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当小儿鼻出血时

当小儿鼻出血时

小儿鼻出血是个常见的现象,在夏天气候炎热和冬天气候干燥的时节,小儿鼻出血更为常见。特别是有的小儿经常在夜间流鼻血,家长非常担忧。所以,家长平时就应该了解一些小儿鼻出血的原因及简单的急救知识,以免遇到小儿鼻出血时不知所措。

一般来讲,小儿鼻出血多发生在2岁以后,这是因为2岁以前的小儿鼻腔毛细血管网发育还不健全。小儿鼻出血的部位多是在双侧鼻中隔前部的毛细血管网区,也叫“黎氏区”。这部分血管网很表浅,分布在鼻中隔的黏膜层。

鼻出血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有鼻腔炎症,或受到刺激时容易出现鼻出血,如患各种鼻炎、鼻窦炎、鼻结核、鼻梅毒、鼻外伤、鼻中隔偏曲、鼻异物或鼻肿瘤等时,鼻腔就容易出血。

二、气候条件差,如空气干燥、炎热、气压低、寒冷、室温过高等都可以引起鼻出血。

三、有的小儿有用手抠鼻孔的不良习惯,如果再遇到鼻黏膜干燥,很容易将鼻子抠出血。

四、挑食、偏食、不吃青菜等不良习惯,可以造成维生素缺乏致鼻出血。

同时,某些全身性疾病如发热、高血压、动脉硬化、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也可以引起鼻出血。

在发生鼻出血时,多见血从前鼻孔流出,或经后鼻孔流至咽部,出血量大时两种情况可同时发生。有时鼻血流至咽部,也可表现为“吐血”,这是因为当鼻出血严重时,较多的血被咽下,血液刺激胃部,除可引起腹痛、出虚汗外,还可呕吐出咖啡样物(胃酸与血液发生反应,致使血液变成咖啡色)。鼻血被咽下后,经胃肠道排出还可出现黑便。当出血量过大时,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长期反复出血还可造成贫血。

鼻出血属于急症,一旦发生要注意及时止血

简单的方法是将出血的鼻孔塞上消毒棉球;或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双侧鼻翼;也可以用食指压迫患侧鼻翼5~10分钟,进行压迫止血。此时应尽量使孩子安静,避免哭闹。最好让孩子取坐位,头稍向前倾,以避免鼻血流进口腔,并尽量将从鼻咽腔流到口腔的血吐出,这样既可以知道出血量的多少,也可以避免将鼻血咽进胃里而刺激胃部引起腹痛及呕吐。如果出血量较大,有面色苍白,出虚汗,心率快,精神差等出血性休克前兆症状时,应采用半卧位,同时尽快送到医院进行治疗。

在医院诊治时,医生会根据鼻出血的部位及血量的多少给予相应的处理。小儿鼻出血多发生在鼻中隔的前三分之一血管丰富的“黎氏区”,若此处反复出血可用冷冻、微波及化学药品进行局部治疗。较少量的鼻出血也可用含1%麻黄素的滴鼻剂滴鼻,通过收缩血管达到止血的目的。

应着重强调的是,鼻出血的治疗要从病因着手,如果是各种鼻炎引起的鼻出血,要先治疗鼻炎;外伤或鼻内异物引起的鼻出血就要处理外伤,取出异物;如果是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出血,如猩红热、上呼吸道感染以及血液病(包括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则要针对这些疾病进行治疗。

猜你喜欢

  • 养神补心安眠类对药

    现代名医施金墨先生从医60多年,博览医籍。他在古今中外都在寻找。他学习严谨,医理透彻,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显著,尤其是善用对药。现总结施老治疗失眠的经验,介绍如下:辨证施治分九法。施老将临床上看到的失眠分为四种情况:睡眠不能;睡眠时间短,醒来

  • 肝胆同治,重点是疏肝

    胆石症是一种由胆汁沉积、胆道感染、胆道蛔虫病或胆固醇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它是消化道的常见病和常见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中国胆石症的自然人口发病率约为7.8%。据报道,胆结石与胆癌的发生有很强的相关性。随着胆结石数量的增加,胆结石的风险也在增

  • 复元活血汤

    组成 柴胡10克,瓜蒌根12克,当归9克,红花6克,甘草6克,穿山甲(炮)10克,大黄(酒浸)3克,桃仁(酒浸,去皮尖,研如泥)10克。功效 活血祛瘀,通络散结。主治 跌仆损伤,瘀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者,亦可用治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等

  • 论中医之肾

    肾脏之识众所周知,中医学的脏腑并非一个单纯的解剖学概念,而是一个器官和功能的集合群,相关概念也因而呈现虚实相兼、过于抽象,且只有放在传统文化的语境下才能准确理解。在脏腑学说中,肾具有四个功能:一是藏精,主生殖、生长、发育;二是主水;三是主纳

  • 《伤寒论》一方二法初探

    每次整理胡希恕先生的遗作及学习《伤寒论》原文,总有不同的收获。而今整理其注解《伤寒论》的原文时,引起笔者深思的是论中的“一方二法”。此四字是方后注解,既往对此一读而过,未引为重视。但近几年常思考六经类证、方证的六经归类,对不少方证难以认定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