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真人养脏汤

真人养脏汤

出处

真人养脏汤,出自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本方又名“纯阳真人养脏汤”。

组成

人参、当归(去芦)、白术(焙)各六钱(各6克),肉豆蔻(面裹,煨)半两(8克),白芍一两六钱(12克),诃子(去核)一两二钱(9克),肉桂(去粗皮)、炙甘草各八钱(各6克),木香(不见火)一两四钱(3克),罂粟壳(去蒂萼,蜜炙)三两六钱(9克)。

用法

汤剂,一日两次,饭前温服。

功效

涩肠止泻,温中补虚。

主治

主治久泻久痢,中焦虚寒,泻痢无度。滑脱不禁,甚至脱肛坠下,腹痛喜温喜按。或下痢赤白,或便脓血,日夜无度,里急后重,倦怠食少,舌淡苔白,脉迟细。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腹泻、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肛门坠胀等病症。

1.慢性腹泻:以真人养脏汤加味治疗慢性腹泻病40例。结果:治疗3~6个疗程后,临床治愈30例,占75%;显效8例,占20%;好转1例占2.5%;无效1例占2.5%,总有效率97.5%。(《新疆中医药》2014年第8期)

2.慢性结肠炎:本方加昧治疗慢性结肠炎32例,以临床症状消失,便常规正常,乙状结肠镜检查黏膜水肿、充血消退,局部溃疡面愈合半年以上为治愈标准。结果:治愈6例,显效20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7%。(《新疆中医药》1985年第2期)

3溃疡性结肠炎:本方随症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4例,对照组44例给予柳氮磺胺吡啶,4周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确定用药疗程。以临床症状消失,肠镜检查及(或)钡剂灌肠显示黏膜病变基本恢复正常或仅遗留瘢痕为近期治愈标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4%,半年复发4例;对照组总有效率86.3%,半年复发14例。(《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年第s1期)

4.肛门坠胀:以真人养脏汤治疗120例肛门坠胀患者,10日为1个疗程。以肛门坠胀感消失,对日常生活无影响,随访半年不复发为痊愈标准。结果:痊愈59例,好转38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为80.8%。(《江苏中医药》2010年第6期)

方解

久泻久痢,积滞已去,因脾肾虚寒,肠失回摄者,方可应用此方。本方以泻痢滑脱不禁、腹痛、食少神疲、舌淡苔白、脉迟细为证治要点。方中重用罂粟壳涩肠止泻。脾肾虚寒,手足不温者,可加附子以温肾暖脾;脱肛坠下者,加升麻、黄芪以益气升陷。慢性肠炎日久不愈属脾肾虚寒者,可随证加减用之。

真人养脏汤为治脾肾虚寒之久泻久痢而设,泻痢虽久而积滞热毒未清者,禁用;本方重用罂粟壳,不宜久服,以免成瘾。

现代研究

早期临床报道本方可用于治疗小儿泄泻、肠结核等病症。

方歌

(一)真人养脏木香诃,当归肉蔻罂粟壳,术芍桂参甘草共,久痢服用可固脱,涩肠固脱温补脾肾,泻痢日九脾肾虚寒。

(二)真人养脏诃粟壳,肉蔻当归桂木香,术芍参甘为涩剂,脱肛久痢早煎尝。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猜你喜欢

  • 八风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八风散处方藿香(去土)半斤,白芷、前胡(去芦),各一斤。黄(去芦)、甘草、人参(去芦),各二斤。羌活(去芦)、防风(去芦),各三斤。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风气上攻,头目昏眩,肢体拘急烦疼,或皮肤风疮痒痛,及治寒壅

  • 八风汤

    《圣济总录》卷十五:八风汤处方防风(去叉)6两,人参2两,芎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前胡(去芦头)半两,羌活(去芦头)半两,白芷半两,甘草(炙)3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首风,头目昏痛,肢体拘急疼痛。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入薄荷

  • 八风续命汤

    别名人参汤、参桂汤处方人参18铢,桂心18铢,当归18铢,独活18铢,黄芩18铢,干姜18铢,甘草18铢,石膏2两半,杏仁40枚。功能主治卒半身不遂,手足拘急,不得屈伸,身体冷,或智或痴,或身强直不语,或生或死,狂言不可名状,角弓反张,或欲

  • 八风防风散

    处方防风42铢,独活42铢,芎42铢,秦椒42铢,干姜42铢,黄耆42铢,附子42铢,天雄36铢,麻黄36铢,石膏36铢,五味子36铢,山茱萸36铢,秦艽30铢,桂心30铢,薯蓣30铢,细辛30铢,当归30铢,防己30铢,人参30铢,杜仲

  • 八香丸

    处方胡黄连1钱,脑半钱,麝半钱,牛黄半分,芦荟钱半,蟾酥5捻子(作块者亦得),白花蛇肉(酒浸)半两,蝎梢1分。制法上为细末,猪胆调,为丸如米大。功能主治冷热疳,泻脓血,日渐瘦。用法用量每服5丸,米饮送下,1日3次;患甚,生米泔调半钱服。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