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夏季防病治病之小儿暑热症篇防病

夏季防病治病之小儿暑热症篇防病

▲症状

到了夏季,有些小儿会出现迁延性发热,并伴有烦躁、易哭、唇干舌燥、口渴欲饮、饮水量多、小便次数增多、无汗或少汗、皮肤干燥灼热、食欲不振,以及精神萎靡、疲倦嗜睡、形体消瘦等症状,医生常将些症状概括为“三多一少”,即多发热、多口渴、多尿、少汗或无汗。其特点是热型不定或不规则,体温多在37.5℃~39.5℃之间,天气越热,体温越高。即使应用解热药,体温也往往只能暂时下降。而做血常规、大小便及其他功能检查时,又无病理性改变。这种发热即使不治疗,在雨后或气候凉爽时又会有所下降。特别是到了秋凉之后,上述症状便不药而愈。医生们把这种疾病称为“小儿夏季热”,医学上称为“暑热症”,多见于半岁至3岁的小儿,是炎夏酷暑季节婴幼儿的常见发热性疾病。

病源

小儿夏季热的发病,主要是由于小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体温调节功能较差,不能很好地维持正常的产热和散热的动态平衡,以致排汗不畅,散热慢,难以适应夏季酷热的环境。其中尤以发育营养较差,或病后失调导致气阴两虚的小儿发病率较高。尚无发现“夏季热”有传染性和免疫性,但今年孩子若患此病后,下一年往往会复发,有的小儿这种情况会持续2~4年,不过症状会有所减轻,病程也较短。虽然此病可以不药而愈,但若不加强防治,不但会影响小儿的营养和生长发育,还容易诱发其他并发症,如消化不良,呼吸道、胃肠道感染等。所以,重视对患儿的家庭护理和治疗是极为必要的。

治疗

用中药治疗小儿夏季热,一般多用竹叶石膏汤、王氏清暑益气汤、人参白虎汤等。此外,六一散、金银花露、下火王颗粒等也较适合。

另外,有一些食疗的方法,家长不妨给小儿一用:竹叶菊花粥粳米适量煮粥,粥煮至半稠时,加竹叶、菊花各6克(纱布包好),再煮10多分钟,并加冰糖适量,即可食用。

三鲜饮鲜荷叶、鲜薄荷、鲜竹叶各30克,加水煎煮约10分钟,加入适量蜂蜜或冰糖,搅匀,冷却后代茶饮。

荷叶粥冬瓜200克,加适量粳米煮粥,粥将熟时,再加入一张切碎的鲜荷叶,然后再煮五六分钟即可食用。

此外,还可取绿豆100克,大红枣10枚,煎汤后加白糖适量,温服;取金银花6克、菊花6克、麦冬4克,煎水代茶饮;西瓜适量(去表面绿皮)榨汁,菠萝切片取汁,西红柿开水冲烫剥皮用纱布包好绞汁,三汁(或两汁)合并,再加冰糖、白开水适量,代茶饮用。

预防

由于治疗小儿夏季热缺乏特效药,所以预防比治疗显得重要。

首先要注意居室防暑、降温、通风、散热,使居室保持凉爽、空气新鲜。

多带孩子到阴凉通风的室外玩耍。

身着宽松、柔软的衣服,保持小儿皮肤清洁,勤洗澡,勤洗手,勤换衣服和尿布。小儿少汗或无汗时,可洗温水浴,以促进皮肤血管扩张散热。对发热较高的孩子,还可用酒精擦浴,但不宜用冷水擦浴,以免闭汗使体温上升,甚至引发感冒与呼吸道感染等。

饮食宜清淡,少吃或不吃油腻与刺激性食物。宜给孩子吃高蛋白、高维生素而又易于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品。如西瓜、冬瓜、黄瓜、苦瓜、绿豆汤(粥)、菠萝、西红柿、鲜藕、酸梅汤、水果汁以及高蛋白食品——瘦肉、鱼等。

(孙清廉)

猜你喜欢

  • 入睡难疏肝,容易醒调脾,睡不沉补肾!

    我们中医常讲辨证治疗,其实每一个人的体质不一样,导致失眠的问题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啊。有人入睡困难,翻来覆去整晚睡不着,有人睡着了之后他容易醒过来,一晚上醒来七八次,烦的不得了,甚至还有的人睡着之后人没有睡,差不多旁边有人喝水,他都知道似睡非睡

  • 龙胆泻肝丸能治疗这9种病

    第一个啊尿频尿急,夜尿频繁,小便灼热发黄,情绪激动,这个时候湿热下前潜尿液黄就是主要的标志,可以参考龙胆泻肝丸。第二个,便秘我们说到肠道津液不足,肝火烧灼,那这个时候会口干,口苦,口臭,舌苔黄腻。也可以参考龙胆泻肝丸。第三个,腹泻拉肚子,那

  • 肝不好有这5种表现,一招教你养肝调肝

    我们中医常说啊,肝主藏血,主一身的气机疏泄,肝主筋,肝开窍于目,所以说肝的健康与很多脏腑都有关系,这个肝不好,人容易倒下,一点都不夸张。肝不好具体的表现有这些。首先,失眠多梦,肝藏魂,肝血亏虚,肝不藏魂,治疗需要养肝血,养心安神。那如果经常

  • 分享补阴又补阳的两味药

    我们今天分享两种啊。中药代茶饮,阴调理阴阳,延年益寿。我们黄帝内经里边说过,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气乃绝呀。如果生活压力大,经常熬夜不休息,还暴饮暴食,不积极运动,这些行为都会导致我们身体阳气引起的不平衡,那么就出现了现代人的亚健

  • 教你一个健脾保命方补脾健胃

    我们中医讲啊,脾胃为后天之本,我们身体所有的营养和能量都靠我们的脾胃消化,如果消化功能好,我们身体不至于虚弱,这也是《黄帝内经》里面说有胃气则生,无胃气死亡。医生仲景呢,他在东汉末年行医的时候啊,发现很多人都有这种表现,他肚子疼,他发冷,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