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陈退翁与《伤寒针灸穴解》

陈退翁与《伤寒针灸穴解》

关键词:陈退翁《伤寒针灸穴解》

据文献记载,由清至近代(公元1644~1948年),清代医者重药而轻针,针灸逐渐转入低潮,好的针灸著作更是少见,是针灸学术的衰落时期。究其原因,清代医者轻视针灸与上层阶层有密切的关系,它们借口针灸“脱衣露体,有伤大雅”以鄙视针灸。在这非常时期,陈退翁的《伤寒论章句》问世了。

陈退翁生平

陈氏详细生平史料,一般医史文献馆未存,但据退翁先生之友人王有树(植庭)在本书卷首所作‘王叙’中,尚有些许迹象可寻:陈退翁(恭溥),清代咸丰年间候官(现闽候)人氏。退翁幼习举子业,即好博览群书,及壮,遨游湖海间,见闻益广,退而以岐黄之术著。其治病用药一宗仲景之法,又能神明而变通之,以故应手生春,十全为上。道光二十六年,定居台江著成《伤寒论章句》。陈氏一生精力尽于此书,虽年近古稀,犹胘胘以活人。《伤寒论章句》的问世,被学仲景者奉为圭臬,循是以辨证而施方,卓然自成一家。

《伤寒针灸穴解》概貌

《伤寒论章句》全书计分为六卷,而《伤寒针灸穴解》附于最后一卷。其内容按次序依次为:针足阳明法、刺风池风府法、刺期门法、刺大雄肺俞肝俞法、灸太溪穴法、灸背恶寒法、刺便脓血法、灸温其上法、灸厥阴厥法。仲景《伤寒论》,医学之准绳。陈氏编本书的目的:“较之修园,浅而又浅,期与及门,易于领会。”其特点是:在伤寒针灸腧穴各论中增加了穴解。此部分应为初次尝试,用中医理论对腧穴的功能和应用范围进行解释,阐明针灸腧穴能治疗疾病的道理,在治疗各病种中增加了选穴和配穴的方法,使理、法、方、穴、术成为一体。其学术意义在于:使学习《伤寒论》特别是学习《伤寒论》的各种针灸法,得到更通俗的指导。而对《伤寒论》各方主张灵活应用,不能拘泥于六经,故凡临床、授徒,都有很大帮助。

《伤寒针灸穴解》范例解读

《伤寒针灸穴解》共有“九法”范例,今择其一结合临床给予分析。刺期门法:期门,上一穴,左右各刺出血。主治胸中烦热、奔豚、胸胁痛、支满,男子妇人血结胸满,伤寒过经不解。刺期门穴者,泻肝实以通经脉也。如妇人热入血室,见于伤寒论,是说妇人中风发热恶寒,适月经来潮,表邪乘内陷血室,七八日后表热已除,而症见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此热与血结,病及厥阴,而肝藏血,主疏泄,故可取期门穴治之。现代针灸学认为,期门一穴,除主治肺系病症、心系病症、脾系病症外,尚能治疟。疟症若由于病邪入于阴经。或疟疾日久不愈,瘀血结于胁下,可取期门治之,其原理为肝藏血,厥阴可疏解病邪由阴出阳之故。

龙岩市第二医院(福建,36400)相鲁闽

猜你喜欢

  • 你可知道中药巴豆是什么?

    就记得电视剧里,如果谁想要恶搞,就给来点巴豆,看着那人焦虑的神情和一趟趟上厕所的窘迫,开心不已;我是这么认识巴豆的,不知你是不是和我一样?其实,中医药上以果实入药,性热,味辛,功能破积、逐水、涌吐痰涎,有助于治寒结便秘、腹水肿胀、寒邪食积所

  • 请问吃多少巴豆拉肚子?

    在一些电视剧中,我们很容易就能够见到巴豆的影子,侠客们为了能够实现什么妙计,都会有巴豆使人腹泻,那你知道巴豆是什么吗,为大戟科巴豆属植物巴豆树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根及叶亦供药用,巴豆树为常绿乔木,高6~10米,中医药上以果实入药,性热,味辛,

  • 千金子草的功效与作用

    千金子草,想必很多人跟我一样,刚看到这个词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更别提它的功效与作用,千金子为大戟科植物续随子的种子,又名千两金、菩萨豆(《日华子》),续随子(《开宝本草》),拒冬实(《本草图经》),联步(《斗门方》),拒冬子(《本草汇言

  • 千金子的功效与作用汇总

    古时候女孩子都是叫千金,我自己认为是为了表示女孩子很宝贵,所以用千金来形容;不过今天要说的不是千金这个词,而是和千金类似的名字千金子这味中药;千金子,为大戟科植物续随子Euphorbia lathyris L.的干燥成熟种子;分布于吉林、辽

  • 千金子与水稻的区别

    一提到中草药,很多人都说自己是“药盲”,往两个看起来十分相似的字或词或者外形可能其意思就相差很多,比如生活中常见的千金子与水稻的区别就让我们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千金子为大戟科植物续随子的种子;又名千两金,有逐水退肿,破血消癥,解毒杀虫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