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朝医预防保健

朝医预防保健

朝医学对预防保健极为重视。《东医寿世保元》强调“救病千万,以两言决之,曰:莫如预防二字”。并从四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方法。①强调精神心理修养教育对疾病预防的重要性。《东医寿世保元》指出:“心之爱恶所欲,喜怒哀乐偏着者为病”。又说:“天下之受病都出于妒贤嫉能,天下之救病都出于好贤乐善”,故曰:“妒贤嫉能,天下之多病也;好贤乐善,天下之太药也。”从而提出了加强家庭心理教育的必要性,说:“幼年七、八岁前,闻见未及而喜怒哀乐胶着则成病也,慈母宜保护之也;少年二十四、五岁前,勇猛未及而喜怒哀乐胶着则成病也。智父能兄宜保护之也。”“警戒而闻见则长寿。”“壮年三十八、九岁前则贤弟良朋可以助之也;老年五十六、七岁前,孝子孝孙可以扶之也。”“天下喜怒哀乐之暴动浪动者,都出于行身不诚而知人不明也。”“人事之修不修,命之倾也。”“人家,凡事不成,疾病连绵,善恶相持,其家必将败之地,唯明哲之慈父孝子处之有术也。”②提出四象人的养生之道。《东医寿世保元》根据“四象”人的精神心理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太阴人察于外而恒宁静怯心,少阳人察于内而恒宁静惧心,太阳人退一步而恒宁静急迫之心,少阴人进一步而恒宁静不安定之心,如此则必无不寿”;“太阳人恒戒怒心,少阳人恒戒哀心怒心,太阴人恒戒乐心喜心,少阴人恒戒喜心乐心,如此则必无不寿”等养生之道。指出心灵创伤对健康的危害性,并告戒如受心灵创伤,“以刀割脏,一次大动,十年难复”。③强调生活习惯对健康的影响。劳逸得当,有规律的饮食起居,依病情的需要服用药物方对健康有利。故《东医寿世保元》指出:“怠慢则必天,谨勤则必寿”、“懒怠减寿”、“勤干得寿”、“有勤干则福寿”,“养生之术,每欲小劳,但莫大疲”,强调了劳动对健康的重要性。还认为:“简约得寿”、“娇奢减寿”、“贪欲减寿”、“饥者之肠,急于得失则肠气荡矣”、“饥而安饥则肠气有守”、“故饮食以能忍饥而不贪饱”、“人可日再食,而不四、五食也,又不可即食后添食,如此则必无不寿”等等,指出了节制饮食的必要性。说:“膏粱虽则助味,常食则损味;羊裘虽御寒,常着则摄寒,故膏粱、羊裘犹不可以常食常着。”“酒色财权,自古所戒,谓之四堵墙而比之牢狱,非但一身寿夭,一家祸福之所系也。”还指出:“衣服以能耐寒而不贪温”,提出了酒色对健康的危害和平毒锻炼对身体的益处以及娇奢生活对健康的危害。对于药物的服用,《东医寿世保元》指出:“有病者,可以服药,无病者,不可以服药;重病可以重药,轻病不可以重药;若轻病好用重药,无病者好服药,脏气脆弱,益招病矣”,“常服药之有害,则反为百倍于全不服药之无利也”,“有病者,明知其证则必不可不服药;无病者,虽明知其证,必不可服药,历观于世之,服阿片烟、水银、山参、鹿茸者,屡服则无不促寿者”,明确地阐明了用药的科学道理以及乱用药对健康的危害。④强调医学知识的普及对健康保健的重要作用。《东医寿世保元》说:“万室之邑,一人陶则器不足也;百家之村,一人医则活人不足也,必广明医学,家家知医,人人知病,然后可以寿世保元。”

猜你喜欢

  • 更年期脾气为什么暴躁

    我们正常的是肝肾气血充盈呢,到更年期时候,气血亏虚,肝肾亏虚的话,就肝脉不足,会导致这个肝经有淤堵的情况,就脾气比较大,就这个肝主疏泄的功能得到了破坏。

  • 人睡三觉命比纸薄是什么意思

    一、带气睡觉。中医认为,过度生气会导致体内气血紊乱,造成气机淤积,身体气血一旦失调,健康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在睡前心情要尽量保持平和。二、懒觉。中医认为久卧伤肝,尤其早上是阳气生发的时候,这个时候睡懒觉对健康是不利的。三、饭后立即睡觉容易加重

  • 红豆和赤小豆的区别和功效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有人会把红豆和赤小豆弄混,其实这两种豆子还是有区别的,无论从外形还是功效上,两者都不太一样。红豆圆而大,常常用作食材,具有化湿补脾的功效,对于脾胃虚弱的人比较实用。而赤小豆扁而小,常用于入药,具有利湿消肿,清热退黄的功效,

  • 罗汉果的功效与作用

    罗汉果大家应该都熟悉,它具有清肺利咽,化痰止咳,润肠通便的功效,所以有些人咳嗽,咽痛或者便秘死都习惯用它来泡水喝。但我们要注意,罗汉果味甘性凉,对于脾胃虚寒者并不适合使用,大家一定要记住。

  • 虚胖是指哪里虚

    中医认为,肥胖都是由脾虚所导致的,脾胃虚弱会导致身体水湿运化和排泄能力下降,湿气重便由此而来。而湿气重的人大多偏好重口味,肥腻食物吃多了又反过来造成身体痰湿过重,从而发胖。不仅如此,湿气重还会加重身体运化不畅,体内废物损失无法排出,就容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