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怎样成为合格的中医

怎样成为合格的中医

原载于《现代教育报》2001年8月10日

现在,有些人学中医一开始还有些兴趣,学着学着就麻木了,就无所谓了,这是非常可怕的。实际上,中医学是一门非常有意思的学问,是一门活泼泼的学问,不是那么死板,令人讨厌的。问题在于你学到的是不是真正的中医。你学到的那种死板的、特别令人讨厌的东西不是真正的中医。如果真心地想学习中医,只有一条途径可走,那就是:遵循传统的方法。传统的方法就是几千年来一脉相承的学习中医的方法。我们现在还必须这样学。

一个学问有自己的一套固有的规律。你可以在新的时代根据时代的条件改变形式,但是,精神内涵是不能改变的。因为,如果改变了精神内涵,这种学问就变质了。所以我们这个时代,可以用电脑、网络来学习中医,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手段来发展中医学的教育、中医学的研究,但是,无论你怎么发展,万变不离其宗,中医学自身的规律是不能打破和改变的。

我们先说说“中医学”的定义:中医学就是以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天人同构的道家思想为主导,运用阴阳五行等象数理论来研究人体生命运动规律的一门学问。

“以中国古代天人全一、天人同构的道家思想为主导”就是说:天和人是一体,是不能分割的。人是一个小宇宙,宇宙是一个大的人体,人和宇宙是完全连在一起的,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

中医讲的“阴阳五行学说”是象数理论,运用的思维方式也是象数思维。这门学问是可以究天人之际的,是非常深奥的。

中医学是非常好学的学问,稍微学一点,就可以解决很大的问题。有些问题,西医认为非常困难,稍微学点真正的中医,你就能解决了。

学习中医的正确道路是什么呢?真正地学习中医应该有哪些学习方法?

首先,学习中医有一个前提:你要培养一种传统的思维方式--象数思维方式,不是逻辑思维方式。什么是象数思维方式,研究了易学就知道了。只有培养一个传统的思维方式,才有可能学好中医。用现代的逻辑思维方式,无法理解中医。象数思维方式不是一个硬性灌输的东西,是在传统文化中熏陶日久自然生成的。

学习中医有四要素:

一、良师益友,多方请益。要找明师,而非名师。师徒相传对学习中医非常重要。西方的学问都可以用学院式的方式来学习,用不着拜师。而学习传统文化最好拜师,跟老师好好学,而且这个老师有真传。

二、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古训在哪?古训重点在医学四大经典中。唐之后就鲜有古训了,应该属于众方的范畴。先勤求古训,后博采众方。否则,你没有鉴别能力。

三、深思明辨,取法乎上。学一堆东西,不深入思考,不辨析,越学越成个“书橱”了。

四、学而时习之。“习”有二义:一是温习;一是实践。四大经典要经常温习。要在医学上真正有成就,还必须要有实践。脱离了临床的实践,就不可能在医学上有真正的成就。学而时习之,就要说所学知识要经常在临床加以实践,还经常给人看病。

学习这些传统的书籍,要有传统的学习方法。正确的学习方法就是“朱子读书法”:居敬持志,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

猜你喜欢

  • 女性更年期调理

    到了更年期的女性,一定要自己想开点儿,别总较真儿,保持心情舒畅。中医讲究一个情志,情绪不好是很伤血的,无论是心血还是肝血都受到一定影响,而血又用作濡养脏腑,同时脏腑的状态就决定了我们的情绪,所以总是情绪不好,会出现一个恶性循环。如果你总是特

  • 经期头痛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一、气血虚,气血提供的动力不足,月经的时候气血下注冲任气血更虚,不足以供养头部,一般是经期或者经后头痛。另外伴有心悸气短,月经量少,舌淡质稀,舌淡苔薄等症状。二、阴虚阳亢,身体阴虚,经行则冲任阴血外泄,治肾阴更虚而肝阳旺,风阳上扰清窍引起头

  • 痛经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如何调理?

    一、肾气亏虚型,症状表现为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小便清肠、面色晦暗、舌淡苔薄、脉沉细。调理方法是:补肾填精,养血止痛。二、气血虚弱型,症状表现经期或者经后小腹隐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神疲乏力、

  • 月经周期紊乱的几种情况

    第一种是月经频发,如果月经周期短于21天,我们称为月经频发。第二种情况是月经稀发,如果月经周期超过35天,甚至几个月才来一次月经,我们成为月经稀发。第三种情况是阴道不规则出血,阴道流血没有规律性,可能发生在两次月经之间,也可能沥沥拉拉毫无时

  • 肥胖的四种类型

    第一个湿热型,它的表现呢我们看脸上长痘,油光满面,便秘或大便糖稀,舌头红,或者是舌苔发黄,这调理我们需要疏肝利胆,清热祛湿啊。第二种情况是痰湿型的,它是临床表现来看就是易胖体质,痰湿型这个类型一看就是个胖人体质,同时伴有四肢沉重,习惯躺着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