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看蒙医学的传统正骨绝技

看蒙医学的传统正骨绝技

传统骨伤科是蒙医学的一门主学科,蒙族历代都能出一些正骨名家。明末著名蒙医绰尔济·莫尔根,就是蒙医正骨、治伤外科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出生在内蒙古东部区,从小努力学习民族医学,全面地掌握了传统蒙医的基础理论,在正骨、治伤外科的临床实践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据《清史稿》所载,女贞族首领努尔哈赤的白旗先锋将军鄂硕身负箭伤,拔不出箭簇,经绰尔济·莫尔根施术拔出箭簇,敷药治愈。

又在一次交战中都统武拜“身中30多箭”,不省人事,绰尔济·莫尔根用成吉思汗时代的传统疗法,剖开白驼腹,将武拜趺坐在骆驼腹腔,醒过来后敷药获愈。

还有一次,一个叫苗君稷的人“肘关节拘挛不能伸展”,绰尔济·莫尔根先用蒸气热敷,而后用木糙叩敲患部并进行按摩,肘关节便活动自如。

在科学不发达的当时,竟能如此熟练地运用外科手术、外伤药、正骨和理疗,可见其临床经验极为丰富。《盛京通志》称绰尔济·莫尔根“起死回生”,不计其数,当时的人们常将他与神医华佗并论。

清初时蒙医外科开始将麻醉法用于临床手术。有一位患粉碎性骨折的患者,经蒙医用冰镇法麻醉,剖开伤处,将粉碎状的骨屑用手一一复位,用桑树皮线缝合,结果5天后能走动。

由于蒙医正骨技术发达,清朝廷选拔了许多蒙医正骨医生。《清史稿》载:“选上三旗每旗士卒之明骨法者,每旗十人,隶上驷院,名蒙古医士,凡禁庭执事人员有跌损者,命医治,限日极痊,逾期则片治之”。

这促进了蒙古民族正骨队伍的扩大。乾隆年间,有位叫做伊桑阿的正骨医生,他做手术用冰镇麻醉法,并培养过不少徒弟。

蒙医正骨技术很早就传入内地。1728年,在北京学习的俄国留学生专门学习蒙医正骨。18世纪,卫拉特蒙古著名蒙医学家伊希巴拉珠尔整理了蒙医正骨、治伤外科的传统经验。如“治疗刀伤”、“治疗创伤”、“治疗脱臼”等,专章载入他的医学著作《四部甘露》。

猜你喜欢

  • 经络不通会出现什么症状

    经络中医来讲是整个身体气运行的一个通道,而且它对人体作用的确非常大,因为我们中医讲说人这个脏腑之间互为表里,比如说肺和大肠相为表里,心与小肠为表里,脾与胃为表里,这表里怎么实现呢?它怎么连接的?实际上就是通过经络进行连接,就研究咱们这个中医

  • 柴胡的功效与作用

    柴胡、味辛、苦,性微寒。归肝、胆、肺经。和解表里,疏肝解郁,升阳举陷,退热截虐。采收加工除去杂质和残茎,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药材性状:跟较细,圆锥形,表面红棕色或黑棕色,靠近跟头处多具细密环纹,质稍软,易折断,断面裂平坦,不显纤维性,

  • 党参的作用与功效

    党参能益气养血、健脾、补肺生津,跟人参有类似的功效,但是药性平和,它补气而不上火,补水而不生湿,养血而不滋腻,所以还有个小人参的称号。正因为它的药性平和,所以跟各种不同药物的搭配都能起到不同的作用。党参配黄芪,适合虚咳气喘、易疲劳、抵抗力差

  • 天麻的作用与功效

    一、天麻富含天麻素、香荚蓝素、抗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其性辛温、无毒,有抗气绝、抗风湿、镇静、镇痉、镇痛、补虚、平肝吸风的功效,功能主治平肝吸风止痉。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抽搐、破伤风、头昏眼花、神经衰弱、风寒失痹、小儿经风等症。临床

  • 山药的功效与作用

    它健脾主要是对于脾阴不足和胃火比较旺的人,另外对于慢性腹泻、慢性胃肠功能不好,它还有健脾止泻的作用。除了健脾,山药对一些肺气虚、肺阴虚也有帮助,通常可以用淮山搭配莲子、百合、玉竹来作为食疗清补。除了这些,山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滋养肾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