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附子粳米汤

附子粳米汤

《金匮》卷上:附子粳米汤处方

附子1枚(炮),半夏半升,甘草1两,大枣10枚,粳米半升。

功能主治

胜寒气,和内外。主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

用法用量

以水8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1升,日3次。

各家论述

1.《金匮要略心典》:下焦浊阴之气,不特肆于阴部,而且逆于阳位,中土虚而堤防撤矣。故以附子辅阳驱阴,半夏降逆止呕,而尤赖粳米、甘、枣培令土厚,而使敛阴气矣。

2.《古方选注》:治以附子之温,半夏之辛,佐以粳米之甘,使以甘草、大枣缓而行之,上可去寒止呕,下可温经定痛。

摘录《金匮》卷上《证治要诀类方》卷一:附子粳米汤处方

姜汁炮附子2钱(切作片)。

功能主治

胃中寒甚,呃逆不已,或复加以呕吐者。

用法用量

原书治上证,宜加炒川椒、丁香各二十三粒。

摘录《证治要诀类方》卷一《湿病条辨》卷二:附子粳米汤处方

人参3钱,附子2钱,炙甘草2钱,粳米1合,干姜2钱。

功能主治

脾虚土败,自利不渴,甚则哕者。

用法用量

以水5杯,煮取2杯,滓再煮1杯,分3次温服。

摘录《湿病条辨》卷二《千金》卷二十:附子粳米汤处方

中附子1枚,粳米5合,半夏半升,干姜1两,甘草1两,大枣10枚。

功能主治

喜怒忧思,扰乱脏气,胸腹胀满,肠鸣走气,呕吐不食。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8升,煮药至米熟,去滓,分3次。

摘录《千金》卷二十

猜你喜欢

  • 保真饮

    《解围元薮》卷四:保真饮处方精羊肉4两,蝉壳4两,麻黄(春秋用)1两5钱(夏用1两,冬用2两)。功能主治疠疮。用法用量先把羊肉煮烂,取汁6-7碗,入蝉壳、麻黄,再煮存4碗,旋服完,吃羊肉。取汗昏沉,1日醒后,3日皆退尽。筋骨痛者,加上好点红

  • 保神丸

    《一盘珠》卷二:保神丸处方胡椒2钱半,木香2钱半,全蝎7只,巴豆霜2分半。制法上为末,汤浸蒸饼为丸,朱砂为衣。功能主治胁下胀痛,大便不通。摘录《一盘珠》卷二《御药院方》卷六:保神丸处方白茯苓2两,黄连2两,菖蒲1两,远志1两,朱砂半两(为衣

  • 保神丹

    《御药院方》卷六:保神丹处方白术半斤(去皮),鹿茸4两(酥炙),柏子仁4两。制法上为细末,用菖蒲末4两,酒蒸作薄膏,加白面4两,熬成膏子,和如硬剂,加熟蜜6钱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壮气养精,调和心肾。主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前温酒送下。

  • 保童丸

    《幼幼新书》卷三十九引《婴孺》:保童丸处方牛黄1分,夜明砂1分,甘草(炙)1分,甘遂1分,牡蛎1分,珍珠1分,巴豆(净,者5-7沸,霜)1分,虎睛1分,芍药4分,黄芩4分,杏仁(净)4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瓷器密封。功能主治小儿诸疾。1

  • 保童丹

    处方陈枳壳5对(大者,去瓤;用巴豆7粒去壳,入内,十字缚定,好醋反复煮软;去巴豆,切片,焙干,余醋留煮糊),三棱5钱,莪术5钱(煨),金箔10片,朱砂2钱(另研)。制法上为细末,以前醋面糊为丸,如绿豆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小儿急慢惊风,痰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