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盗汗未必尽属阴虚

盗汗未必尽属阴虚

马家驹 陈见纺 河南省平顶山市中医院

盗汗,指寐时汗出,觉时汗止之证。盗汗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历代医家多责之于阴虚。“阳虚自汗、阴虚盗汗”一语耳熟能详,但害人亦不浅。故历代医家对“阴虚盗汗”亦多持不同意见。如《丹溪心法·自汗》曰:“盗汗属血虚、气虚”。《景岳全书·汗症》云:“盗汗亦多阳虚也。所以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生命力所在,故在临床上,绝不可泥于“阴虚盗汗”之谓,必须要四诊合参、辨别六经方证,即《伤寒论》所言;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今年国庆节期间治疗一例严重盗汗,即深刻说明了辨证论治的重要性。患者王某,男,44岁,入院诊断风寒湿痹,患者盗汗一年余,曾在院外服用玉屏风散、锻龙牡、浮小麦等之类中药近月余,黄芪用至50g而不效。入院后,一方面采用艾灸关节以温经散寒。但患者主诉为汗出不适,观其症状,只有盗汗,稍有恶风,晨起枕头因汗出而全湿透,口微干,不苦,二便调,舌淡苔薄、脉沉。以六经来判,病位在表,属太阳病,为营卫不和,正邪交争造成的盗汗。再三思考后处方如下:麻黄10g,桂枝10g,生石膏45g,白芍10g,生姜10g,大枣5枚,炙甘草6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医院代煎。服用第一剂后,晨起汗出即明显减少,二剂后,晨起只有颈前微汗出,无不适,三剂则愈,患者极满意。

《伤寒论》201条:但浮者,必盗汗出。又如成无己《伤寒明理论》:“其于盗汗之证,非若自汗有实者,悉当和表而已,不可不知也”。脉浮为在表,故盗汗属于表证。该患者白天活动的时候并无汗出,而是夜间盗汗,分析如下:白日阳气温熙脏腑,因而分散而无力与邪相争,故无汗。夜间脏腑得到休息,正气得到一定恢复,从而有能力与邪相争而汗出。但因日久津液受损,正气不能通过汗出而驱除外邪,故盗汗缠绵而不愈。虽病位在表,属太阳病外邪不解,但津液已虚,正如《伤寒论》第27条“此无阳也。不可发汗”,故治法为微微发汗,解表而不伤津。辨为桂枝二越婢一汤证。

此案只有盗汗一症明显,根据六经辨证,除外里证、半表半里证,从而判断为病位在表,为太阳未解、邪气在表,以麻黄、桂枝、白芍、生姜发汗解肌祛邪、调和营卫,同时佐以生石膏监制麻桂辛温之性,以免大汗,同时兼清郁热。姜、草、枣益气健脾顾护正气。从而达到表解邪去而津液不伤,故盗汗自止。

猜你喜欢

  • 红花油的作用

    红花油应该说是老百家姓中最常见的一种保健品了,日常生活中我们有个蚊子叮咬的都喜欢用红花油来保健,再者当身体有什么不舒服的时候,也可以利用红花油来让自己的更舒服一点,由其是对于一些有皮肤瘫痪,或者跌打扭伤的患者来说红花油更可以发挥出更大的优点

  • 黑色素瘤跟痣有什么区别?

    其实每个人都会有痣的,痣通常都是黑色的,正常情况下痣如果不是特别明显的话,那么对人的健康生活其实是不会有任何的影响的,甚至有时候还是一个人的标志之一,因此生活中很多人对黑色的“痣”并不会太在意,其实黑痣有时候是要区分黑色素肿瘤的,如果是黑色

  • 冠心病的注意事项

    冠心病可以说是现代人的通病,得了冠心病会给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一些冠心病患者由于日常没有注意保健还有可能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健康问题,因此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日常的保健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只有科学的生活方式才能将冠心病对人的危害降到最

  • 新生儿鼻塞的偏方

    新生儿的身体是很脆弱的,一不小心就会很容易患上一些疾病,感冒发烧的现象也是很常见的,如果平时不能够及时的给宝宝添衣,减衣就会容易引起感冒的现象,感冒了宝宝就会出现鼻塞的现象,宝宝是很难受的,面对宝宝出现鼻塞的情况要及时的去治疗,也可以了解一

  • 金耳孕妇可以吃吗?

    说到菌类的话,我们首先就会想到蘑菇,但是实际上除了蘑菇是菌类以外,还有很多的食材也属于菌类,比如木耳就是菌类的一种,木耳的味道也非常的不错,一般黑木耳就是黑色的,而白木耳则是银耳是白色的,那么大家听说过金耳吗,这也是一种菌类,那么金耳孕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