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洗肝散

洗肝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洗肝散处方

当归(去芦)、薄荷(去梗)、羌活(去芦)、防风(去芦)、山栀子仁、甘草(炙)、大黄(煨)、川芎,各二两。

炮制

上为末。

功能主治

治风毒上攻,暴作赤目,肿痛难开,隐涩眵泪,昏暗羞明,或生翳膜,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

每服二钱,冷水或熟水调下,食后,日服见效。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七:洗肝散处方

当归(去芦)薄荷(去梗)羌活(去芦)防风(去芦)山栀子仁 甘草(炙)大黄(煨)川芎各60克

制法

上药八味,共为细末。

功能主治

疏风散热,清肝泻火。治风热热毒上攻,眼目暴赤,肿痛难开,隐涩眵泪,昏暗羞明,或生翳膜,大便秘结,小便赤涩,脉弦实有力。

用法用量

每服6克,凉开水调下,食后服。

备注

肝属木而主目。风热犯肝上冲于目,所以目赤肿痛。方中薄荷、羌活、防风疏散风热,当归、川芎养血活血,血行则风自灭;栀子清肝火,利小便;大黄泻实火,通燥结,使二便通利,热毒下降,则赤肿可消;甘草调和诸药。配合成方,共奏疏风散热,清肝泻火之功。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七《医宗金鉴》卷七十七:洗肝散处方

车前子3克 柴胡4.5克 黄芩3克 细辛1.5克 玄参3克 茺蔚子6克

制法

上药研为粗末。

功能主治

治肝经郁火上冲,雀目内障,眼中痒涩,朝明暮暗,黄昏视物难见。

用法用量

用水300毫升,加黑豆3~7粒,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七十七

猜你喜欢

  • 倍苓丸

    处方五倍子2两,茯苓4两。功能主治肾虚不固之遗精。用法用量为丸服。各家论述《会约》:凡用秘涩药能通而后能秘,此方茯苓倍于五倍,能泻能收,是以尽其妙也。摘录方出《医宗必读》卷九,名见《会约》卷十三

  • 倍轻散

    处方猪腰子1个,五倍子(末)、轻粉。制法上用猪腰子1个,开作2片,去膜心,将五倍子末用轻粉纳入腰子内,同沙糖和面固济腰子缝,炭火上炙焦为末。功能主治小儿胎风疮。用法用量清油调涂。摘录《普济方》卷三六一引《经验良方》

  • 倍金散

    处方恶实子(炒)2两,神曲(炒)半两,虎杖花1两,山果子(和核)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小儿疮疹倒靥黑色。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8分,入荆芥7穗,紫草10根,煎至4分,去滓,温服。摘录《普济方》卷四○四

  • 倍陈汤

    处方陈皮4钱,人参2钱,甘草4分。功能主治胃虚呃逆。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 倍香膏

    处方五倍子(烧存性)、乳香少许,降真香少许。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痔疾。用法用量用津液调少许,搽痔上。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