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音乐处方—怡情益健康

音乐处方—怡情益健康

音乐是一种神奇的东西,它能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内在感情,能使一个人感到满足,诱发一个人的活动力,帮助一个人宣泄内在的情绪。音乐既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心理治疗手段。

我国古代名医朱震亨曾经说过:“乐者,亦为药也。”清代吴尚先认为“七情之病,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矣”。而宋代欧阳修以弹琴、听琴治愈自己的抑郁症,以弹琴作为运动治疗手指运动障碍。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科教授卓大宏一直致力于西方康复保健卫生学与中国传统养生康复保健学相结合的研究。他说,现代的音乐治疗起始于美国,1944年密执安州立大学开创了第一个音乐治疗课程,并在1950年成立了“音乐治疗学会”。音乐对于人的身心具有治疗作用,根据研究,某些音乐特有的旋律与节奏能使人的血压降低,基础代谢和呼吸的速度减慢,使人在受到压力时所产生的生理反应较为温和。西方国家将音乐配合医疗体系,广泛应用于各种心理及生理治疗之中,已不是新鲜的事了。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很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选择一些特定的音乐,既可以解除疾病,又可以保养心性,自然会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运用音乐治疗,应因人、因病而异,选择恰当的音乐。

失眠———镇静性音乐

俗语说“三十年前睡不醒,三十年后睡不着”。通常老年人睡眠时间短,有时甚至还需要药物帮助才能入睡。可选择节奏平稳、柔慢、宽广的镇静性乐曲,如勃拉姆斯的《摇篮曲》,德彪西的《月光》、圣一桑的《天鹅》、海顿的《小夜曲》,我国民族乐曲《渔舟唱晚》等。国际音乐治疗界推荐海顿的《小夜曲》为镇静放松性治疗乐曲,而舒曼的《梦幻曲》也是催眠助睡的音乐珍品,临睡前听此曲,容易入睡。聆听这些乐曲能够镇静松弛、治疗失眠、高血压、精神紧张等并能缓解疼痛。

消沉———解郁性乐曲

消沉型这类人往往缺乏自信心,对人、对事、对物抱有消极悲观情绪,缺少积极进取精神。宜选用宏伟、粗犷和令人振奋的“解郁性乐曲”(又称消虑性乐曲),其旋律优美多彩、欢快活泼、起伏明显,节奏明快清晰,音乐清新明亮,风格明朗秀丽。如贝多芬《G大调小步舞曲》、莫扎特《浪漫曲》、布拉姆斯《匈牙舞曲第5号》,民族乐曲《二泉映月》等用于治疗焦虑抑郁、情绪不佳等。

智力衰退———兴奋性音乐

年纪大了,很容易记忆力下降,明明很熟悉的人,就是记不起名字,这可能是智力衰退的表现。宜选择兴奋性乐曲,其旋律刚劲活泼,节奏明快坚定,多为进行曲式,多种乐曲配奏,音色饱满有力或庄严雄伟,或尖锐清脆、抑扬顿挫、情绪热烈、高昂,如贝多芬《命运交响曲》、比才的《卡门》序曲、苏配的《轻骑兵》序曲、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民族音乐《得胜令》《步步高》,用于健脑益智、提神去闷、治疗智力衰退、智力低下、慢性疲劳综合征。

记忆力衰退的人最好常听熟悉的音乐,熟悉的旋律往往和过去难以忘怀的生活经历紧紧相连,常能勾起人们对往昔岁月的回忆。特别是对老年痴呆症倾向的患者、植物人也有一定疗效。

卓大宏教授认为,音乐治疗不是简单等同于普通的音乐欣赏,它强调特定的乐曲、旋律、节奏对特定的人群的影响,从而产生心理上的自我调节。必须注意,一般应先向医生了解音乐背景和治疗作用,如健脑益智、提神去闷、催眠助睡、松静降压、开胃佐餐等音乐处方。一次倾听30分钟左右即可。高血压、心脏病病人不能听一些节奏强烈、动感太强的音乐。

猜你喜欢

  • 高血压-按摩3个穴位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临床上多采用西药治疗。虽然降压效果快,但都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对于高血压患者,试着按摩穴位来帮助降压。以下是三个降压效果好的穴位。百会穴百会穴具有平肝潜阳、镇肝熄风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按摩百会穴可以调节微血管的收

  • 清湿热、清血热、清肝火、降心火

    一.野菊花是深黄色的管状花,质轻,气香,性苦寒。入心去心火,防血压高,增加心脏负担,伤心,消除心烦。心在舌头上开悟,心火一下降,也能去除口干舌燥。所有的痛痒都属于心脏,故野菊花还可以去除疖痈、喉咙痛、止痒等。入肝去肝火,防肝阳上亢引起头晕、

  • 石斛夜光丸补肝肾之阴,对眼睛特别好

    有没有这样的方子能让眼睛清澈明亮?声音一落,我就看到一位鹤发银须的老人步履蹒跚地向我们走来。老人叫倪维德,出生于元末明初。这一次,经过600多年的历史,他给我们带来了最骄傲的石斛夜光丸。众所周知,古代没有电灯。古人通常用油灯照明。油灯有一个

  • 测试测试sc

    测试测试sc测试测试sc测试测试sc

  • 艾草茶治疗口臭

    偶尔的口臭可以通过刷牙、漱口和调整饮食来去除。但如果口臭经常发生,很可能是疾病或身体不适。诱发口臭最常见的因素是胃肠道疾病。胃肠道疾病,往往会产生大量腐败的气体,如肠胃阻塞,如便秘、胃胀、腹胀、腐烂的气体会通过食道、口腔排气,从而形成所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