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干葛清胃汤

干葛清胃汤

《伤寒大白》卷二:干葛清胃汤处方

干葛、石膏、熟半夏、厚朴、广皮、甘草。

功能主治

阳明外有表邪,内有积热,呕吐,目痛鼻干,先渴后呕,无汗,脉浮大。

各家论述

干葛解表,石膏清里,加半夏、厚朴、广皮化痰涎,和胃止呕。

摘录《伤寒大白》卷二《症因脉治》卷一:干葛清胃汤处方

升麻、川黄连、山栀、丹皮、生地、甘草、干葛。

功能主治

内伤膏粱积热,口眼斜,肌肉不仁,脉右关洪长;外感阳明积热,齿痛,脉右关沉数;饮食内伤,肠胃积热之痢,脉滑大者。

用法用量

右上盘牙痛,加枳壳、石膏;右下盘牙痛,加石膏、桑白皮;上正门牙痛、加川连;下正门牙痛,加知母、黄柏;上二虎牙痛,加葛根、石膏;下二虎牙痛,加白芍药;左上盘牙痛,加柴胡、黄芩;左下盘牙痛,加白芍药、黄芩。

摘录《症因脉治》卷一《症因脉治》卷四:干葛清胃汤处方

升麻、葛根、甘草、川黄连。

功能主治

酒积腹痛,口苦舌干者。

用法用量

口干脉大,加石膏、知母。

摘录《症因脉治》卷四《症因脉治》卷一:干葛清胃汤处方

清胃汤加干葛。

功能主治

内伤酒湿成瘫,四肢不举,热在上者。

摘录《症因脉治》卷一《症因脉治》卷二:干葛清胃汤处方

升麻、生地、丹皮、川连、甘草、干葛、石膏。

功能主治

外感牙衄,身热有汗,右脉浮数,无表邪者。

摘录《症因脉治》卷二《症因脉治》卷二:干葛清胃汤处方

干葛、竹茹、黄连、广皮、甘草。

功能主治

内伤阳明呕吐,吐苦水,脉长大而洪。

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猜你喜欢

  • 安痛散

    处方五灵脂(去砂石)、延胡索(炒,去皮)、苍术(煨)、良姜(炒)、当归(去芦洗)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心胃痛。用法用量每服2钱,热酒、醋汤调下,不拘时候。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五

  • 安眠散

    《御药院方》卷五:安眠散处方款冬花 乌梅肉 佛耳草 麦门冬(去心)各7.5克 陈皮(去白)15克 甘草(炙)10.5克 御米壳22.5克(酥炒)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上喘咳嗽,久而不愈。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入黄蜡如枣核大,伺煎

  • 安眠汤

    处方夜交藤15g,合欢花9g,炒枣仁12g,龙齿9g,茯神9g,麦冬9g,石斛12g,珍珠母30g(先煎),白芍9g,夏枯草9g,朱砂1g(冲),琥珀1.5g(冲)。功能主治镇静,安神。主失眠,梦多,头昏,头胀,舌质红,脉细数。摘录《临证医

  • 安睡丹

    处方白芍5钱,生地5钱,当归5钱,甘草1钱,熟地1两,山茱萸2钱,枸杞2钱,甘菊花3钱。功能主治补肝血,益肾水。主肝气太燥,忧愁之后,终日困倦,至夜而双目不闭,欲求一闭目而不得。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四

  • 安睡散

    处方辰砂(研,水飞)1钱,乳香1钱,血竭1钱(并细研),麝香半钱(研),人参5钱,酸枣仁(炒)5钱,南星(炒)5钱,白附5钱,蜈蚣1条(酥炙,黄酒浸1宿),全蝎21枚。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急慢惊风潮搐,不得安睡。用法用量1岁1字,薄荷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