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月经期与月经病症宜忌原则

月经期与月经病症宜忌原则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意思是说,女性14岁左右开始性成熟,从此以后,延绵35年左右的月经将会按月而行,直至49岁左右而月经告终。但也有极个别的特殊情况,有的女性每隔2个月才来一次月经,称为并经;有的3个月来一次月经,称为季经;也有的女性每年只来一次月经,称为避年;甚至有的女性终身不来月经,但婚后也能正常怀孕生育,称为暗经。无论并经、季经、避年或是暗经,必须都没有其他病变表现,无任何不适,且婚后能照样生儿育女,这才属于正常现象,不为病态,更无须盲目查治,胡乱服药。

有不少女性由于平素不注意自我调养,或因情志不悦,抑郁寡欢;或因心情急怒,情绪暴躁;或因淋雨受寒,过食生冷;或因嗜食辛辣,煎炒油腻,以致形成月经病。或行经腹痛,或月经紊乱,或崩漏不止,或月经不行。根据中国传统医学理论,这些月经病的辨证分型一般不外乎气滞、血瘀、寒湿、血热、虚损等类型。所以,本节既包括女性正常月经期应当注意的饮食宜忌,更主要的还包括痛经、闭经、月经不调、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崩漏)等常见月经病的饮食

宜忌内容。

宜忌原则

正常妇女月经期间,宜吃容易消化、营养丰富、平性或温暖的食物,忌吃各种冷饮、生冷瓜果,忌吃性属寒凉食品。有月经病的女性,若属气滞血瘀者,往往表现为胸胁胀满,或小腹胀痛刺痛,或乳房作胀,心烦易怒,或暖气呃逆,善太息,或月经夹有血块。平时和月经期间宜吃具有行气活血作用的食品,忌吃滋腻荤腥黏糯的食物,忌吃生冷性寒的物品。若属寒湿凝滞,或胞中虚寒者,表现为经期小腹冷痛,喜温喜暖,得热则舒,四肢不温,畏寒怕冷,舌淡苔白。平常及行经期间,宜吃热性食品,忌食生冷性寒物品,忌吃冷饮瓜果。若属血热者,表现为月经赶前,或月经过多、崩漏不止、经色鲜红,或心烦口干,或便秘尿赤,或口苦欲饮,舌质红,舌苔黄。平时和月经期间都宜吃具有清热、生津、养阴作用的凉性食品,忌吃辛辣刺激性食品,忌吃温热性食品,忌吃煎炸炒爆、助火伤阴的食品。若属虚损者,或气血不足,或肝肾阴虚,前者表现为经期小腹隐痛,按之则舒,月经量少,经色浅淡,面色淡白,语言无力,气短头昏,舌淡苔薄。宜吃补气补血食物,忌吃辛辣耗气物品。后者表现为小腹隐痛,经色淡红量少,头晕耳鸣,腰腿酸软,或足后跟痛,或潮热盗汗,或手足心热,舌干红无苔。宜吃具有滋补肝肾之阴作用的物品,忌吃香燥伤阴、辛辣助火的食物。

猜你喜欢

  • 痰湿和痰热的区别

    痰湿的人都是肥胖,而且湿气比较重,特别容易出现困倦、疲乏、浮肿的表现,这种体质人都考虑健脾祛湿。痰热是偏于出现热的表现,有的患者会出现咳嗽、咳黄痰、胸闷气喘、大便秘结、小便黄的症状,而且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这种体质人就要考虑清热化痰了。

  • 腿抽筋是缺钙吗?

    其实腿抽筋与缺钙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完全相对等啊,缺钙会导致腿抽筋,但是如果过渡劳累,比如我们平常不爬山,突然爬山了,然后夜晚回来以后就发酸,腿抽筋,肌肉抽筋,肌肉痉挛,这不是缺钙引起,而是肌肉疲劳引起的,所以这个腿抽筋不完全是缺钙引起的,

  • 吃完饭就想大便还拉稀是怎么回事

    吃完饭就要上厕所,大便不成型,跟脾胃虚弱以及肾阳不足有关。中医讲,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胃虚弱就不能收那水谷和运化精微,导致胃肠传导失常,或者因为肾阳不足,脾失温煦,导致运化失常,就会出现消化不良,吃完饭就要上厕所,同时还伴有大便不成形的现

  • 饭后走一走真的有好处吗

    中医认为,脾主四肢,主肌肉,运动四肢就是健运脾胃,所以饭后走一走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是刚吃饱饭,胃内食物量增加,胃处于充盈状态,此时走一走会增加胃的负担,对健康反而不利。所以最好吃饱饭后先休息20到30分钟,再出门散步。快转发给你身边还不知道

  • 乌鸡白凤丸和人参养荣丸区别

    乌鸡白凤丸和人参养荣丸都用于治疗月经量少的问题,但两者还是有区别的。首先,乌鸡白凤丸由乌鸡、鹿角胶、鳖甲、人参、黄芪、当归等药物组成,用于治疗由气血两亏导致的月经量过少、带下量多、腰膝酸软等症状,能够补气养血,调经止带。而人参养荣丸是有炙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