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固肠汤

固肠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固肠汤处方

酸石榴皮15克 黄连(炒)地榆各30克 罂粟壳(醋炙)茯苓各45克

制法

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

治大肠虚寒,利下青白,肠中雷鸣,小便赤黄,气上冲胸,不能久立,身肿腹急,当脐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乌梅1个,煎16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三因》卷八:固肠汤处方

酸石榴皮半两,黄连(炒)1两,地榆1两,罂粟壳(醋炙)1两半,茯苓1两半。

制法

上锉散。

功能主治

大肠虚寒,利下青白,肠中雷鸣,大便不节,小便黄赤,气上冲胸,不能久立,身肿,腹急,当脐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4钱,水1盏半,入生姜5片、乌梅1个,煎至7分,去滓,空心服。

摘录《三因》卷八《三因》卷十二:固肠汤处方

罂粟壳3两(醋浸,炙稍黄),枳壳(麸炒,去瓤)2两,白芍药2两,橘红1两,当归1两,甘草(炙)1两,诃子(煨,去核)半两,木香(煨)半两,人参半两,白姜(炮)半两。

制法

上锉散。

功能主治

肠虚下痢,赤白频并,日久无度。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食前服。

摘录《三因》卷十二《观聚方要补》卷二引叶氏方:固肠汤处方

罂粟壳2两,甘草3钱,干姜(炮)3钱,诃子肉3钱,木香1钱半,陈皮4钱。

功能主治

冷热不调,下痢赤白,及泄泻不止。

用法用量

上药入陈米1撮,水煎。

摘录《观聚方要补》卷二引叶氏方宋·《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固肠汤组成

酸石榴皮(15克)、炒黄连、地榆(各30克),醋炙罂粟壳、茯苓(各45克)。

用法

上药锉散。每次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乌梅1个,煎16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功效

涩肠止泻。

主治

主治大肠虚寒,利下青白,肠中雷鸣,小便赤黄,气上冲胸,不能久立,身肿腹急,当脐疼痛。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放射性直肠炎等病症。

1.肠易激综合征:本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患者54例,对照组54例子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治疗。治疗6()日后观察中医证候疗效、评定症状积分和停药半年后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为77.78%。停药半年后治疗组复发率为14.63%,对照组为42.86%。(《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0年第4期)

2.放射性直肠炎:88例行放射治疗的宫颈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放疗,治疗组在放疗同时加服清化固肠汤,对照组在放疗同时口服双八面体蒙脱石,两组均以30日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患者大便次数、常规及潜血情况均较对照组症状轻。(《中医研究》2009年第10期)

方解

本方主要用于治疗肠虚滑脱之证。方中罂粟壳、诃子肉等收敛固脱,木香、陈皮理气导滞,炮姜温中,全方涩中寓通,温中兼补。临床应用以久泻、久痢、滑脱不禁为辨证要点。

一般临床应用罂粟壳量可酌减至9g左右。临床如见伴腹痛者,可加枳壳、槟榔等理气导滞之品;中阳虚衰,加附子;气虚,加黄芪,党参;带下不止,加黄芪、炒苍术、生米仁、椿根皮等。凡肠中有积滞者不宜服用。

现代研究

早期临床报道本方可用于治疗慢性肠炎、慢性结肠炎、慢性痢疾、带下不止。

方歌

固肠汤用罂粟壳,酸石榴皮与茯苓,地榆炒黄连各等分,涩肠止泻效堪奇。

摘录宋·《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猜你喜欢

  • 八味补骨脂丸

    处方补骨脂(炒)1两,巴戟天(去心)1两,桑螵蛸(炒)1两,菟丝子(酒浸3日,别捣)1两,牛膝(酒浸,切,焙)1两,熟干地黄(焙)1两,干姜(炮)半两,枳壳(麸炒,去瓤)3分。制法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小便滑数。用法用量

  • 八味还睛散

    《世医得效方》卷十五:八味还睛散处方白蒺藜(炒、去尖)防风 粉草(炙)木贼 山栀(炒、去壳)各15克 草决明30克 (炒)青葙子0.3克(微炒)蝉蜕0.3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肝肺风热所致滑翳,有如水银珠子,但微含黄色,不疼不痛,无泪,遮

  • 八味降压汤

    处方紫丹参30克,怀牛膝15克,夏枯草30克,丹皮15克,马兜铃30克,钩藤15克,刺蒺藜15克,代赭石30克(碾细)。功能主治清肝熄风,活血散瘀。主肝经热盛,痰浊中阻。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来春茂方

  • 八味顺气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八味顺气散处方人参(一钱半) 白术(一钱半) 茯苓(去皮.一钱半) 青皮(一钱半) 陈皮(去白.一钱半) 白芷(一钱半) 乌药(一钱半) 甘草(七分半)功能主治凡有风之人先服此药顺气,次进风药。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

  • 八味香苏散

    处方紫苏叶半两,半夏曲半两,紫菀半两,五味子半两,陈橘皮(去白)半两,甘草(炙)半两,杏仁2两(汤浸,去皮尖,麸炒),桑白皮1两半。功能主治肺感风寒,咳嗽不已,痰涎喘满,语声不利,面目浮肿,肺气不顺。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八味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