黄耆1两代之),附子2-3钱,干姜(炒)2-3钱,当归身3钱(如泄泻者,或血热动血者,去之),熟地数钱或1-2两,甘草(炙)1钱,白术3-4钱,黄耆(蜜炒)3钱。功能主治伤寒脉虚将绝,阴阳将脱。白喉,其痛甚,

  • 八味固囟膏

    处方大黄16铢,定粉18铢,雄黄6铢,黄芩6铢,雷丸8铢,附子1两12铢,生商陆根4两。制法煎猪膏3斤,去滓;入药,沸7上下,滤,入雄黄,搅至凝。功能主治小儿痫证。用法用量以摩顶、掌中、背胁皆遍讫。治粉粉之。摘录《幼幼新书》卷十一引《婴孺方

  • 八味圆

    处方牡丹皮、白茯苓、泽泻,各三两;熟干地黄八两,山茱萸、山药,各四两;附子(炮.去皮.脐)、肉桂(去粗皮),各二两。炮制上为末。炼蜜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肾气虚乏,下元冷惫,脐腹疼痛,夜多漩溺,脚膝缓弱,肢体倦怠,面色黧黑,不思饮食。又治

  • 八味地黄丸

    《博育生女科.产后编》卷上:八味地黄丸处方山茱萸 山药 丹皮 云苓各24克 泽泻15克 熟地24克 五味子15克 炙黄耆30克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产后虚汗不止,血块不落。用法用量每服10克,温开水送下。摘录《博育生女科.产后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