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艾附丸

艾附丸

《杨氏家藏方》卷十五:艾附丸处方

白艾叶 枳壳(去瓤,取净)肉桂(去粗皮)附子(炮,去皮、脐)当归(洗,焙)赤芍药 没药(别研)木香各30克(炮)沉香15克

制法

上药为细末,将艾叶并枳壳用米醋于沙锅内煮,令枳壳烂,同艾细研为膏,和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妇人血海虚冷,月水不行,脐腹疼痛,筋脉拘挛,及积年坚瘕积聚。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温酒或米饮送下,空腹时服。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五《张氏医通》卷十六:艾附丸处方

当归2两,熟地2两,白芍2两,川芎1两,人参1两,石菖蒲(炒)1两,吴茱萸(开口者,醋炒)1两,蕲艾4两,肉桂1两,熟附子1两,香附4两。

制法

上为末,蕲艾酒煎浓汁,入糯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妇人崩伤淋沥,带下赤白,小腹 (疒丂)痛。

用法用量

每服100丸,醇酒送下。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六《济阴纲目》卷六:艾附丸处方

当归1两,芍药1两,熟地黄1两,生地黄1两,香附子1两,蕲艾1两,陈皮5钱,藿香5钱,白芷牡5钱,牡丹皮5钱,藁本5钱,丁皮3钱,木香3钱。

制法

上为细末,酒糊为丸。

功能主治

暖子宫。主宫冷不孕,白浊,产后积血。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子宫冷,热酒送下;白浊,盐汤送下;产后积血,艾醋煎汤送下。

摘录《济阴纲目》卷六《医略六书》卷二十七:艾附丸处方

熟地5两,当归3两,白芍1两半(酒炒),艾叶1两半(醋炒),丁香1两,香附2两(酒炒),木香1两,藿香1两半。

制法

上为末,醋为丸。

功能主治

血虚宫冷不孕,脉弦缓涩者。

用法用量

每服3钱,温酒送下。

各家论述

血亏气乱,子宫寒冷,故天癸来迟,不能孕子焉。熟地补血以滋血室,当归养血以荣经脉,白芍收敛营血,艾叶温暖子宫,香附温中散滞气,藿香开胃醒脾,丁香温中散滞,醋丸以收之,酒下以行之。使子宫温暖,则经血充盈而经气调和,天癸无来迟之患,岂犹有不能孕子之忧哉!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七《证治要诀类方》卷四:艾附丸处方

艾叶(同香附、醋煮)1斤,香附1斤,当归2两,白芍2两,川芎2两,熟地2两,干姜1两,吴茱萸1两,木香1两,白芷1两,琥珀5钱。

制法

上为末,酒煮曲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妇人血疼。

用法用量

每服70丸,空心酒送下。

寒,加附子。

摘录《证治要诀类方》卷四《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一:艾附丸处方

熟艾(揉极细作饼,焙)4两,香附(醋酒同煎,捣)6两。

制法

姜汁和神曲为丸。

功能主治

妇人气血两虚、经行后腹痛。

用法用量

砂仁汤送下。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一《摄生众妙方》卷十:艾附丸处方

好香附子1斤,陈艾4两,陈醋1大碗。

制法

同煮,待香附子煮透,去艾,将香附子炒干为末,醋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妇人无子;男女心气痛,腹痛,少腹痛,血气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

每服100丸,白汤任下。

摘录《摄生众妙方》卷十

猜你喜欢

  • 安胃醒脾汤

    处方白术1钱,白茯1钱,滑石(水飞)7分,砂仁(炒)7分,木香(煨)5分。功能主治脾胃俱受病,吐泻兼作者。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停食,加枳实、山楂、曲糵;挟惊,加胆星、天麻;风,加防风、干葛;暑,加香薷、扁豆;虚,加人参;内有热,加

  • 安胃饮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安胃饮处方陈皮 山楂 麦芽 木通 泽泻 黄芩 石斛功能主治胃火上冲,呃逆不止,胸脘痞闷,便结口渴,苔黄脉数。用法用量上药用水230毫升,煎至160毫升,空腹时服。胃火热甚,脉滑实者,加石膏。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医

  • 安胆汤

    处方柴胡2钱,天花粉2钱,炒栀子2钱,甘草1钱,白芍3钱,丹皮3钱。功能主治少阳春温,由春月伤风所致。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五

  • 安胎万全神应散

    别名安胎万全汤、安胎万全汤处方当归(酒浸)1钱,川芎6分,白芍(炒)7分,熟地(姜汁浸)8分,白术1钱,黄芩1钱,黄耆(蜜炒)7分,杜仲7分,砂仁5分,阿胶6-7粒,茯苓7分,甘草3分。功能主治孕妇三月前后,或经恼怒,或行走失跌,损伤胎气,

  • 安胎丸

    《万病回春》卷六:安胎丸处方当归 川芎 白芍 条芩各30克 白术(去芦)15克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瘦人血少有热,胎动不安,素惯半产者。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用茶汤任下,日三服。妊娠宜常服之。摘录《万病回春》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