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补肾汤

补肾汤

《古今医鉴》卷十:补肾汤处方

破故纸(酒炒)小茴(盐、酒炒)玄胡索 牛膝(去芦,酒洗)当归 杜仲(酒炒)黄柏(酒炒)知母(酒炒)

功能主治

主肾虚腰痛。

用法用量

上药锉一剂。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圣济总录》卷五十一:补肾汤处方

磁石(煅,醋淬7遍,研)1两,五味子(炒)2两,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防风(去叉)2两,黄耆(锉,炒)2两,牡丹皮2两,桂(去皮)2两,甘草(炙,锉)2两,桃仁(去皮尖双仁,炒令黄)2两。

制法

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肾虚忪悸恍惚,眼花耳聋,肢节疼痛,皮肤搔痒,小腹拘急,面色常黑,黄疸消渴。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加生姜半分(切),煎取8分,去滓,空心顿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一《三因》卷七:补肾汤处方

人参1两,茯苓1两,白术1两,黄耆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沉香4钱,木瓜1两半,羌活半两,甘草(炙)1分,芎1分,紫苏3分。

制法

上锉散。

功能主治

温脾补肾。主寒疝入腹,上实下虚,小腹(疒丂)痛,时复泄泻,胸膈痞满,不进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7分,去滓,食前服。

呕,加半夏半两,生姜7片,添水作1盏半,煎服。

各家论述

《医略六书》:气阴两虚,风寒袭入经中,筋脉失所营养,故虚疝时发,倦怠欲睡。人参扶元补气,黄耆补气益卫,附子补真阳以御邪,白术健脾元以运化,川芎行血中之气,小茴散经中之寒,茯苓清治节,甘草缓中气,羌活散气分之风寒,苏叶散血分之风寒,沉香降逆气以平疝,生姜温胃气以除疝也。水煎温服,使阳气内充,则风寒解散而筋脉得养,虚疝自平。

摘录《三因》卷七《圣济总录》卷五十二:补肾汤处方

磁石(水飞,研,淘去赤汁)2两,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黄耆(锉)1两,五味子1两,当归(切,焙)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石斛(去根)1两,芍药1两,人参1两,沉香1两,桂(去粗皮)1两半,陈橘皮(汤浸去白,焙)3分,枳壳(去瓤,麸炒)半两,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半两。

制法

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肾脏虚冷,气攻两胁下胀,小腹急痛,胸中短气。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如枣大(拍碎),大枣3枚(擘破),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二《圣惠》卷三十:补肾汤处方

磁石2两(捣碎,水淘去赤汁),牛膝1两(去苗),桂心1两,黄耆1两半(锉),人参1两(去芦头),白茯苓1两,独活1两,芎1两,当归1两,白芍药1两,白术1两,白蒺藜1两(微炒,去刺),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泽泻1两,汉椒1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虚劳肾脏乏损,耳聋体瘦,脚膝少力,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用羊肾1对(切去脂膜),以水1大盏半,煎至1盏,去肾,下药末半两,更煎至6分,去滓,空心及晚食前分2次温服。

摘录《圣惠》卷三十《本草图经》引《箧中方》(见《证类本草》卷十二):补肾汤处方

杜仲1大斤,五味子半大升。

制法

上切,分14剂。

功能主治

腰痛。

用法用量

每夜取1剂,以水1大升,浸至五更,煎3分减一,滤取汁,以羊肾3-4枚(切),下之,再煮3-5沸,如作羮法,空腹顿服;用盐、酢和之亦得。

摘录《本草图经》引《箧中方》(见《证类本草》卷十二)《脉症正宗》卷一:补肾汤处方

熟地2钱,杜仲1钱,当归8分,白芍8分,芡实1钱,车前8分,山药1钱,木通8分。

功能主治

补肾。主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脉症正宗》卷一《医门补要》卷中:补肾汤处方

当归、熟地、菟丝子、杜仲、破故纸、巴戟天、山萸、杞子、山药、淡苁蓉、淮牛膝、葡萄肉。

功能主治

腰痛成龟背症。

摘录《医门补要》卷中《证因方论集要》卷三引黄锦芳方:补肾汤处方

制附子、茯苓、半夏、木香、牛膝、补骨脂。

功能主治

右胁作痛,咳嗽头痛,嗽必努力,痰清稀者。

各家论述

痰虽在胁、在胃、在脾,而实归于肾火之衰。故用附子迅补真火以强土,茯苓、半夏以除脾湿,木香以疏中州湿滞之气,牛膝以引左气下行归肾,骨脂以引右气下行归肾。药虽数味,针芥不差。

摘录《证因方论集要》卷三引黄锦芳方《本草图经》引《崔元亮海上方》(见《证类本草》卷十一):补肾汤别名

补肾散

处方

杜仲1大斤。

制法

上切,分作14剂。

功能主治

腰痛。

用法用量

补肾散(《普济方》卷一五六引《十便良方》。

摘录《本草图经》引《崔元亮海上方》(见《证类本草》卷十一)《圣济总录》卷五十二:补肾汤处方

黄耆(炙,锉)1两半,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独活(去芦头)1两,芎1两,当归(切,焙)1两,芍药1两,白术(锉,炒)1两,蒺藜子(炒去角)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泽泻1两,蜀椒(去目及合口者,炒出汗)2两。

制法

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肾脏虚损,耳作蝉鸣,腰疼。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以水2盏,先煎羊肾1只至1盏半,入药煎取8分,去滓空心顿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二《普济方》卷二十九:补肾汤处方

芒消2两,矾石2两(熬汁尽),大豆。

功能主治

肾气不足。

用法用量

方中大豆用量原缺。

摘录《普济方》卷二十九《仙拈集》卷一引《汇编》:补肾汤处方

熟地2两,山萸肉3两。

功能主治

肾虚朝食暮吐,暮食朝吐者。

用法用量

水5碗,煎1碗,加肉桂3钱,再煎至7分,空心1次服完,1日1剂。10日即愈。

食物下喉即吐者,去肉桂,加麦冬3钱煎服,10日即愈,后服用六味地黄丸2月。

摘录《仙拈集》卷一引《汇编》《圣济总录》卷五十一:补肾汤处方

磁石(绵裹)2两半,五味子半两,防风(去叉)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黄耆半两,生姜半两,桂(去皮)半两,甘草(炙)半两,人参半两,当归(切,焙)半两,玄参半两,羊肾1具(去脂)。

制法

上锉,如麻豆大,分作5剂。

功能主治

肾虚厥寒,面黑耳枯,脐腹冷痛,倦怠。

用法用量

每剂以水5盏,煎取3盏,去滓,分3次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一《增补内经拾遗》卷四:补肾汤处方

人参1钱,白茯苓1钱,白术1钱,五味子1钱,川芎1钱,甘草(炙)8分,黄耆(炙)8分,熟地8分。

功能主治

肾虚耳鸣。

用法用量

用水2钟,加红枣2枚,煎8分空心服。

摘录《增补内经拾遗》卷四《寿世保元》卷五:补肾汤处方

当归(酒洗)1钱,白芍(酒炒)1钱,生地黄1钱,熟地黄1钱,陈皮1钱,小茴香(盐、酒炒)1钱,破故纸(酒炒)1钱,牛膝(去芦,酒洗)1钱,杜仲(去粗皮,酒炒)1钱,白茯苓(去皮)1钱,人参5分,黄柏(去皮,酒洗)7分,知母(酒炒)7分,甘草(炙)3分。

制法

上锉1剂。

功能主治

肾虚腰痛。

用法用量

加大枣2枚,水煎服。如常服,可合丸药,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米汤送下,酒下亦可。

痛甚者,加乳香、砂仁、沉香、去白芍、生地、陈皮。

摘录《寿世保元》卷五

猜你喜欢

  • 保童碧丹

    处方硫黄5钱,芜荑仁(炒)5钱,黄连5钱,轻粉1钱,巴豆5粒(去油)。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如粟米大。功能主治疳积疳劳,肚大虚肿。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心煎姜苏汤温服。注意忌食生冷。摘录《普济方》卷三八○引《傅氏活婴方》

  • 保童肥儿丸

    处方参叶5钱,金樱子(去核)1两,山楂肉2两,麦芽1两,建莲4两,五谷虫2两,茯苓1两,芡实1两,薄橘红1两,白术2两,使君子5钱,肥知母1两,鸡内金1两,砂仁5钱,青皮1两,地骨皮1两(炙)。制法上为细末,莲子粉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肥

  • 保精汤

    《不居集》上集卷十九:保精汤处方芡实1两,山药1两,莲肉5钱,茯神5钱,枣仁2钱,人参1钱。功能主治梦遗精滑。用法用量《吴山散记》:水煎服。先将药汤饮之,后加白糖五钱拌匀,连滓同服。摘录《不居集》上集卷十九《古今医鉴》卷八:保精汤处方当归(

  • 保肝利胆汤

    处方蓟茅根60g,鸡内金6g,女贞子12g,旱莲草12g,柏子仁12g,生地15g,冬瓜皮9g,陈葫芦9g,车前子9g。功能主治养肝滋阴,利水消肿。主肝硬化腹水。摘录《老中医临床经验选编》

  • 保肝散

    处方当归1钱,川芎1钱,枸杞1钱,苍术(米泔制)1钱,白术(去芦)1钱,密蒙花1钱,羌活1钱,天麻1钱,薄荷1钱,柴胡1钱,藁本1钱,石膏1钱,木贼1钱,连翘1钱,细辛1钱,桔梗1钱,防风1钱,荆芥1钱,栀子5分,白芷5分,甘草1钱。制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