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肺脓疡宜食物品

肺脓疡宜食物品

宜食物品

肺脓疡(肺痈)患者宜吃物品有。

薏仁米

能清热排脓。古代《梅师集验方》、《范汪方》、《济生方》等文献中均有用于治疗肺痈吐脓血的记载。民间有用生薏仁米200克,同猪肺1个,加水煮熟随意吃的经验。

蕺菜

其叶有鱼腥气,故俗称“鱼腥草”,对肺脓疡有特效。《食物中药与便方》中就介绍:“肺痈吐脓痰:鲜草洗净,炒作菜吃。”据浙江省中草药抗菌消炎经验交流会资料选编以及国内多家医学杂志报道证实:蕺菜适宜肺脓疡之人食用。浙江曾每天用蕺菜50~100克,先用冷水浸泡一段时间,煎沸后即饮汤,经5例肺脓疡服用,最短者1周,脓疡即吸收,一般均于2周完全吸收,发热于服用后2~8天下降至正常。

芥菜

有宣肺豁痰利气排脓作用,芥菜卤也适宜肺脓疡患者食用,民间多有此经验。《食物中药与便方》中记载:“治肺痈(肺脓疡,肺坏疽):陈芥菜卤(腌芥菜的咸菜卤,埋在地下陈久者)炖温服,每次30~60克。”有显著效果。民间还有用陈腌芥菜卤水煮鸡蛋或花生仁食用的方法,亦颇有效。

大蒜

是一种广谱抗菌消炎食品,对多种细菌均有杀菌作用。民间有用紫皮蒜头30克,醋60克,蒜头去皮捣烂加醋煮熟,饭后服,每天1次。也有用年久蒜头醋,随意饮服。

茼蒿

能润肺消痰。《得配本草》称它能“通血脉,除膈中臭气。”肺脓疡热咳痰浓,宜用鲜茼蒿90克,水煎去渣,加冰糖适量溶化后,分2次饮服。

紫菜

性寒,味咸,能清肺热,化浓痰,肺痈者宜食。《国药的药理学》中记载:“干嚼之,治肺坏疽的起始吐臭痰者。”《食物中药与便方》亦介绍:“咳嗽咯吐臭痰(包括肺脓疡、支气管扩张等):紫菜研细末,炼蜜和为丸,每用6克,1日2~3次,饭后服。”民间还有用紫菜50克,猪肺200克,先将猪肺洗净切条,和紫菜加水同煮熟后,放食盐少许食用,每天分2~3次食完,连吃1星期。

鲜芦根

性寒,味甘,有清肺热作用。古方多用以治疗肺痈证,如“苇茎汤”,即是前人治肺痈的名方,其组成即是芦根30克,薏米仁12克,桃仁10克,冬瓜子12克,煎汤,1日2次分服。中国药科大学叶橘泉教授曾经还介绍:“肺痈,肺脓疡:活水芦根(鲜晶)60克,冬瓜子15克,栝楼仁12克,鱼腥草15克,水煎,1日2~3次代茶饮。”

冬瓜仁

即冬瓜子。性凉,味甘,能润肺、化痰、消痈,适宜内脏脓疡,故肺脓疡患者宜食。若与鲜芦根合用煎水喝,更为适宜。

金银花

性凉,味甘,能清热解毒,有抗菌消炎作用,肺脓疡患者每日宜用金银花30克,煎水代茶饮。

绿豆

性凉,味甘,有清热解毒作用。《会约医镜》中说它能“清火清痰”。《本草述》认为绿豆能“治痰喘”,凡肺脓疡患者均宜食之。

性凉,有清热化痰之功。《食疗本草》认为:“胸中痞塞热结者可多食好生梨。”明·李时珍也指出:“梨润肺清心,消痰降火,解疮毒。”肺脓疡者多为痰热蕴肺,故宜食之。

荸蔼

性寒,味甘,有清热和化痰的作用。唐代食医盂诜认为它能“除胸中实热气”。《食物中药与便方》亦介绍:“慢性咳嗽吐脓痰:荸荠、海蜇头各60~120克,煮汤,1日2~3次分服。”

百合

性平,味甘微苦,能清肺热,润肺燥,止咳嗽,排痈脓。清代医家王士雄就说它“涤热,散痈”。《医学入门》亦认为百合“治肺痿肺痈”。《经验广集》中还介绍:“治肺痈:白花百合,或煮或蒸,频食。拌蜜蒸更好。”由此可见,肺痈患者吃些百合,尤为适宜。

发菜

又叫龙须菜、粉菜。性寒,味甘咸,是一种清热化痰食品,尤其是肺热痰多色黄脓者,食之最宜。肺脓疡为痰热壅肺之证,故宜多食之。

竹笋

性凉,味甘,有清化痰热的作用。如《本草求真》中指出:“竹笋,甘而微寒,清热除痰。”所以,肺脓疡之人咳吐脓痰时,食之最适宜,有利于病情好转。

丝瓜

性凉,味甘,有清热化痰的作用,凡肺热痰喘咳嗽者皆宜。明·李时珍也认为,丝瓜“煮食除热利肠,去风化痰,凉血解毒。”肺脓疡之人皆为肺热内蒸,丝瓜能清肺热,化脓痰,食之尤宜。

海蛰

能清热、化痰,中医通常用于痰热咳喘之症。《随息居饮食谱》也认为海蜇“清热消痰,化瘀行积,……治哮喘。”所以,痰热蕴肺,蓄热内蒸,热壅血瘀的肺脓疡患者,食之颇宜。

豆腐

性凉,味甘。明·李时珍说它能“清热散血”。《医林纂要》中认为豆腐可以“清肺热,止咳,消痰。”《随息居饮食谱》也指出:豆腐有“清热、润燥、生津、解毒”等作用。肺脓疡患者是热毒壅肺,故宜食之。

此外,还宜服食枇杷、柿子、无花果、冬瓜、地瓜、瓠子、芹菜、蕹菜、菊花脑、马兰头、番茄、海带、绿豆芽、生萝卜、胖大海等。

猜你喜欢

  • 自拟方治血管性皮肤病

    笔者在临床中自拟活血化瘀方治疗某些血管性皮肤病,获效较好。基本方丹参30克,当归10~12克,赤芍10~15克,红花6~10克,牛膝10~15克,桃仁10~12克。亦可据不同病变随症加味,水煎服,每日一剂。案例过敏性紫癜:刘某,女,19岁。

  • 上消化道出血中医诊疗技术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的空肠病变引起的出血也属此范围。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和(或)黑粪,伴有急性周围循环衰竭。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临床应

  • 厚朴三物汤治腹胀痛

    蒋玉清 安徽省亳州市华佗中医院笔者最近因饮食不节,出现腹胀、腹痛,自认为胃肠功能良好,而未予重视。但胀痛之症状逐渐加重,夜间常痛醒。虽大便不干但很难解,小便正常,舌红苔白,脉稍弦数。因按压腹部则痛甚,辨为阳明腑实证,以厚朴三物汤加味治疗:厚

  • 从瘀论治流泪症

    孙国印 湖北省十堰市郑家沟社区卫生服务站李某,女,55岁。2009年3月20日初诊。双眼反复流泪半年余。患者平素流泪,遇风更甚,伴视物不清,头晕乏力,气短,纳差,双手甲床色泽青紫,舌苔薄白,脉细涩,曾在当地医院检查诊为“功能性溢泪”,并用中

  • 长期服 缓起效——提高膏方疗效八步走(8)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膏方是一种中药剂型,有别于一般“补品”,缓图起效是其特点之一。如果不坚持服用,急于求成,就达不到膏方养生保健、防治慢性疾病的目的。膏方配伍中除了中药饮片外,参类、虫草等补益性中药,阿胶、龟板胶等胶类、糖等在配伍中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