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提醒:汤药里加糖别自作主张

提醒:汤药里加糖别自作主张

一般来说,中药特别是汤剂口感大多都比较苦,有的人受不了这种“苦”,不加糖就喝不下去。尤其是孩子哭闹拒绝服用时,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喝下药去,往往在中药里加些糖,以此来减轻药的苦味,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妥的,喝汤药时最好不要加糖。

从中医观点来看,糖也是一味药。白糖性凉,红糖性温。民间流传的药方中,用白糖煮茶水可以祛火;用红糖煮生姜、葱白可以祛寒,治风寒、感冒等等。中药讲究药性,每味药都有酸、苦、甘、辛、咸等不同,补益药多属味甘,服用时一般口感较好。苦味药多用于清热,因而其“苦”是有一定目的的。喝中药时不应随意加糖,其主要原因是,若加糖既影响某些药物有效成分的发挥,又影响有效成分的吸收。例如,在许多退热中药中加糖,有效成分就会发生降解。另外,有些药必须利用苦味来刺激消化腺的分泌,才能发挥出疗效。而补肾中药如果用淡盐水送服,则可增加疗效。因此,中药里可不可以加糖,应咨询一下医生,不可自作主张。

良药苦口利于病,道理好说,“苦”药难咽。有时候一些慢性病患者又不得不连续服用,更是苦不堪言。您不妨试试以下几种去苦妙招:

第一,注意服药温度,有关专家研究证实,舌头对37℃以上的温度尤为敏感,因此,苦味汤药的温度应控制在15℃~37℃。第二,注意含、咽药物的部位,研究表明,人的苦味感受器主要集中在舌头的前半部,以舌尖最为突出。因此,药液入口后,最好迅速含贮于舌根部,自然咽下,也可用汤匙直接将药液送至舌根顺势咽下。第三,注意服药速度,药汁在口中停留的时间越长,感觉味道越苦,因此,苦味中药服用时宜快不宜慢。第四,服药后可立刻用凉水漱口,然后喝适量温开水,这样既有利于胃肠道对药物的吸收,又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药液的苦味。第五,有些汤药若有必要,可酌情配伍甘草、大枣之类调和。

猜你喜欢

  • 胃脘部灼热胀痛是什么原因

    今天讲这个患者是李女士,61岁,它的主要表现就是胃脘灼热胀痛有四年了,近一个礼拜是比较加重,她有这个胃脘部灼热胀痛,然后还有这个胸部一个痞满,觉得胸闷,类似于胸闷的感觉,还有点恶心有干呕,有反酸。那么胃镜检查呢,她就是一个慢性萎缩性胃炎,期

  • 排便困难,大便干结千万不能忽视

    大便排出费劲,这一类患者呢,常常是四五天不排便一次,有时候就感觉这个大便呢,在肛门口就是排不出来,甚至严重的患者呢,排便一次以后,肛门部都有坠胀感,最严重的患者就是脱肛了啊,由于这个过度用力吧,就是出现直肠脱垂,脱出肛门之外,那么今天呢,就

  • 临床检查胃镜时对我们人体有害吗?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胃镜检查这个话题,那么胃镜对于我们消化系统疾病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一个检查手段,那么现在的胃镜其实跟过去比,已经进步非常之多了,一个是镜身呢,比较柔软,比较细,现在这个胃镜检查呢,其实是一个常规的检查项目,哪些疾病需要检查,实际

  • 左上腹隐隐作痛,千万不要忽视,及时发现及时就医!

    前几天在临床看到一个患者,女性,40岁左右吧,然后她来看的是左上腹啊,左上腹有点疼痛,这种疼痛啊是若有若无的啊,就像抽筋儿,又像岔气一样,那么别的方面呢,她感觉不是很明显,她认为自己有这个慢性胰腺炎,为什么呢,是因为她在一次体检当中,CT提

  • 阳气不足百病生,阳气不足有哪些症状

    首先呢,一个就是唇舌无力,可能临床上很多人都不会注意,怎么知道这个舌头和嘴唇儿没有力量呢?其实在这点上,中医我们常说的懒言少语,不愿多说话,这也是唇舌无力的一个表现。还有一点呢就是。舌头有齿痕,包括嘴唇的干裂,嘴唇的颜色的改变,这些都可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