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杨继洲,着有我国医学史上著名的针灸专着《针灸大成》

杨继洲,着有我国医学史上著名的针灸专着《针灸大成》

杨继洲(1522-1620),字济时,祖籍三衢(今浙江衢州六都),明代嘉靖、万历年间人。杨继洲“幼业举子,博学绩文”,由于“一再厄于有司”,才弃其业从医。他的祖父为明代太医,家中珍藏的医书和抄籍很多,继洲耳濡目染,于是有志学医,尤其致力于针灸学的研究。由于医术高超,曾被嘉靖选为侍医,其间功绩卓著。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在圣济殿太医院任职。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居住于北京玉河坊,直到万历年间仍在北京为医官。其生前行医遍及全国,有四十六年之久的临证医疗经验,着有我国医学史上著名的针灸专着《针灸大成》,对针灸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杨继洲家中蓄贮了许多真秘古籍。他从医后常“取而读之,积有岁年,寒暑不辍”。因此得其真谛。遂有心汇集一部针灸专著。他“参考指归,汇同考异,手自编摩”,汇编成《卫生针灸玄机秘要》,但未刊行。万历年间,杨继洲为巡按山西监察御史赵文炳治痿痹之疾,“至则三针而愈”。赵文炳为了答谢他,为他刊行了在《玄机秘要》基础上增辑而成的《针灸大成》,并委派幕客靳贤为选集校正人。

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将明代以前二十余种重要医学著作(如《子午经》、《铜人针灸图经》、《金兰循经》、《明堂针灸图经》、《存真经》、《神应经》、《古今医统》、《医学入门》、《乾坤生意》、《医学小经》、《针灸指南》、《针灸捷要》、《针灸聚英》、《十四经发挥》)中凡有关针灸的内容,“悉采集之”。书中内容以《素问》、《难经》为宗主,针法纲目,记载详尽。使学者便览而易知。

杨继洲的《针灸大成》一书,集中了明代以前针灸学的精华,是学习和研究针灸疗法的一座丰富的宝库。它总结了明代以前针灸学方面的伟大成就,对针灸学的整理和研究,都起了很大的作用。它保存了古代很多针灸学的精华。直到现在,这本书不仅在国内广泛流传,自公元1601年问世以来,至今已有47种版本,其翻刻次数之多,流传之广,影响之大,声誉之隆,都是罕见的。在国外,也有重大的影响,许多国家的针灸学者把它译成本国文字,把它当作重要的学习和参考资料。

杨继洲编著了《针灸大成》,《针灸大成》也使杨继洲名垂史册。

猜你喜欢

  • 身体没病,就是浑身没劲是什么原因

    大家好,有些朋友啊,总觉得自己困,乏,没有力气,身体有一种沉重感,做什么事儿都没有精神,去医院体检,也没有发现什么指标异常,这是怎么回事儿呢?从中医角度,主要有三大原因。主要就是虚实,咱们所说的虚呢?就是气血不足或者是肝肾不足,那每个人体质

  • 咳嗽久治不愈,别乱用抗生素!

    大家好,很多病人呢,得了感冒,或者上呼吸道感染之后,急性的炎症,通过吃抗生素啊和积极治疗得到控制了,但是咳嗽呢可能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甚至变成了慢性的支气管炎,过敏性哮喘等等。特别到了立秋以后呢,那么秋季的这个时令呢,它主要是以凉燥为主,

  • 中医说的春捂秋冻是什么意思

    大家好,我们常讲啊,春捂秋冻,就是春天要多穿点衣服,秋天要凉一点。其实呢,也不完全。过去咱们说呢,秋冻,指的是可以少穿一点,然后为了让身体逐渐适应秋冬的这个寒冷的季节,但是有些部位大家还是要保护好,因为秋天的节气,主要是以凉燥为主,那凉呢,

  • 想知道自己哪里虚,赶快自查一下!

    第一啊,我们就是说常见的是气虚,气虚是什么呢?气呢,是推动人体活动的一种物质,就像我们看到这个火车一样,蒸汽火车它的气少了,它活动就差了,跑不起来了。那人也一样,人的气少了,气虚了,那首先表现的就是乏力,不爱动弹,倦怠,干什么都没精神,想使

  • 头汗多,一吃饭满头大汗,怎么回事?

    我们一般来讲呢,稍微活动之后吃点饭浑身大汗,什么问题呢?往往气虚造成的。这个卫气有固涩汗孔的作用。所以当气虚的时候,固涩不了,稍微活动一下汗就出来了。像更年期那个出汗是潮热发热,上来的快,下去的快。那么还有的呢是晚上睡睡觉,枕头湿了就是盗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