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茱萸内消圆

茱萸内消圆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茱萸内消圆处方

吴茱萸(汤洗七次.焙)、陈皮(去白)、川楝(蒸.去皮.核)、肉桂(去粗皮.不见火)、马蔺花(醋炙)、青皮(去白)、山药(焙)、茴香(炒)、山茱萸(去核),各二两;木香(不见火)一两。

炮制

上为细末,酒糊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肾与膀胱经虚,为邪气所搏,结成寒疝,伏留不去,脐腹广刺,小肠气痛,奔豚倂癖,疼不可忍,阴核偏大,肤囊痈肿,结硬牵急,重大滋长,瘙痒疼痛,时出黄水、疮疡,腰腿沉重,足胫肿满,行步艰难,累经治疗,不见减瘥,服之渐渐内消,不动大肠,亦不搜绞,补虚消疝,温养肾经。此药不热,无毒,若志心服饵,其效如神。

用法用量

每服三十圆至五十圆,空心,温酒或盐汤吞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茱萸内消圆处方

山茱萸(捣.去核.取肉微炒)、桔梗(水浸一伏时滤出.慢火炒干为度)、白蒺藜(炒.去刺)、川乌(炮.去皮.脐)、肉桂(去粗皮)、茴香(舶上者.淘去沙石.焙干)食茱萸、吴茱萸(微炒)、青皮(去白),各二两;海藻(洗.焙)、五味子(净拣)、大腹皮(酒洗.焙)、玄胡索,各二两半;桃仁(去皮.尖及双仁.麸炒.别研)、枳实(去瓤.麸炒)、陈皮(去白),各一两;川楝子(炒)三两,木香一两半。

(一方无枳实、陈皮。桃仁、玄胡索、川楝子、木香)

炮制

上为末,酒糊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肾经虚弱,膀胱为邪气所搏,结成寒疝阴俉,偏火上攻,脐腹疼痛,肤囊肿胀,或生疮疡,时出黄水,腰脚沉重,足胫肿满,行步艰辛,服之内消,不动脏腑。

用法用量

温酒下三十圆,食前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猜你喜欢

  • 半夏白术天麻汤

    《脾胃论》卷下:半夏白术天麻汤处方黄柏(酒洗)0.6克 干姜0.9克 天麻 苍术 白茯苓 黄耆 泽泻 人参各1.5克 白术 炒神曲各3克 半夏(汤洗七次)大麦蘖面 橘皮各1.5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补脾胃,化痰湿,定虚风。主脾胃虚弱,痰湿

  • 半夏白芷散

    处方半夏(汤洗7遍)半两,白芷半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诸鲠。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水调下。即呕出。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四

  • 半夏礞石丸

    处方半夏40枚(汤浸7遍),巴豆40粒(去皮心膜),杏仁(去皮尖双仁)40枚,猪牙皂荚(去皮)40挺(4味用好醋浸7日取出,以布绞取汁熬成膏,入众药),礞石(研细,炒)5钱,丁香2钱,木香2钱,沉香2钱,槟榔半两,腻粉1分,硇砂1分,粉霜1

  • 半夏神曲汤

    处方陈皮1钱,白术1钱5分,半夏1钱2分,干姜(炒)8分,神曲(炒)1钱,三棱(醋炒)1钱,莪术(醋炒)1钱,白茯苓(去皮)1钱,山楂(去核)1钱,枳实(炒)1钱,砂仁7分(炒),麦芽(炒)8分。功能主治过食寒冷硬物及生瓜果,致伤太阴,厥阴

  • 半夏秫米汤

    组成半夏一钱(10克)、秫米五钱(15克)。用法上二味,以流水600毫升,煮取360毫升,每次服180毫升,每日2次分服。功效化痰和胃。主治主治痰饮内阻,胃气不和,夜不得卧,舌苔白腻,脉弦滑。临床应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失眠、眩晕等病症。1.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