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中医药来拨正内分泌失调

中医药来拨正内分泌失调

黄褐斑、小叶增生、月经量多或量少……成年女性多少都会遭遇这些纠缠不清的问题。说它纠缠不清,是因为服药一段时间后,往往有所好转,稍不留意,病症卷土重来。其实,这些症状都可以归属女性内分泌失调范畴。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近年来女性内分泌失调的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据统计,在育龄女性中达到25%。轻则表现为面部身体泛发痤疮、汗毛粗长、月经失调、痛经、乳房小叶增生等;重则引起闭经、崩漏、溢乳、不孕、更年期综合征、骨质疏松等。两者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生活质量。许多患者由于担忧目前主要以激素和类激素药物治疗而很少去医院,往往容易耽误治疗时机而加重病情。

事实上,不论中医、西医还是中西医结合,对女性内分泌失调都有一定的效果。中医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集几千年临床研究之大成,通过辨证对每个患者实施个性化治疗,并且所用的中药性味平和,没有毒副作用之虞。

传统中医没有女性内分泌失调的病名,在妇科方面主要归集在女性经、带、胎、产的病证上。而中医妇科经、带、胎、产的治疗和研究一直是五千年中医药发展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内、外、伤、儿科共同组成完整的中医系统,拥有不少专著和屡用屡验的经典名方。

针对女性以肝为先、气血不足和容易郁滞的生理特征,采用滋肾柔肝、调和气血、疏肝解郁等方法,并结合月经周期辨证论治,可以调整内分泌紊乱、改善症状、控制和治愈内分泌失调。女性较为常见的手脚冰凉、月经先后、月经淋漓、月经量多或量少、痛经、经前头痛、小叶增生、痤疮、黄褐斑等症状,一般服药三四周即可控制。

对于严重的器质性内分泌失调如多囊卵巢综合征、高胰岛素血症、脑垂体瘤患者及合并炎症和其他疾病的患者,或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亦可获得一定的疗效。这些病症的表现主要有闭经、崩漏、不孕、肥胖等或同时伴有甲状腺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血脂代谢紊乱、糖尿病。

范征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教授)

猜你喜欢

  • 治肛周脓肿验案

    胡本先 陕西岚皋县中医医院刘某,男性,44岁,因肛门块物肿痛反复发作两个月来院就诊。自诉两个月前突发肛门左侧有一鸽蛋大小包块,肿胀疼痛,经抗生素静滴治疗,疼痛稍减,肿块未消,每因劳累则肿痛又起,无恶寒发热,无里急后重及黏液脓血便,无便血,大

  • 一贯煎治疗痤疮体会

    熊兴江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痤疮病机多属血热、湿热、热毒、血瘀,一般多将本病分为肺热证、血热证、胃肠实热证、热毒证、湿毒血瘀证等,治疗上分别选用泻白散合枇杷清肺饮、桃红四物汤、清胃散、五味消毒饮和除湿解毒汤等。但我们发现,临床辨治

  • 鬼箭羽忍冬藤外用治药疹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鬼箭羽性寒,味苦。功能活血散瘀,杀虫。《本草述》:“鬼箭羽,如《本经》所治,似专功于女子之血分矣。又如苏颂所述古方,更似专功于恶疰及中恶气之毒以病于血者也。”忍冬藤性寒,味甘,气平,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可以

  • 脾胃治疗不可忽视“脾阴”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脾胃病者,医者多倡导东垣之论,一部《脾胃论》集脾胃学术之大成,其论述详于温补而少于清滋,往往忽略脾阴治疗,后世医家也多遵其说。然脾与其他脏腑一样,也有阴阳之分。纵观古今立说,论脾阴者颇多。《灵枢·五邪》篇云

  • 《本经》桔梗功效释义

    宋永刚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桔梗为《本经》下品。原文:味辛微温。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桔梗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根。《本经》云其味辛微温,与现在的认识不同。就其味而言,现认为以苦味为主,兼有辛味。就其药性而言,也与之相左,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