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神经衰弱治疗方法

神经衰弱治疗方法

1、口服系列特效药物治疗

本专家门诊部神经内科郭医师,从事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与治疗工作20余年,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他认为神经衰弱的病因不是单纯的,而是人体五脏功能发生紊乱,阴阳平衡失调而造成的,因此,在治疗上郭医师打破了只养血安神的老路子,成功地运用几十味纯天然中草药研制出专治神经衰弱的系列方药,具有化痰理气、健脑养神、定心安神的功效,根据不同病因,类型,辩证用药,具有见效快、疗程短的特点,本方剂调治的优点是:疗效稳定,无毒副作用,巩固治疗后不易复发。对伴发的精神症状、失眠多梦、抑郁、惊恐、焦虑、植物神经紊乱、多疑、爱发脾气、头晕、烦躁易怒、心慌、气短、耳鸣、头部压迫感、腰酸背痛、颈部僵硬、记忆力下降等症有明显效果。

神经衰弱协定处方珍珠青龙散、天麻安神散一般一月一个疗程,一般病例2—3个疗程即可治愈。

2、穴位注射

我们应用经络测定仪或通过经络触诊可在病人在颈背部或头颞部的一定经穴上发现“阳性反应点”,使用新一代“神经细胞激活剂”穴位注射可有效的治疗神经衰弱。穴位注射神经细胞激活剂可起到调整神经、调节大脑兴奋与抑制过程、调整血管舒缩功能、改善大脑血液供应、激活神经细胞的目的,临床及实验证明本疗法可明显改善大脑功能、提高记忆力及思维功能。许多病人穴位注射后头脑立即清晰,视物清楚,可起到立杆见影的功效。穴位注射一般每周治疗一次,5次为一疗程。本人在沂蒙医院及市医院工作期间应用此法治疗神经衰弱病人650例,有效率87%,治愈率达70%以上。

3、穴位埋线疗法

穴位埋线疗法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穴位埋藏法,它是用埋线器具将特种药物浸泡的蛋白质磁化线植入相应的穴位,通过药物及线体对穴位产生持续有效的刺激作用(线在体内15天至3个月自然被溶解吸收),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穴位埋线疗法弥补了扎针时间短、扎针次数多、疗效不持久、疾病愈后不易巩固的缺点。

在病人的一定的经穴上进行穴位埋线可有效的治疗神经衰弱,穴位埋线治疗本病是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不同的症状、不同的病因进行辩证选穴,然后在穴位上埋线起到温通经脉,祛除寒湿,调整脏腑气血及调整神经功能的作用,能使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内分泌失调得到改善,即通过经络-神经-皮层-内脏的综合调节达到治疗神经衰弱的目的。穴位埋线法每20天治疗一次,3—5次为一疗程。

4、穴位割治疗法

20多年来我们对祖国医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发展,穴位割治疗法是根据中医经络学说的观点,从针刺疗法演变而来,其功能在于疏通经络,宣导气血 阴阳协调,定心安神之目的。穴位割治治疗疾病是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不同的症状、不同的病因进行辩证选穴,然后在穴位上进行割治可起到温通经脉,祛除寒湿,调整脏腑气血及调整神经功能的作用。结合口服系列特效药物配穴位割治用于治疗神经衰弱,起到相互协调、增强疗效之功效。

5、针灸电疗

针灸电疗治疗神经症是我院的特色专科,疗效好,经济方便,无痛苦。根据病情辨证选穴,可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为方便外地患者就诊,本专家门诊已开展函诊邮购业务,神经衰弱系列方剂可单独服用,也可结合穴位埋线或穴位割治疗法治疗。

猜你喜欢

  • 小儿惊厥中医诊疗技术

    小儿惊厥是脑功能暂时紊乱导致神经元导常放电所致,为儿科常见症。一般以1~5岁小儿为多见。临床表现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全身痉挛性或强直性、限局性抽搐,发作时间过久,可因缺氧引起脑组织不可逆性损害。中医学称之为“惊风”,由于发病有急有缓,证候表现

  • 决明子治石淋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决明子味微苦微甘,性平,微凉。归肝、肾、大肠经。功能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神农本草经》将决明子列为上品,谓其“主青盲、目淫、肤赤、白膜、眼赤通、泪。服益精光,轻身”。《日华子本草》言其“助肝气,益精;用水为

  • 倒换法治顽固性鼻衄

    魏文浩 魏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中医医院倒换法,以金元刘河间(《宣明论方》卷十五)的倒换散为代表方。此方治癃闭不通,小腹急痛,无问久新。亦属关格之病。《诸病源候论·关格大小便不通候》指出:“关格者,大小便不通也。大便不通谓之内关,小便不通谓

  • 失瘖辨治

    郭俊田 河南省西华县人民医院失瘖有虚实之分。《景岳全书》曰:“喑哑之病当知虚实;实者其症在标,因窍闭而瘖也,虚者其症在本,因精气内夺而瘖也。”《张氏医通》曰:“失音大都不越于肺,然须以暴病得之,为邪郁气逆,久病得之为津枯血槁……”实证 实证

  • 辨证分型不容否定

    皋永利 山东中医药大学关于“辨证分型”,中医界又有争论,反对意见认为,“辨证分型”会固化辨证论治的灵活性,有违辨证论治的根本精神,不利于中医临床思维的发展。笔者以为这是对“辨证分型”的误识。“辨证分型”对中医贡献巨大,不容否定。是对疾病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