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中草药及其制剂引起肾损害增多应引起重视

中草药及其制剂引起肾损害增多应引起重视

近年来,有关中草药及其制剂引起肾损害的报道日趋增多,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注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副院长龚智峰说,国际肾脏病学会发布的统计资料显示,全球大约有5亿人(约占人口的10%)存在不同程度的慢性肾脏病变,而我国民众包括部分临床医生对中草药性肾损害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

中草药引起肾损害的机制主要为:中草药本身的肾毒性作用、中草药引起的过敏反应导致的肾损害等。已知文献中提及的具有肾毒性的中药64味,部分有中毒死亡的报道,其中雷公藤、益母草、补骨脂、海马、蛇毒及蛇毒制剂、昆明山海棠、蜂毒、蜂蜜、胖大海、天麻、蛇胆、麻黄较广泛地用于临床;引起过敏反应的常见中药有150种左右,药物过敏可导致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此外,中药种植过程中使用农药过多,亦可污染药物;在煎药中,部分中草药有特殊的煎煮时间要求,如山豆根煎煮时间越长,则毒副作用越强;尤应重视的是在产生中草药肾损害的诸多因素中,长时间服药是其中一重要的方面。

有关专家提醒:不要轻信民间传方,如民间流传辛、苦味中草药可清热、驱毒,其实辛、苦味是致肾损害中草药的最主要药味,辛味多含挥发性成分,苦味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经肾脏排泄对肾脏也有一定的刺激性,应控制剂量及疗程。部分中草药超量服用,会导致严重的肾损害,如益母草药典记载用量为用量15~30g,而报道服用益母草引起肾损害、急性肾功能衰竭者,用量多在60~120g,且反复多次使用。对慢性病需长期服用某类中药时,应了解所含药效成分的排泄半衰期及其体内过程,对有蓄积可能的药物,应采用少量、间断服药的方法,减少蓄积中毒的可能。含金属矿石成分的中药一般排泄极为缓慢,不但一次用量需要严格控制,若长期服用,即使小剂量也易蓄积致肾损害。若应用肾毒性很强的中草药,事先应作尿常规及肾功能检查,服药期间进行监测,肾功能不全者应禁用。临床医生用药前应评估患者的年龄、性别、生理状态等,对孕妇、老弱、儿童及过敏体质者慎用有毒中草药。(欧阳作宪)(责任编辑:江大红)

猜你喜欢

  • 大便异常的这六种表现,现在知道还不晚!

    那么今天呢,来跟大家聊一聊大便的异常情况。有一些病人吧,就是对这个大便观察还是比较仔细的,但也有一部分人呢,对自己的大便这一块呢不是很认真,或者不是很细心,习以为常,就是甚至说大便异常的时候,他也习以为常,有时候呢,还是会忽略一些比较严重的

  • 萎缩性胃炎,伴重度肠化,中医治养结合效果好

    那么它这些特征出现以后呢,有一些患者会伴有这个肠上皮化生,还有一些不典型增生,随着这个现在这个生活水平地提高啊,胃肠镜的普遍开展,它的发病率还有他的检出率都逐年上升,那么我们中医认为这个。慢性萎缩性胃炎呢,脾胃脏腑功能失调所导致的,病程比较

  • 免疫力低,常年小病不断,究竟该如何提高?

    这个免疫力啊,其实不光是西医的名词,在中医《黄帝内经》上说的是叫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也就是说你的免疫力充足,外部有的邪气呢,就不可能干扰或者侵袭你,经常生病呢,归根到底还是体内的正气不足。尤其指的是一些慢性病。因为正气和邪气是一对相对的概念

  • 身体没病,就是浑身没劲,是这三大原因导致

    今天跟大家说一说,那么从中医角度来说,主要就有三大原因,主要就是虚实,我们所说的虚呢,就是气血不足,或者是肝肾不足,那么每个人的体质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呢天生可能就是虚弱一些,有些人是因为后天因素,包括房劳过度啊,或者是工作上过于劳累啊,操心

  • 气血不足补好这三点,让我们元气满满

    那么中医来说呢,气和血是人体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看一个人呢,有没有精气神啊,主要是看这个气血是否充足,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的气血不足啊,就会导致许多疾病,就会产生许多临床不适的表现,那么我们一般大家都知道的就是这个补气血的枸杞啊,大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