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上热下寒还是寒热错杂?中医帮你辨证调理!

上热下寒还是寒热错杂?中医帮你辨证调理!

首先说一下这个寒热错杂症啊,这是中医一个症型名词,这个大家比较容易理解,就是身上既有寒症,又有热症,有哪几种情形呢?其实在临床我们常见的类型,一种就是湿热证,这个湿热证呢,我们说中医体内有湿热之邪,患者就问,我湿热为什么我还怕冷,这个就是取决于什么呢?

就是湿热是怎么来的啊,怎么形成的?湿热中医一般认为是由于脾胃气虚,脾胃阳虚产生的湿邪。跟体内阳气相互交争以后产生的一个湿热,这种湿热之邪啊,在人体它有一个聚集部位,比方说可能聚集在脾胃,聚集于中焦,也可能聚集于肝胆,常见这几种类型,这种湿热症的患者会有湿热的表现啊,会有热像但是寒象相也很明显,就是因为它是由气虚,由寒而来的,可以说寒是本,湿热是标是局部的,这时候患者就会出现寒热错杂的表现,还有一个呢,就是这个比方说我们的胃食管反流病啊,那患者都会有烧心,胸骨后灼热这样的表现,实际上这样患者绝大多数也有怕冷,四肢不温,这个表现呢也是由于脾胃虚弱,脾胃气虚,脾胃阳虚,甚至有脾肾阳虚,就会出现这个烧心灼热的表现,这个都是可以说叫寒热错杂,当然还有许多情形,我不一一列举。

在中医来说呢,它主要是这个阴阳不能平衡,不能够互相转化,这样呢,导致阳气被郁,或者是邪气被阳气郁在某一个部位,这个时候就会出现热的表现,这种郁呢,根本原因呢,是由于气虚阳虚造成的郁滞。下面我再简单说一下,这个上热下寒,大家比较容易理解,那是一个上下的问题,这个出现上热下寒的表现,上热呢,就会有火啊,牙龈出血,牙龈炎哪,或者口唇周围出现这个斑疹点儿啊,或者是咱们是出现皮屑啊,皮损,甚至口唇皲裂啊,嗓子疼,会出现上热的表现,下面呢,就是腰凉,臀部发凉,或者是腿膝盖特别的凉,脚凉等等,这个上热下寒呢,从根本上说呢,也是阳虚为主,治疗的时候可以说无论是寒热错杂,还是上热下寒,治疗的时候基本上都要有寒药和热药并用,这个寒药热药并用。

中医一般归经不同,比方说你上热,热在肝经上,比方说下寒脾经上,或者是在肾经上不同,选择不同的寒热要共同来应用,最重要一点呢,用药的剂量,这个剂量啊,一般根据医生的经验,根据患者的体质,中医有最重要一点呢,就是再兼服药参起边,就是说用完药以后呢,这个寒热要比例,这个归经,能不能达到一个很好的疗效,今天关于上热下寒和寒热错杂呢就跟大家讲这些,如果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呢,评论区给我留言或者私信给我。

猜你喜欢

  • 青葙子的功效与作用

    青葙这个名字不为人所熟悉,大多数并不知道它就是野鸡冠花、狗尾花。青葙子为苋科植物青箱的干燥成熟种子,能清热泻火,明目退翳。 那么,青葙子的功效与作用具体有哪些呢?01治头痛青葙子可用于治疗风热头痛、血压偏高等,可与夏枯草、菊花、桑叶等同用。

  • 拳参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拳参为蓼科植物拳参的干燥根茎,又名紫参,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拳参主产于东北、华北、山东、江苏及湖北等地。春季发芽时或秋季茎叶将枯萎时采挖拳参,除去泥沙,晒干,除去须根,切片生用,传统认为拳参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镇肝息风的功效。那么拳

  • 密蒙花的功效与作用

    密蒙花又名小锦花、蒙花、鸡骨头花等,以马钱科植物密蒙花的干燥花或花蕾入药,主产于四川、湖北、湖南、云南、广西等地。中医学认为,密蒙花性味甘、凉,有祛风、凉血、润肝、明目的功效。那么,密蒙花的功效与作用具体有哪些呢?01保肝密蒙花水提物对细胞

  • 山慈菇治痛风的效果怎么样呢?

    大家在到了冬季之后,应该都比较喜欢吃火锅一类的食物吧,但是实际上火锅并不健康,会导致我们身体内的尿酸指数升高,如果到了一定程度的话,就会导致痛风疾病的出现,痛风非常的难忍受,患者会感觉疼痛难忍,而且比较难治疗,那么到底山慈菇治痛风的效果怎么

  • 紫花地丁的别名都有哪些呢?

    我们人类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名字或者是外号,其实植物也是如此,有的植物也是有不同的名字的,而且一个地区一个叫法,我们都知道中药材里面多数都是植物,如果我们不了解药材的别名的话,很有可能会出现抓错药无的情况,紫花地丁是中药材,那么紫花地丁的别名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