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驱逐春日困倦

驱逐春日困倦

“春天不是读书天,阴雨绵绵正好眠。”是在孩童时,为自己不想早起上学而常在口中诵念的一句话。然而,这句话却恰好反映了春季的气候特点及人们在这种气候中所出现的困倦、疲乏状态。刚刚经过了天气寒冷、干燥的秋冬季,立即转入气温渐升、阴雨绵绵的梅雨季节。这样的天气变化在中国东南地区尤为突出,三月至五月间,空气潮湿如水,常使人们感到头重身乏、胃纳不增、周身不爽。这就是中医所指的“湿气”、“湿病”。

去湿食疗

要改变湿气对我们身体的影响,首先应注意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肌体的抵抗力。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因为在湿暖的环境里,细菌病毒易于滋生,防止病从口入非常重要。还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在有太阳的日子里多开窗户,如果室内潮湿严重,可启用抽湿机或空调机。必要时,可适当服用一些利湿散、健脾合剂,或选用具有健脾去湿作用的食物与药物煮汤服用。如蒜头眉豆汤(用大蒜头50克、白眉豆100克、玉米100克、鲜猪骨250克,煲汤饮用);赤小豆汤(用赤小豆50克、生姜5片、鲜活鲤鱼250克,煮汤饮用);淮山芡实苡仁汤(用淮山15克、芡实15克、苡仁30克、白鲫鱼250克,煮汤饮用)。

去湿中药

若以上方法还不能改善湿气对人体的影响,就要注意湿气影响的不同部分,选择一些恰当的药物进行治疗。

湿气影响胃肠道出现上腹闷胀、恶心欲吐、食欲下降、大便溏烂,甚或泄泻、四肢湿重、舌苔白腻或薄白。此为水湿内盛,湿浊阻于胃肠,宜芬香化浊,健脾和胃。可选用藿香、佩兰、茯苓、苍术、泽泻、川朴、法夏、煨葛根、炒苡仁、黄连、黄芩、生姜、神曲、茵陈、木通等药,煎水内服。

湿气影响膀胱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尿短、尿黄、小腹隐痛,舌苔黄腻。此为水湿下渍膀胱,宜利湿通淋去热。可选用木通、车前草、石苇、瞿麦、滑石、生地、甘草、黄柏、牛七、金钱草、银花、赤小豆、蓄,煎水内服。

湿气影响肌表出现恶寒发热、头身酸痛、头重如裹布帛、四肢酸楚,舌苔薄白面滑。此为水湿外袭肌表,宜疏风散湿,可先用羌活、独活、藿香、佩兰、苏叶、防风、苡仁、蒿本、白蒺藜、南豆花、扁豆衣等,煎水内服。

湿气影响关节若湿气影响筋络、关节、肌肉,会出现肢体关节酸楚疼痛、屈伸不利、沉重、肿胀、麻木不适,舌苔白腻。此为水湿留滞于筋络、关节、肌肉之中。宜去水湿,通经络,利关节。可选用苡仁、苍术、木通、麻黄、桂皮、防风、川芎、海枫藤、独活、羌活、牛七、茯苓、老桑枝等,煎水内服。

若经过以上方法的处理,仍未能改善症状,就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猜你喜欢

  • 酸枣仁的功效与作用

    这个酸枣仁在临床用的比较多啊,首先要了解酸枣仁的功效吧,酸枣仁在临床上其实主要功效是宁心安神,生津止咳的作用,这个对于失眠的话,要针对不同失眠类型来选择用药,我们失眠的临床类型比较多,有脾胃虚弱导致的失眠,由阴虚内热导致失眠,还有肝气郁结导

  • 胃要怎么保养

    一、胃怕寒,胃是娇弱的器官,对寒凉的刺激比较敏感,所以胃部要注意保暖,不要吃太多寒凉的食物。二、胃怕撑,吃得太饱会使胃排空延迟,从而造成消化功能紊乱。三、胃怕晚,很多人因为工作忙或者其他原因不按时吃饭,饿了就忍着,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毛病。

  • 黄芪泡水喝的禁忌,不懂的人不要乱喝

    黄芪泡水不是谁都能喝,我们都知道黄芪泡水好处多,对脾虚失眠都很有帮助,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喝的。对于感冒发热者,阴虚湿热者,或者身体处于虚弱的状态,此时喝黄芪水可能使得病情加重,甚至会出现头晕,上火等不适情况,所以这类人群最好不要喝。其次,黄

  • 晨起喝凉白开好吗

    晨起一杯凉白开是对还是错。很多人有早晨喝一杯凉白开的习惯,认为可以调节内分泌,还能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其实这种习惯是不正确的。中医认为,晨起正是阳气升发的时候,此时喝杯凉白开,好比正常工作的发动机泼上一盆冷水,这样做会大伤人体下焦阳气,对健

  • 泡脚对失眠有效果吗

    中医认为,人的足部有许多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的穴位,同时足底也是脏腑的重要反射区,再者脚为精气之根,所以用温热水泡脚,可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散寒除湿,调理脏腑,平衡阴阳,对于脏腑功能失调所导致的失眠有一定的改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