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发热时可用温水浸足法进行降温

发热时可用温水浸足法进行降温

发热是各种疾病的常见症状,体温升高有利于机体发挥防御功能,但持续高热会增加心脏负担和机体耗氧量,致脑缺氧、脑水肿和神经细胞的坏死,这些对于老年人来说尤其不利。因此,积极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对于缓解老人的病情、减少重要脏器的损伤乃至挽救生命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物理降温法具有药物降温不可替代的优越性,所以在护理发热病人时常常使用,近日,和平里医院张雅丽护师向本报记者介绍了一种特别的物理降温法——温水浸足降温法。

据张护师介绍,温水浸足降温法临床护士多年的护理经验,其效果是十分显着的。方法是对高热病人用低于体温2~3℃的温水浸足30分钟,即可以起到降低体温的作用。温水浸足降温方法简单,便于操作,对于老年人来说,比用冷敷法更容易接受,也更安全。

高热病人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恶寒现象,对冷刺激特别敏感,常规的冷敷降温易使病人产生不适、寒战、头痛和畏惧感。同时皮肤受到寒冷刺激后,末梢血管收缩,肌肉紧张,汗孔闭塞,约需40min左右才能再次舒张,由于继续散热受到阻碍,体温短暂稍降后很快反跳回升,降温效果不是很理想。而在体温达到38~41℃时,用酒精或冷、温水擦浴降温违反了生理的发热调节机制,可使病人发生颤抖,加重病情,对于儿童还可能引发酒精中毒。

张护师说,足部对于环境温度、湿度的反应是很迅速、灵敏的,这是因为足的皮肤上有许多末梢神经感受器,它们在中枢神经的统一指挥下,可以对内脏器官进行调节。由于足部离心脏远,血液供应少,脂肪层薄,保温性能差,同时足近地面,怕凉不怕热,一般足部表皮温度在30℃左右时感觉比较舒适。高热病人用低于体温2℃~3℃的温水浸足,可使足部血管扩张,血运加快,改善微循环,降低大循环阻力,减轻心脏负担,引血下行,导热下趋。同时温水浸足还可以刺激足部的感受器,通过神经反射进入脊髓和大脑,引起一系列的神经体液调整,调动人体内部各组织器官及系统的功能,充分利用生理的发热调节机制来调节体温,同时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发挥人体自然治愈力,达到治疗和保健的双重佳效。使病人在感觉舒适、乐于接受的情况下达到降温、缓解病情的目的。

猜你喜欢

  • 经常失眠怎么办,从这四点入手,让你一觉睡到天亮!

    今年再来跟大家聊一聊失眠啊,有很多人都会有这种情况,夜间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啊,有时候睡着了呢,还会容易醒,接着就会有心烦气躁,甚至影响到食欲啊。在我们消化科呢,也会经常遇到这样的病人啊,还有许多呢,都归于了这个焦虑和抑郁,也有的人在吃这个抗焦

  • 反酸烧心反反复复总不好,中医一招搞定他。

    当时年轻也没当回事儿,嗯,现在他已经是中年了,症状变得越来越严重了,他平时呢,就是经常吃一些拉唑类药,我们叫做质子泵抑制剂,大家所说的叫什么什么拉唑,但是呢都没有什么效果,就是说他总是有烧心,反酸水儿倒是不多。但是每天都要吃药,有时候呢,消

  • 肝郁脾虚引起焦虑抑郁,做好这三点

    跟大家分享一个病例,是从外地来一个患者,今年不到40岁,也是一个两个孩子的爸爸,他自己认为啊,家里负担非常重,说他有焦虑症四年了,现在一直吃的是抗焦虑的药物。他说这个从小呢,受这个父亲影响也挺大,他父亲是一个谨小慎微的人,导致他呢就是思虑比

  • 乏力,一动就出汗,究竟是哪里虚了?

    今天呢,跟大家聊几个症状,看看大家身体上是否有这方面问题。那几个症状主要是乏力,一动就爱出汗,有的人是一吃饭就出汗,平时睡觉呢容易流口水,甚至是一受凉呢就爱流清鼻涕,还有一些患者就会出现大便小便急,憋不住尿。这些情况到底问题出现在哪儿呢?下

  • 早起口干口苦口臭怎么办?中医帮你缓解尴尬!

    关于口苦口干口臭这个症状在临床是多见的,还见于许多年轻的小男孩或者小女孩,口臭,大家一般呢都是先看看牙科,有没有牙周炎呢这个表现,口苦口臭跟中医有什么关系呢?首先跟大家说它就是一个消化不良,消化不良肯定跟脾胃有关了,还有呢跟肝有关,肝气郁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