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自拟方治愈155例甲感患者

自拟方治愈155例甲感患者

编者按:甲感肆虐以来,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用9月15日研制的两种中药煎煮剂——清瘟解毒煎剂Ⅰ号、Ⅱ号,已经治愈了155例甲感患者,治愈率达100%。Ⅰ号适用于发热或高热、咳嗽咯黄痰、咽痒等症,具退热抗病毒、化痰止咳、利咽消肿等功效;Ⅱ号适用于发热或不发热、干咳少痰、咽痛痒者,止咳化痰、利咽止痒、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功效。通过临床证实,这两种方剂不但对甲感疗效显著,还可治普通感冒、咽炎、支气管炎、肺炎等症。

江柏华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以国医大师张琪教授为首的专家组,针对黑龙江省甲型H1N1流感临床发病特点精心迅速研制两种中药煎煮剂——清瘟解毒Ⅰ号、Ⅱ号煎剂。通过对155例甲型H1N1流感轻症病人的治疗观察,临床治愈率达100%,所有病人均未使用西药达菲,证明两种煎剂均具有显著的疗效。

临床辨证分两型

155例病例均为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住院隔离患者,均为黑大、工大及医大学生,男性138例,女性17例,年龄17~24岁,发热(体温37.0~39.4℃)98例,不发热(37.0以下)57例,其中低热37.0~37.5℃27例,高热38.5℃以上38例,咳嗽131例,咽痛83例,所有患者均咽部红肿(或伴充血)。

诊断标准:按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为确诊依据。

中医辨证分型:针对甲型H1N1流感发病特点可分为风热犯肺卫(卫分证)及热毒侵肺(卫气同病)两型。

前者主症为发热或不发热,干咳少痰,口微渴,咽痛伴(或)咽痒。舌边尖红,苔薄微黄,脉浮数。辨证要点为发热或不发热,干咳少痰,舌边尖红,苔薄微黄。

后者主症见发热或高热,咳嗽,黄黏痰或咯痰不爽,口渴喜饮,咽痛。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辨证要点为发热或高热,咯黄痰,口渴喜饮,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

治法疗效确切

具体治疗时通过辨证分型,处以不同方药。风热犯肺卫型(卫分证)治法以辛凉解表、清热解毒、止咳利咽为主,方用清瘟解毒Ⅱ号:双花30g,连翘20g,黄芩15g,荆芥15g,大力子15g,薄荷15g,桔梗20g,枳壳20g,大贝15g,杷叶15g,花粉25g,玄参20g,薏苡仁20g,赤芍20g,甘草15g。

热毒侵肺型(卫气同病)治法以清瘟解毒、润肺化痰止咳为主,方用清瘟解毒Ⅰ号:生石膏30g,知母20g,双花30g,连翘20g,柴胡10g,黄芩15g,荆芥15g,大力子15g,重楼20g,桔梗20g,枳壳20g,大贝15g,薏苡仁20g,花粉25g,麦冬25g,赤芍20g,甘草15g。

服用清瘟解毒Ⅰ号或Ⅱ号煎剂(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制剂室煎制),规格:150ml∕瓶,3次∕日,50ml∕次,饭后温服(初次给药2次∕日,75ml∕次),疗程:3~10天。

治疗结果如下:

核酸检测转阴天数可见下直方图:

由图得出核酸检测转阴(以确诊之日为准):最短3天,最长10天,平均6.47天。退热最短时间为1天,最长为4天,平均1.67天。咳嗽症状消失最短为一天,最长为7天,平均3.21天。咽痛症状消失最短为1天,最长为6天,平均为2.83天。可见清瘟解毒Ⅰ号、Ⅱ号煎剂对甲型H1N1流感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治愈率达100%。

两方方义详解

甲型H1N1流感属祖国医学的瘟疫范畴,是感受温邪引起的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播散、流行的一种温病。针对甲感病人的主要临床证侯特点,我院归纳分为热犯肺卫、热毒侵肺两种证侯类型。

风热犯肺卫证:叶天士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肺主气属卫”,即指出许多温病在初起时,病邪先犯于肺卫,尤其风热之邪,因肺开窍于鼻,通于口鼻,肺合皮毛而统卫,又温为阳邪其性升散开泄,故温邪侵袭人体从口鼻而入,而先侵犯肺卫,表现为卫受邪郁及肺气失宣病机特点,症见发热或不发热,干咳少痰,咽痛伴(或)咽痒,舌边尖红苔薄微黄,脉浮数,辨证为风热犯肺卫证,属卫分证。

热毒侵肺证:因风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故风热之邪迅速由表入里,由卫分转入气分,造成热毒壅肺、肺气闭阻,表现为正邪剧争,肺热亢盛,里热蒸迫,热灼津伤病机特点,症见发热甚至高热,咳嗽咯黄痰或咯痰不爽,口渴喜饮,咽痛,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辨证为热毒侵肺证,属卫气同病。

针对甲型H1N1流感所分两种证侯类型,我院特制订两种治疗方案,拟清瘟解毒Ⅰ号、Ⅱ号两个方剂,方解如下:

清瘟解毒Ⅰ号:方中生石膏、知母、双花、连翘共为君药,生石膏清泄肺气分邪热、透热达表;知母滋阴清热;双花、连翘清热解毒,疏散肺卫之风热。柴胡、黄芩、荆芥、大力子共为臣药,柴胡疏散半表半里之邪热、且有退热解毒之功;黄芩清肺泻火解毒;荆芥发表散风,微温、药性和缓以防诸药寒凉太过;大力子疏散肺卫风热,消肿利咽。重楼、桔梗、枳壳、大贝、薏苡仁、花粉、麦冬、赤芍共为佐药,重楼清热解毒,活血利咽;桔梗清肺化痰、利咽开结、载药上行,配伍枳壳一升一降调畅气机;大贝清肺润肺化痰止咳;薏苡仁清热利咽开结,且健脾渗湿化痰;花粉、麦冬清肺热滋肺阴,以达润肺之功;赤芍配合重楼凉血活血、散瘀止痛(因热毒伤咽部血络,迫血妄行,故咽部红肿疼痛)。甘草甘温补益中气、调和药性,以防寒凉药伤中,为使药,以上诸药共奏清瘟解毒、润肺化痰止咳之功效,重在清肺热养肺阴。适用发热或高热,咳嗽咯黄痰,咽痒,舌质红苔黄,脉滑数甲感患者,具有显著的退热抗病毒、化痰、止咳、利咽消肿、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之功效。

清瘟解毒Ⅱ号:方中双花、连翘共为君药,双花、连翘辛凉解表、疏散肺卫之风热,且有清热解毒之功。黄芩、荆芥、大力子、薄荷共为臣药,黄芩清肺泻火解毒;荆芥发表散风,微温、药性和缓以防诸药寒凉太过;大力子、薄荷疏散肺卫风热,消肿利咽。桔梗、枳壳、大贝、杷叶、花粉、玄参、薏苡仁、赤芍共为佐药,桔梗清肺化痰、利咽开结、载药上行,配合枳壳一升一降调畅气机;大贝清肺润肺化痰止咳;杷叶降气止咳,为治干咳之要药;薏苡仁清热利咽开结;玄参滋阴清热降火、利咽消肿;花粉滋阴清热利咽;赤芍凉血活血、散瘀止痛(热伤咽部血络,迫血妄行,故咽部红肿疼痛)。甘草甘温补益中气、调和药性以防寒凉药伤中,以上诸药共奏辛凉解表、清热解毒、止咳利咽之功效,重在辛凉解表。

适用于发热或不发热,干咳少痰,咽痛痒,舌边尖红苔薄微黄,脉滑数甲感患者,具有较好的抗病毒、止咳、化痰、利咽止痒、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之功效。

目前两方临床治愈率均为100%。通过临床观察证实:二方剂不但对甲感疗效显著,对普通感冒、咽喉炎、支气管炎、肺炎等辨证属以上两型者疗效亦显著,可广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 夏季吃西瓜的好处

    在炎热的夏天,西瓜可以被视为最受欢迎的纯天然饮料。在中医中,它被称为天然白虎汤,是清热、解暑、利尿的好产品。然而,西瓜并不适合所有人,以下人应该受到限制:体质弱,容易疲劳,怕冷的人。西瓜性寒,以上人群体质虚寒,阳气虚弱,多吃会寒上加寒。肾功

  • 艾草叶食疗法

    艾叶怎么吃艾叶粥驴胶20g,干蒿叶10g,红糖1汤匙。用糯米,加药汁,煮至完全溶解(搅拌),加入红糖搅拌均匀。一天两次。艾叶红糖水。姜5片,枣5片,艾叶15克,红糖适量,水煎。用于缓解女性痛经。艾叶红糖鸡蛋。将15克艾叶放入冷水中,用大火烧

  • 适合夏季泡水喝的中药

    夏季气候炎热,气温高,人们更容易中暑或热风。事实上,在这个时候,如果你想预防和治疗这种夏季疾病,你可以尝试用一些中药浸泡在水中,这不仅可以消暑,而且可以达到强大的健康效果。适合夏季泡水饮用的中药。1、薄荷。薄荷有两种:新鲜和干燥。新鲜的最适

  • 西瓜皮的功效与用处

    一、消暑利尿。将去除外层硬皮的西瓜皮切成小块或小块,放入水中煮沸,加入西红柿、鸡蛋和调,喝汤吃瓜皮。2.缓解牙痛。中医认为西瓜皮可以治疗炎热、口渴等疾病。西瓜皮除泡茶外,晒干后加入少许冰片,敷在牙痛处,可缓解疼痛。3.美肤。西瓜皮含有高维生

  • 肺胀病,肺肾气虚、痰瘀内阻型

    方药:生黄芪60g,生白术10g,蜂房10g,炙麻黄10g,杏仁10g,炙枇杷叶15g,炙百部10g,淫羊藿20g,厚朴10g,桃仁10g,红花10g,炙水蛭3g,沉香(冲服)3g。7剂,水煎服,分次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