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刘一贴诗斥汪精卫

刘一贴诗斥汪精卫

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为亲日派首领,抗日战争时堕落为汉奸。1940年3月30日在南京正式成立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汪任行政院院长兼国府主席。他对内残杀爱国同胞,搜刮民财以支持日本侵略战争,并追随日本参加德、日、意《国际防共协定》,为日本建立“大东亚共荣圈”效力,国人恨之入骨。1935年11月1日遭人刺杀弹中左颊、左臂及脊柱,其脊柱弹头一直未能取出,成为隐患。1943年旧病复发。

汪早年比较信仰中医,孙中山患肝癌经协和医院用手术治疗、放射性治疗无效宣布束手以后,他力主服用中药,并和反对用中药的中华民国医药学会创始人、时任北洋政府教育总长的汤尔和拍案争论,争论中曾用汤的话回敬汤“名为科学家,实则顽固派”。汤汪之争载于1925年之《晨报》和《民国医学杂志》第三期。1929年余云响以“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之障碍案”等向中医发难时,国民党内激进派多推波助澜,大有非取消中医不可之势。此时汪精卫岳母患痢疾,遍请西医,每药愈重,行将无望,有人建议请中医施今墨诊治。汪精卫无奈之下惟其如此。施今墨先生抚脉而诊每言则中鹤,汪精卫的岳母点头称是。施今墨处方之后说:“安心服药,一诊可愈,不必复诊。”服数剂后果应其言。之后汪精卫题字进匾,不再提取消中医之辞。1929年3·17事件过后,时任卫生部部长之薛笃弼曾致公函到上海聘请谢立恒、陈存仁为卫生部顾问。陈存仁提议为使国医有一个法定地位,应制定国医条例,但初稿到南京以后,当时行政院院长汪精卫致函立法院院长孙科,还是主张要废止中医,其中最反对的是国医条例初稿中有一项是卫生部门要设立一个中医委员会。到1932年,中医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国民党派系斗争之内容之一,中医药归内政部主管,内政部隶属汪精卫控制的行政院.汪从维护自身权力的需要而标榜科学,一变而力主废止中医,说:中医“治病效能,殊为渺茫”,“用中医治病,等于用刀剑去挡坦克车”。1943年8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不断取得胜利,汪精卫悲哀已极,在心力交瘁的情况下旧病复发,并日见恶化,不仅背部,连胸部及两肋也疼痛难忍。11月21日曾请日本医生为之会诊多次,但手术与否争论不休。此时无锡名医刘一贴在宁执业,被汪逆延请治疗,初诊后汪曾赠刘以重金。服用刘一贴药疼痛有所减轻,后来反而加重,刘也不知去处。之后收到刘寄来书信一封,笺中仅具一诗,曰:“厚礼不该收,既收亦不愁。平生药一贴,宜不不宜狗。”汪阅信后,病情愈重。于12月中旬住进南京日本陆军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取出了弹头。但1944年1月病情又突然恶化,创痛复发。后赴日本就医,1944年11月在日本名古屋死去。

猜你喜欢

  • 为什么脑梗容易在清晨高发?知道能救命

    脑梗死,又称为缺血性卒中,它是一种危害性比较强的脑血管疾病,轻则,手脚活动不利,重则,言语不利,半身不遂,甚至危及生命。那么清晨发作脑梗的机制,主要有两点,我今天给大家详细讲一讲。第一,就是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它是跟血压的波动有关系,那血液运

  • 高血压的人早上起床牢记三不做

    高血压病人除了日常规律服用降压药之外,早晨最不应该做的就是这三件事儿,第一就是起床过猛,或者这个早晨起来还没有服药的情况下。就开始锻炼身体,剧烈运动,这样,对血压会有一个很大的影响,会使血压迅速升高,严重的,会导致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因为我们

  • 如何判断脾虚还是脾湿?该怎样调理?

    咱们首先说脾虚,脾虚它主要的症状是乏力,气短,中医讲,脾主气,脾主要运化气血,脾虚的时候,当然了气不足,气不足就会乏力,气短,没有劲,胸闷。脾虚,脾胃是相等的,那脾虚的时候食欲不振,没有胃口,不想吃饭,吃完了之后,也觉得不消化,然后,会有大

  • 经常腰痛与这3个原因有关,教你有效缓解。

    第一个,就是劳累过度,主要是指重体力劳动者,还有久站久立久坐的这些人,通常重体力劳动者,要搬重物,那么这个腰就要吃力,长此以往,就会对这个腰椎,还有周围的肌肉造成损伤,那平时工作的时候,需要带上相应的护具,来保护这个腰部,久坐久立的人应该适

  • 血管堵塞4个自查小妙招

    大家都在关心自己的血管堵没堵,总会想很多办法去验证它,我们现在讲的常见的冠心病应该是冠脉堵塞50%以上才能确诊,那么一般出现症状,在75%以上,这个时候才考虑下支架,那下支架要造影,毕竟,还是有一些创伤和风险的,这个下完支架之后,暂时的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