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关键在贯彻落实──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正式施行

关键在贯彻落实──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正式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即将于10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我国中医药事业乃至整个卫生事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由此走上全面依法管理和依法发展的新阶段,这对保障和促进中医药在新的历史时期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医药条例》从国家立法的层面,立足于对中医药的地位作用、现实状况、发展前景的科学判断,将党一贯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以国家行政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按照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进一步明确了国家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基本方针、政策、目标和思路,规定了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和加强规范化管理的原则、方向、目标和要求,确立了相应的保障措施,明确了各级政府在扶持、发展中医药方面的职责,以及各级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责任,规范了中医医疗、教育、科研和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行为,为依法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中医药条例》的颁布施行,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中医药事业的关心和全社会对中医药的厚望,体现了党一贯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反映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时代发展以及新时期、新形势对中医药工作的要求,是实施“依法治业”方略的需要,也是中医药学自身发展的需要,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和重要举措。

《中医药条例》作为一部国家行政法规,能否更好的发挥其促进事业发展,保护人民健康的重要作用,关键还在于贯彻落实。贯彻施行《中医药条例》要准确把握《中医药条例》的基本指导思想、原则规定和要求,重点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采取措施扶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要牢牢把握好《中医药条例》规定的保障、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精髓。其主要内容是,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保护、扶持、发展中医药事业;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和临床疗效;中医西医相互学习,相互补充,促进中西医结合;坚持继承创新相结合,推进中医药现代化。这些从国家法规层面规定的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总的方针和原则,是中医药管理行为的前提与基础,也是中医药依法管理、依法治业的依据。在今后的各项中医药工作中只有认真贯彻落实这些方针和原则,才能依法保障中医药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二是加强对中医药的规范化管理。要进一步增强法律法规意识,提高依法管理、依法治业的自觉性,把《条例》的各项规定扎扎实实地贯彻落实到各项中医药工作中去。要认真研究制定贯彻施行《条例》的计划、方案、办法和措施。要以《条例》为准绳,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进行对照,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特别是在中医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准入及技术准入等方面的工作任务还很艰巨,我们要以《中医药条例》的施行为契机,不断推进和加快中医药行业法制化进程,提高中医药法制化建设的水平,使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各项工作做到有规范可循,有标准可依,并切实加强对中医药的执法监管,以更好地适应法制化管理的要求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

三是要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一切妨碍中医药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中医药发展的做法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中医药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大胆实践,勇于创新,不断推进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实现中医药的现代化。21世纪的头20年,是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世界在变化,社会在发展,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中医药事业必须主动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要求,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在防病治病的实践中不断发现新问题,研究新方法,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推进中医药事业和学术的发展。

四是要把学习、宣传与贯彻《中医药条例》有机地结合起来。学习是贯彻的基本前提,宣传是贯彻的重要手段,而学习和宣传的目的全在于贯彻落实。各级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广大中医药单位和人员,一定要在前一阶段认真学习和广泛宣传的基础上,把《中医药条例》的贯彻施行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只有把学习、宣传与贯彻《条例》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把握《条例》的指导思想和各项规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使贯彻执行《条例》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中医药条例》是我国第一部中医药行政法规,也是我国新一届政府审议通过的第一个行政法规。贯彻《中医药条例》不仅是中医药行业的一件大事,也是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一件大事。我们一定要认真遵照《中医药条例》的规定,按照《中医药条例》的要求,履行自己的职责、义务和权利,全面认真贯彻《中医药条例》,为开创我国中医药事业依法管理和依法发展的新局面,推进中医药事业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发展而共同努力奋斗。

我们坚信,随着《中医药条例》的贯彻施行,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必将取得新的更加辉煌的成就,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 夏天防风湿,生活小细节

    脾胃护理。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的基础,是气血生化的源泉。脾胃主要运输水液。水分的产生不仅与脾胃密切相关,而且最容易对脾胃功能造成损害。因此,风湿病患者必须照顾好自己的脾胃,平时要避免暴饮暴食、嗜酒、吃辛辣、油腻、刺激等食物,尤其是贪凉喜冷。

  • 立夏养心,观花饮茶

    夏天属于火,与心相对应,所以夏天要注意心灵的调理。《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指出:“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意思是夏天要心平气和,保持快乐快乐的心情,让胸怀宽广,精神饱满。对待外界的东西要像含苞待

  • 把脉最佳时间

    第一个提倡早上脉搏的是《黄帝内经》中的“脉要精微”篇,其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这段话的翻译是:脉搏通常是在早上,此时人们没有工作,阴气没有干扰,阳气没有消散,饮食

  • 自汗、盗汗,调理汗证

    如果白天经常出汗,稍有活动就会加重,称为自汗,主要是由脾肺气虚引起的。常表现为气短乏力、身体疲劳、易感冒、面白少华,或伴有畏寒等症状。如果你在睡觉时出汗,醒来后停止,甚至弄湿衣服和被子,这被称为盗汗,主要是由阴虚引起的。常伴有手脚热、口干咽

  • 夜尿多,真的是肾不行了吗?

    68岁的老李患有大量夜尿症。他平均每晚起床5-6次,严重影响了他的夜间睡眠,白天没有精神。即使他白天去公园,他也只敢在公共厕所周围活动,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活质量。和大多数病人一样,老李一开始只认为这是由于老年肾缺乏症,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