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豨桐丸

豨桐丸

《济世养生集》卷三:豨桐丸处方

豨莶草 臭梧桐各等分

制法

上药酒制晒干,为细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

祛风胜湿,舒筋活络。治感受风湿,两足酸软,步履艰难,状似风瘫。现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及慢性腰腿痛。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早、晚各一服。

注意

服药期间,忌猪肝、羊血等物。

摘录《济世养生集》卷三清·《集验良方拔萃》:豨桐丸出处

豨桐丸,出自清·《集验良方拔萃》。本方制片,名“豨桐片”。

组成

豨莶草、臭梧桐叶。

用法

上药各等分,共研细末,制为丸剂。每服6~9克,每日3次。片剂,每片约含生药1.25克,每服4片,每日2次。

功效

祛风湿,利筋骨。

主治

主治风湿痹痛,腰膝酸软软,步履不健,舌淡苔白,脉弦细。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将12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豨桐丸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7%,对照组为85.0%。稀桐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显著。(《河南中医》2013年第2期)

方解

豨桐丸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原方由豨莶草和臭梧桐两味药组成,均能祛风湿、止痹痛,相须为用。临床应用以风湿疼痛、腰膝酸软、下肢筋骨痹痛为辨证要点。

现代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豨莶草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和抗感染作用,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等具有抑制作用,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局部病理反应而达到抗风湿作用。臭梧桐煎剂有镇痛和镇静作用。

方歌

集验良方豨桐丸,臭梧桐叶豨莶草,二药等分制为丸,祛风湿还利筋骨。

摘录清·《集验良方拔萃》

猜你喜欢

  • 艾烟丸

    处方黄连(去须)1两半,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研)14粒,胆矾(研)半豆许,铅丹(研)半两,腻粉1分。制法上药再同研匀,入粟米粥和,以艾烟熏之,为丸如鸡头子大。功能主治赤目。用法用量每用1丸,以绵裹井花水浸,点眼。摘录《圣济总录》卷一

  • 艾煎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艾煎丸处方人参 川芎 菖蒲各30克(节密,炒)熟艾120克(糯米饮调作饼,焙干)食茱萸(汤洗)当归各22克 白芍药 熟干地黄各45克制法上为末,煮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补营卫,固经脉。妇人崩漏,小腹满痛。用

  • 艾煎圆

    处方人参、川芎、菖蒲(节.蜜炒),各一两;熟艾(糯米饮调作饼.焙干)四两,食茱萸(汤洗)、当归,各七钱半;白芍药、熟干地黄,各一两半。炮制上为末,煮酒糊为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崩伤淋沥,小肠满痛。常服补荣卫,固经脉。用法用量每服五十圆,

  • 艾煎散

    处方艾5分,茯神2钱,青桑叶1钱。功能主治心汗,别处无汗,独心孔有汗,思虑多汗亦多。摘录《嵩崖尊生》卷八

  • 艾煎方

    处方熟艾2两,好醋2升,熟铜末1分,楸根白皮1两半(无根,叶亦得),蕤仁1两,黄连(去须)1两,石盐1两。制法上药研6味为末,放于醋中,煎取3合,去滓收汁于熟铜器中,入鲤鱼胆、乌鸡胆各1分,和匀,即以槐木去皮,阔3指,长1尺,向日中研药,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