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用抗菌药也要“门当户对”

用抗菌药也要“门当户对”

本次学术盛会在北京、上海、广州设立了三个主会场,并各举办了三场研讨会。著名感染性疾病诊治及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专家汪复教授担任了上海主会场的主席,晨报记者在会后进行了专访。

汪复教授表示,只要有细菌存在,耐药现象就会相伴而来,它们可谓是一对“双胞胎”。我国目前细菌耐药性的问题已经十分严重,在全球范围内也位居前列,有些细菌出现多重耐药,甚至个别耐药细菌引起的感染已到了无药可治的地步。要解决这个矛盾,必须依靠医院、医生、药政部门、患者的共同努力。对广大的普通市民来说,掌握一些抗菌药的基本用药常识很有用。

“一发烧就吃;以为越贵越好;认为打针比吃药有用;吃吃停停……”汪复教授一下子罗列了好多老百姓中常见的误区,“抗菌药就好比是开门的钥匙,一类细菌针对一种抗菌药开一扇门,如果开错了门,就会受到惩罚,耐药就是细菌对你的报复。”

现在家家户户几乎都备有抗菌药,这本无可厚非,但是,把抗菌药当“万金油”随便用的后果是很可怕的。举最常用的例子,“四环素”就毁了一代人的牙齿;“链霉素”让孩子还没学会说话就听不见声音了。

尽管抗菌药已治愈并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并使许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感染性疾病如猩红热、白喉、鼠疫、炭疽等基本消灭或得到有效控制,但使用过多、滥用及不正确使用等现象却也在危害着人的生命,只是很多人还未意识到。

汪复教授分析,造成滥用抗菌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医务人员的问题,认为多用抗菌药有安全感,有的为了顺应病家的要求,有的专业知识贫乏或临床经验不足,或受利益驱动等。

滥用抗菌药也有病家及其家属的问题,认为发热就必须用抗菌药,这在小儿患者中尤其突出。有的认为药价越贵效果越好,有的认为打针的疗效比吃药好,更有许多家庭常备许多抗菌药,遇到感冒腹泻等不适就自行用药,症状好转后就停药了,不按规定的剂量和疗程用药,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下次发病再用药时疗效降低或无效。

此外还有药政管理方面的问题,例如医院对于抗菌药的使用缺乏管理制度和使用策略,对医生开抗菌药的处方权没有限制等。

专家简介

汪复,著名感染性疾病诊治及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博士研究生导师、教授。现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名誉所长、卫生部抗感染药临床药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抗感染药临床试验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兼任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感染与化疗学会主任,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主编及其他5种杂志的编委。主要研究方向是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诊断、抗菌药物的临床评价和细菌耐药性。

猜你喜欢

  • 痛经药膳方

    有些女孩从月经开始就有痛经问题,轻度下腹痛,经过后,逐渐缓解;严重腹痛难以忍受,面色苍白,身体瘦,声音低,甚至伴有昏厥等症状。这种情况属于原发性痛经,在未婚妇女中更为常见,大多数在月经初潮或初潮后不久开始发病,腹痛主要位于下腹中部,喜欢热,

  • 胆道蛔虫症需要与上腹部其他急腹症相鉴别

    胆道蛔虫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以30岁以下的青少年较多。胆道蛔虫需要与上腹部其他急腹症进行鉴别,如胃痉挛、急性胃炎、胰腺炎、胆石症、胆道蛔虫和胆石症并存,有时很难识别。因此,当诊断不明确时,西医镇痛解痉,掩盖症状,延误诊断;中药因煎药费时,呕

  • 养神补心安眠类对药

    现代名医施金墨先生从医60多年,博览医籍。他在古今中外都在寻找。他学习严谨,医理透彻,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显著,尤其是善用对药。现总结施老治疗失眠的经验,介绍如下:辨证施治分九法。施老将临床上看到的失眠分为四种情况:睡眠不能;睡眠时间短,醒来

  • 肝胆同治,重点是疏肝

    胆石症是一种由胆汁沉积、胆道感染、胆道蛔虫病或胆固醇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它是消化道的常见病和常见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中国胆石症的自然人口发病率约为7.8%。据报道,胆结石与胆癌的发生有很强的相关性。随着胆结石数量的增加,胆结石的风险也在增

  • 复元活血汤

    组成 柴胡10克,瓜蒌根12克,当归9克,红花6克,甘草6克,穿山甲(炮)10克,大黄(酒浸)3克,桃仁(酒浸,去皮尖,研如泥)10克。功效 活血祛瘀,通络散结。主治 跌仆损伤,瘀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者,亦可用治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