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三物黄芩汤

三物黄芩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三:三物黄芩汤处方

黄芩 苦参各6克 干地黄12克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养血滋阴。治产后血亏阴虚,风邪人里化热,四肢烦热,头不痛者。

用法用量

上药嚼咀,用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唐·《备急干金要方》:三物黄芩汤组成

黄芩、苦参各二两(各60克),干地黄四两(120克)。

用法

上药研为粗末,水煎服。亦可用于作汤剂煎服,各药用量按原方比例减至常用剂量。

功效

滋阴清热祛风。

主治

产后受风,四肢烦热,头不痛者。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癌痛发热、春夏季烦热、红斑性肢体痛治疗等病症。

1.癌症发热:以本方治疗确诊为恶性肿瘤后发热患者30例,患者均为发热时间持续2周以上,每日至少有1次体温超过37.5℃。疗效标准以体温恢复正常,停药后无发热现象为显效。结果:中药组显效10例(33.3%),有效16例(53.4%),无效4例(13.3%),总有效率86.7%。(《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年第8期)

2.春夏季烦热:以本方治疗春夏季烦热患者34例,患者均自觉周身烦热,以手足心尤甚,午后和夜问较重,或失眠、口渴、盗汗。临床以自觉症状消失,第2年不再复发为痊愈,自觉症状明显减轻为好转。经治疗时间1~4周不等,平均用药12剂,痊愈26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为100%。(《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1年第4期)

3.红斑性肢体痛:以本方治疗红斑性肢体痛患者,临床表现双足皮肤红肿、发热,剧烈疼痛26例,其中6例有明显灼热性、电击性或刺激性疼痛,患者因此而坐卧不安,影响睡眠,甚则抱足呼叫,喜凉怕热。8例患者均于20日内症状基本消失。(《河南中医》2000年第4期)

方解

本方用于治疗产后血亏阴虚,风邪入里化热之证,方用黄芩清热,地黄滋阴养血,苦参燥湿祛风,刚柔并用,祛风而不燥,滋阴而不腻。临床应用以产后发热而无表证者为辨证要点。

现代研究

临床报道也见于个案报道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等病症。

方歌

黄芩苦参干地黄,妇人产后受风寒,四肢烦热头不痛,三物齐用奇效强。

摘录唐·《备急干金要方》

猜你喜欢

  • 安神补心汤

    处方当归1钱2分,川芎7分,白芍1钱(炒),生地黄1钱2分,白术1钱,茯神1钱2分,远志(甘草水泡,去心)8分,酸枣仁(炒)8分,麦门冬(去心)2钱,黄芩1钱2分,玄参5分,甘草3分(一方无远志、麦门冬、黄芩、玄参、加陈皮、柏子仁、酒炒黄连

  • 安神解郁汤

    拼音注音ān Shén Jiě Yù Tāng组成茯苓30g,九节菖蒲30g,郁金15g,牡丹皮15g,炒栀子10g,仙茅10g,淫羊藿15g,合欢皮30g,五味子15g,女贞子15g,莲子心10g。主治更年期综合征。以烘热汗出、心烦焦躁、

  • 安神醒心丸

    处方南星末5两,川加末1两5钱(先以姜汁拌浸半日,入南星末调,和匀成饼,于饭甑内蒸半日),人参末1两5钱,制远志末1两5钱,飞过辰砂(研)7钱5分,琥珀7钱5分,酸枣仁(炒,研末)1两。制法上用雄猪心血3个,入竹沥,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金

  • 安神镇心丸

    处方石菖蒲1两,远志1两,人参1两,获神1两,川芎1两,山药1两,麦门冬1两,铁粉1两,天麻1两,半夏1两,南星1两,茯苓1两,细辛5钱,辰砂5钱。制法上为末,生姜5两取汁,入水煮糊为丸,如绿豆大,另以朱砂为衣。功能主治消风痰。主惊悸。用法

  • 安神镇心琥珀丸

    处方琥珀1两(细研),真珠1两(细研,水飞过),牛黄半两(细研),天竹黄1两(细研),铁粉1两,光明砂3分(细研,水飞过),金箔50片(细研),银箔50片(细研),龙齿1两(细研如粉),腻粉半两(研入),麝香1分(细研),犀角屑3分,露蜂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