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气温下降谨防中风

气温下降谨防中风

入冬以来,广州下了几场大雨,气温明显下降,不少医院的中风病人随之也比平时增加了很多。广州58岁的李大伯平时就有血压高,时不时就会出现头晕头痛,近几日气温变冷后头晕头痛加重,但因工作忙还没来得及去医院看医生,前天早晨醒来时觉得讲话含糊不清,右侧肢体没力,不能走路,右手也拿不了东西,家人赶快将他送至医院急诊,做头颅CT及磁共振,结果提示为“急性脑梗塞”,也就是“中风”。

中风是脑血管疾病的俗称,在医学上一般分为“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两种,据统计患这种病的人每年约有1‰-2‰,在患者群体中以老年人居多。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已成为老年人的第一号杀手。

广州最近一个时期中风患者为什么会增多呢?简单地说,今年入冬以来本市气温骤降是一个重要的诱导因素。特别是对于有中风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的中老年人来说,天气变冷就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诱发因素。这是因为:

其一,热胀冷缩是大家认识的一种物理现象,温度的降低也会导致人体内血管的强烈收缩。而大多数老年人本来就存在动脉硬化、血管狭窄,当天气降温时,血管收缩使得原本狭窄的血管变得更加狭窄,更易形成血栓;再者,强烈的血管收缩也可引起血压骤然升高,从而使老年人本来脆弱的血管破裂,发生脑出血。其二,当气温下降时,人体交感神经兴奋,使人体内去甲肾上腺素增加分泌,而这种物质可使血管强烈收缩。这同样也增加了人们中风的危险性。

其三,一些伴有糖尿病或年纪较大的患者,神经系统反应迟钝,有时感觉不到天气的变化,未及时添加衣服,保暖措施不够,致使皮肤表面的血管收缩,而外周血管收缩又是引起血压增高、容易中风的一个原因。天气变冷时应该怎样预防中风呢?

首先,在天气突然变冷时要注意保暖。如及时添加衣被;平时进食温热的食物;不要去太冷的地方旅游,不宜太早去晨练,最好太阳出来之后再出去,或者傍晚下午再出去等。

其次,降温换季应及时调整降血压药物的用量。如上所述,突然的天气变冷会引起外周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因此,对于平时有高血压的病人,在冬季天气突然变冷时,尤其要观察自己的血压波动情况,如果血压明显增高,说明药物可能需要调整。在这里值得提醒的是,有些家用的血压计从未到医院校正过,所测的结果可能不够准确。所以,即使您在家测的血压值正常,当天气变冷时也应与医生见见面,让医生了解一下您的血压情况,以指导降压药物用量。

再次,还应控制好中风的其它诱发因素。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的患者要避免情绪上的大波动,遇事要头脑冷静,心胸要豁达;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戒烟酒,适当运动,少吃大鱼大肉等高脂肪食物,多吃蔬菜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等。

猜你喜欢

  • 打呼噜是病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打呼噜是一种疾病,打呼噜比较多的是胖人,因为好多胖人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所以容易打呼噜。打呼噜就是我们睡觉时,坐着时气道是通畅的,躺着时腺样体盖住气道了,轻的话可以不管,但是重的话,我们医学上叫睡眠障碍综合征,严重的人睡觉的时候都能憋醒

  • 中药太苦可以加糖吗

    中药太苦加点糖?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但是很多儿童还是忍不住那个苦味,喝几口就吐掉。因此很多妈妈在给孩子煎煮中药时,怕味太苦会在汤里放很多白糖。其实主要是不能甜蜜蜜的,因为使用蔗糖有一定的禁忌范围,对于正在服用化湿理气的中药时,加糖反而会对

  • 药引子起什么作用

    因为我们中医治病讲究六经辩证,对某些经络有问题的疾病,我们可以使一些引经药物,使得这个药物达到我们针对的经络效果更好一点。一般的老中医开化药药引,大枣啊,生姜,还有葱白。这个生姜呢,主要是一个可以佐治我们的方子中的寒凉的药物啊。大枣呢,其实

  • 手脚冰凉吃什么食物调理

    姜是我们生活中的常用调味剂,殊不知姜对于手脚冰凉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如果你手脚容易凉,不妨在做菜煲汤的时候多放点生姜,也可以用生姜煮水,如果没有糖尿病的话,还可以放些红糖与生姜一起煮,经常饮用可以起到缓解手脚冰凉的作用。还可以采用生姜1两+

  • 有湿气的几种症状

    一、脚气频发,体内湿气太重的时候,湿气容易聚集在身体的下部,湿气重的时候,体内的湿邪就常沿着经络下至足底的部位,从而引起脚气病。二、便溏如水,湿气重的人大便的形态一般都不正常,夹带一些没有消化的食物,有的烂软如泥,气味腥臭,排便不爽,容易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