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三伏天,“血虚”者重养生

三伏天,“血虚”者重养生

常言道:热在三伏,冷在三九。一年中三伏天是气温最高、最潮湿闷热的日子,由此也最需要懂得如何养生保健。市中医院保健科副主任医师刘勇说,三伏天,“血虚”者更应该注重养生。

“血虚”者三伏天易生病

小卢这两年都觉得身体不太好,有时候蹲下后站起来感觉头晕、眼睛看不清东西;有时候突然换个姿势,也会感觉脑袋晕晕的。最近没有做什么事情,还是感到浑身无力,心里烦闷。刘勇说,这应该是属于“血虚”的表现。

刘勇说,人体的体温,主要是由血液的流动带动起温度的变化。夏天的时候,身体的体温,需要由血液的流动快速的散发出去,才不会很热,可是由于血虚,血液不能够及时到达四肢的末端,就不能及时将这里的温度带走,就是觉得燥热,烦热。

“血虚”是我国传统中医的说法。中医将身体比较差、抵抗疾病能力低的状况统称为虚弱。又将虚弱分成“气虚、阳虚、血虚、阴虚”4种。其实应该属于“亚健康”的范围。

刘勇说,进入三伏天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一天比一天热。另外,雨水多,空气湿度大,这也是天气闷热的主要原因。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血虚”的人,不能抵抗暑热,往往会生病。

刘勇还说,三伏天,体质弱的老人和小孩更容易生病。特别是老人的喘症会明显加重。还有,天热造成低气压,空气含氧量减少,造成血管供氧不足,使血管收缩,容易产生痉挛,从而造成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比如,根据报道,每年的高温季节,印度有不少老人因为天热而死,就是这个原因。

有相关专家指出,天气炎热,人体为了散热会扩张体表血管,血液集中于体表,造成心脏大脑血液供应减少,加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缺血缺氧反应。闷热的天气还会诱发心律失常、血压升高,引起脑中风。

三伏天如何养生?

刘勇指出,我国传统中医认为,“三伏天”是阳气旺盛的时节,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注重精神调养。

首先,要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

作息上,应该是晚睡早起。安排室外工作和体育锻炼时,应避开烈日炽热之时,加强防护。比如,在下午6时后,进行游泳,可以增加血液循环,降低皮肤气温。还有,要合理安排午休时间,避免炎热,恢复体力。而每天温水冲凉也是值得提倡的养生办法,可以使皮肤凉爽,消暑防病。另外,暑热加上身体“血虚”,更易感染风寒,所以睡眠时不要吹电扇;有空调的房间,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更不宜夜晚露宿。

第二,及时喝水。

刘勇说,“血虚”的人如果出汗过多,又未及时喝水,会造成血液黏稠,这时发生心脏意外的可能性就会成倍增加。专家们建议,每天饮8杯水(2千克)才健康。喝水最好以温开水为主,不要饮用大量冰凉饮料。

猜你喜欢

  • “车前草”是个宝,用它来煮水喝,身体会收获哪些益处

    在农村长大的小伙伴,对于车前草这种植物并不陌生,在很多的资料当中都有记载,这可是药食同源的一种植物。车前草又叫猪耳朵草,它的药用价值是比较高的,而且生命力比较完全顽强,分布范围特别广,小时候经常会看到它的身影。很多人都知道车前草是可以入药的

  • 三七粉,对肝是好是坏?医生提醒:这6类人请避而远之

    三七粉是日常生活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保健类药物,又被称之为“金不换”。在《本草纲目》中,三七是上品,可以长期久服,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自古以来有“人参补气第一,三七活血第一”的说法。正所谓人红是非多,如今关于三七粉容易伤肝的说法也是越来越多,

  • 夏天才有的“黄皮果”,其作用可不能小瞧,你知道咋吃吗?

    夏天可以吃到很多时令的水果,这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情,在这个季节,雨水充沛,水果香甜多汁。在南方的夏天,还有一种独特的水果,基本上见不到,那就是黄皮果。尤其是在每年的六七月份,正是吃黄皮果的好季节,荔枝吃多了容易造成肝火旺盛而且糖分高,所以不

  • 李可老中医:肝脏不好,多吃这4种东西,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胜过拿钱抓药!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内脏之一,它是我们消化、吸收、代谢、排泄、免疫等生理功能的基础。而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加快,饮食不规律、睡眠不足等问题,使得肝脏的健康逐渐受到损害。那么,如何保护我们的肝脏呢?李可老中医告诉我们,多吃这4种东西,可以增强体质,

  • 哪些人不宜吃霍山石斛呢?这些人群都不宜食用!

    石斛有很多品种,霍山石斛就是其中养生价值较高的一种,又因为它的产量少而更显珍贵。因此,不少人也都有食用霍山石斛养生的习惯;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食用霍山石斛的。那么,哪些人不宜吃霍山石斛呢?接下来就让斛村长的小编带着大家来一起了解一下吧!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