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点刺十宣穴消除偏瘫后上肢肿胀

点刺十宣穴消除偏瘫后上肢肿胀

蔡晓刚 山西省洪洞县中医医院

在临床工作中,常会遇到由于脑血管疾病引起的瘫痪患者患侧上肢(尤其是手部)出现肿胀、脱屑的情况,采取中西药物及一般常规穴位治疗疗效欠佳,久治不愈者不在少数。究其原因主要与静脉回流和营养代谢障碍有关。中医学早在《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中就有“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血证论·吐血篇》中亦有“痪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病而兼水也”这样的论述。由此可见络脉闭阻,气虚不能载血如序运行是导致偏瘫后上肢肿胀的原因。治宜补气逐瘀,疏经通络,祛瘀生新,选取十宣穴。

令患者取舒适仰卧位,在患肢手腕部系止血带,术者右手持小号三棱针对准消毒后的十宣穴处快速点刺,接着术者用双手拇、食指分别由手掌部向手指末端挤压,每处挤出不少于2毫升的血液。为便于瘀血等能够顺利外泄,在挤压时可以用95%的酒精反复搽拭针刺处。术毕将止血带解除,再常规消毒。针刺处当天24小时内应保持干燥、清洁,禁止湿水。隔日点刺放血一次,直至肿胀、脱屑完全消失。同时可以配合不定时的对患肢进行按、揉、捏等手法,以代替肌肉主动活动,患者坐位时要用支架或其他支撑物将患肢末端抬高或放于椅子扶手上。卧位时患肢末端应用柔软的物品垫高10厘米许,以减少因重力对灌注的影响,帮助促进静脉血液回流。

十宣穴位于10个手指尖端的正中,距指甲3至4毫米处,左右手共10个穴。中医学认为,手(足)尖端部是手(足)阴阳经脉的交接处,《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言:“十宣,奇穴。……三棱针或粗针刺出血。主治一切急性病之失神……”三棱针点刺十宣穴,可以改善局部组织的微循环和神经营养功能,降低局部毛细血管的渗透性,从而恢复肢体局部神经血管的正常功能,同时通过神经反射功能刺激、唤醒和恢复脑细胞活力。该法符合《灵枢经》“虚则实之,满则泄之,苑陈则除之……出恶血也”的古训。对于患有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有出血倾向疾病的患者以及晕血者、血管瘤患者,一般禁止用本疗法。贫血、低血压、孕期和过饥过饱、醉酒、过度疲劳者,不宜使用本疗法。

猜你喜欢

  • 黄芪泡水喝的禁忌,不懂的人不要乱喝

    黄芪泡水不是谁都能喝,我们都知道黄芪泡水好处多,对脾虚失眠都很有帮助,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喝的。对于感冒发热者,阴虚湿热者,或者身体处于虚弱的状态,此时喝黄芪水可能使得病情加重,甚至会出现头晕,上火等不适情况,所以这类人群最好不要喝。其次,黄

  • 晨起喝凉白开好吗

    晨起一杯凉白开是对还是错。很多人有早晨喝一杯凉白开的习惯,认为可以调节内分泌,还能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其实这种习惯是不正确的。中医认为,晨起正是阳气升发的时候,此时喝杯凉白开,好比正常工作的发动机泼上一盆冷水,这样做会大伤人体下焦阳气,对健

  • 泡脚对失眠有效果吗

    中医认为,人的足部有许多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的穴位,同时足底也是脏腑的重要反射区,再者脚为精气之根,所以用温热水泡脚,可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散寒除湿,调理脏腑,平衡阴阳,对于脏腑功能失调所导致的失眠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 痰湿和痰热的区别

    痰湿的人都是肥胖,而且湿气比较重,特别容易出现困倦、疲乏、浮肿的表现,这种体质人都考虑健脾祛湿。痰热是偏于出现热的表现,有的患者会出现咳嗽、咳黄痰、胸闷气喘、大便秘结、小便黄的症状,而且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这种体质人就要考虑清热化痰了。

  • 腿抽筋是缺钙吗?

    其实腿抽筋与缺钙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完全相对等啊,缺钙会导致腿抽筋,但是如果过渡劳累,比如我们平常不爬山,突然爬山了,然后夜晚回来以后就发酸,腿抽筋,肌肉抽筋,肌肉痉挛,这不是缺钙引起,而是肌肉疲劳引起的,所以这个腿抽筋不完全是缺钙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