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伏龙肝汤

伏龙肝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四:伏龙肝汤处方

伏龙肝30克 生地黄15克 生姜15克 甘草 艾叶 赤石脂 桂心各6克

制法

上七味,哎咀。

功能主治

主治劳伤冲任,崩中去血,赤白相兼,成如豆汁,脐腹冷痛,口干食少。

用法用量

以水2升,煮取600毫升,分四服,日三夜一。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四《圣济总录》卷一五二。:伏龙肝汤处方

伏龙肝 禹余粮(烧通赤,湿土内培一复时)赤芍药 生干地黄(焙)地榆 白茅根各30克 龙骨 当归(切,焙)各45克 甘草(炙)麒麟竭(细研)各15克

制法

上十一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

主治妇人经血不止,脐腹撮痛,或时烦渴。

用法用量

每服5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每日三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二。《千金》卷四:伏龙肝汤别名

伏龙肝散

处方

伏龙肝(如弹丸)7枚,生地黄4升(1方5两),生姜5两,甘草2两,艾叶2两,赤石脂2两,桂心2两。

功能主治

崩中,去赤白,或如豆汁。

用法用量

伏龙肝散(《普济方》卷三三○)。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此以伏龙肝、赤石脂固脱,而兼桂、艾温经,地黄滋血,甘草、生姜开提胃气,以和寒热之性也。

摘录《千金》卷四《外台》卷六引《删繁方》:伏龙肝汤处方

伏龙肝5合,甘草2两(炙),干姜2两,黄柏5两,黄芩2两,牛膝根2两(木解)2两(炙),烧头发屑2合,阿胶2两。

制法

上切。

功能主治

下焦虚寒损,或先见血后便转,此为近血,或利不利。

用法用量

以水7升,煮取3升,去滓,下阿胶更煎,取胶烊,下发屑,分3服。

注意

忌海藻、菘菜。

摘录《外台》卷六引《删繁方》方出《千金》卷六,名见《圣济总录》卷七十:伏龙肝汤别名

伏龙肝散

处方

伏龙肝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芎穷1分,桂(去粗皮)1两,白芷1两,干姜1两(炮),芍药1两,甘草1两(炙,锉),吴茱萸(汤浸1宿,与大豆同炒,去豆)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鼻衄。

用法用量

伏龙肝散(《鸡峰》卷十)。

摘录方出《千金》卷六,名见《圣济总录》卷七十方出《千金》卷十二,名见《千金翼》卷十八:伏龙肝汤别名

伏龙肝散

处方

伏龙肝(如鸡子)1枚,生竹茹1升,芍药2两,当归2两,黄芩2两,芎穷2两,甘草2两,生地黄1斤。

功能主治

五脏热结,吐血、衄血。

用法用量

伏龙肝散(《大全良方》卷七)。《千金翼》有桂心。

摘录方出《千金》卷十二,名见《千金翼》卷十八《千金》卷二十:伏龙肝汤别名

伏龙肝散

处方

伏龙肝5合(末),干地黄5两(1方用黄柏),阿胶3两,发灰2合,甘草3两,干姜3两,黄芩3两,地榆3两,牛膝3两(1作牛蒡根)。

功能主治

下焦虚寒损,或先见血后便转,此为近血,或利不利。

用法用量

伏龙肝散(《圣惠》卷四十七)。《外台》引《崔氏方》有生(木解)皮,无地榆。

注意

忌海藻、菘菜、芜荑。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黄土汤于中除术、附,加干姜、牛膝、地榆、发灰以散血中之滞;缘其人荣血既伤,下焦虽有虚寒,但需干姜之温散,不胜术附之燥烈也。可见治血但取归经,不必究其先后远近耳。

摘录《千金》卷二十《圣济总录》卷四十:伏龙肝汤处方

伏龙肝(净拣,筛)2两,甘草(炙)1两,干姜(炮裂)2两半,生干地黄(焙)2两半,黄芩(去黑心)1两半,牛膝(酒浸,切,焙干)1两,乱发(烧灰)1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霍乱下焦虚寒,或先血后便,此为远血成利。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生姜1分(拍碎),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圣济总录》卷一五四:伏龙肝汤处方

伏龙肝1两,桑寄生1两,续断1两,芎穷1两,龙骨3分,当归1两(切,焙),阿胶(炙燥)1两,干姜1两(炮),甘草(炙)1两。

制法

上为粉末。

功能主治

妊娠胎动不安,腹内疼痛,下血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3片,大枣2枚(擘破)。同煎至8分,去滓,空心、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四《圣济总录》卷一五二:伏龙肝汤处方

伏龙肝1两,禹余粮1两(烧通赤,湿土内培1复时),赤芍药1两,生干地黄1两(焙),地榆1两,白茅根1两,龙骨1两半,当归(切,焙)1两半,甘草半两(炙),麒麟竭(细研)半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妇人经血不止,脐腹撮痛,或时烦渴。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空心、食前温服,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二《千金翼》卷十八:伏龙肝汤处方

伏龙肝半升,干地黄2两,干姜2两,牛膝2两,阿胶(炙)3两,甘草(炙)3两。

功能主治

吐血,衄血。

用法用量

以水1斗,煮取3升,去滓,纳胶,分3服。

摘录《千金翼》卷十八方出《肘后方》卷三,名见《普济方》卷一○一:伏龙肝汤别名

伏龙肝散、伏龙肝饮、伏龙散

处方

釜下土5升。

制法

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

中风,中恶,中蛊毒,衄血,血崩。

用法用量

伏龙肝散(《普济方》卷二五四)、伏龙肝饮(《济阳纲目》卷六十)、伏龙散(《外科大成》卷三)。

摘录方出《肘后方》卷三,名见《普济方》卷一○一

猜你喜欢

  • 八珍益母丸

    《中国药典》:八珍益母丸处方益母草200g 党参50g 白术(炒)50g 茯苓50g 甘草25g 当归100g 白芍(酒炒)50g 川芎50g 熟地黄100g性状为棕黑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微有香气,味甜而微苦。炮制以上九味,粉碎成细

  • 八珍益母十全丸

    《古今医统》卷八十四:八珍益母十全丸处方益母草240克(五月五日,六月六日,俱可采,阴干,折去下半截,用上半截连穗叶,石臼杵捣筛,为极细末)人参(饭上蒸)白术(饭上蒸)白茯苓(饭上蒸)各30克 甘草(炙)15克 当归身(酒浸)60克 川芎1

  • 八珍粉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八珍粉处方莲子肉320两,生白术40两,茯苓64两,芡实160两,山药160两,苡米160两,扁豆64两,党参(去芦)40两。制法上为细末,用白米面1600两,兑以上细料面64两,蒸熟晾干后,再研为细粉,兑白糖640

  • 八珍糕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八珍糕处方党参(去芦)60克 茯苓60克 生白术60克 扁豆60克 莲子肉60克 生苡米60克 生山药60克 芡实60克 白米面3千克 白糖2.4千克 江米面3千克制法共研为细粉 过罗,搅匀蒸糕,每块重30克。功能主

  • 八珍膏

    处方梨汁1碗,萝卜汁1碗,藕汁1碗,柏枝(捣烂,用童便熬)浓汁1碗、稀汁各1碗,乳汁1碗。制法共熬成膏,再入知母2两,黄柏2两,为末,入膏搅匀。功能主治劳瘵。用法用量每服2茶匙,白水送下。摘录《鲁府禁方》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