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食品添加剂:天使还是魔鬼

食品添加剂:天使还是魔鬼

如果你有“好色之心”,商家就给你加色素;如果你有“怜香之情”,商家就给你加香精;如果你有“尝鲜之意”,商家就给你加防腐剂。可能你还不能确切地叫出它的名字,但它却每天都会随着食物进入你的胃里——

一样的牛肉,自己在家里煮熟了就变成褐色的,而在超市里买的酱牛肉都是粉红粉红的,让人看看就胃口大开;一样的小麦,自己加工成的面粉永远都比不上买来的面粉白亮、滑腻;一样的面粉,自己在家里烤制出的面包用不了多久就会变硬发干,而买来的面包放上好几天依旧松软可口;一样的水果,在家里和在西餐店里做出来的鲜榨果汁就是不一样。自榨果汁放不大一会儿就分层了,口感也不好。

凡此种种,是我们的制作水平太低吗?答案是否定的。只是因为我们自己制作时没有加入食品添加剂,而购买的加工食品大都添加了各种食品添加剂。

虽然很多人对食品添加剂还一知半解,但它早已真真切切地摆上了我们的餐桌,并扮演起了天使和魔鬼的角色,让人既爱又恨。

食品添加剂引人关注

食品添加剂同我们的饮食密不可分,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它都已成为我们“熟悉的陌生人”。以颇受上班族青睐的速溶咖啡为例,其包装袋背面就清楚地写着配料:白砂糖、植脂末、葡萄糖浆、食用氢化植物油、稳定剂、酪蛋白酸钠(含牛奶蛋白)、乳化剂、食用香料、调味剂以及抗结剂等等,数数就知道有多少种了。

与此同时,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无法拒绝的东西,食品添加剂近年来也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新浪网做过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超过90%的人认为食品添加剂不同程度地威胁着食品安全;只有不到40%的人认为只要按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是无害的。由此看来,人们对于食品添加剂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相当重视。

也正因为如此,有些食品甚至在外包装上打出了“不含任何添加剂”字样,以此吸引消费者。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所研究员陈君石指出,在加工类食品中,不加入食品添加剂几乎是不可能的事,那些所谓“不含任何添加剂的”说法,完全是在蒙骗消费者。

营养专家介绍,过多食用食品添加剂对身体是有害的。像咖啡配料成分之一的植脂末,其主要成分是含反式脂肪的氢化油。反式脂肪也叫反式脂肪酸,是油脂在“氢化”加工过程中的产物。反式脂肪具有耐高温、不易变质、存放更久等优点,还会改善食品的口感,让食物变得松脆滑爽。但若过量摄入,就会升高血液中被称做恶性胆固醇的LDL,同时还会降低被称为良性胆固醇的HDL,最后的结果是让血管变“酥”,失去弹性,最终引起动脉阻塞而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合理使用对人体无害

据了解,目前全世界正在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3000多种,我国已批准使用的有22类,共1000多种。超过95%的加工食品都使用了食品添加剂,如果离开了食品添加剂,不仅食物口感会大打折扣,买回家后也几乎难以储存,牛奶即便放在冰箱里也放不了两三天,酱油出厂几天就会变质,甚至无法到达消费者手中。

另一方面,对于现代人来说,离了食品添加剂,就几乎张不了口、吃不了饭。“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催生了很多快餐食品,比如方便面,很多工作繁忙的白领都在食用。可是如果没有食品添加剂,方便面就不可能存在。”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王竹天说,“再比如糖尿病人,不能吃糖,要满足他们的口味需求,就要加入不含糖的甜味剂。另外还有消费者看不到、感觉不到的食品添加剂,比如稳定剂等,没有它们,产品的产量就上不去。”日本“食品添加剂之神”安部司著书透露,一般人平均每天摄取的添加剂大约是10克,每天摄入的食盐为11至12克,也就是说,添加剂与食盐的摄入量基本持平。

“试想一下,假如没有甜味剂、蓬松剂、防腐剂,我们在市场上还能买到这么多丰富多彩、好吃便宜的食品吗?”王竹天强调,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科学地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是没有害的,到目前为止,国内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没有一例是由正当使用食品添加剂引起的。“近几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比如苏丹红事件和婴幼儿奶粉事件,都是把不是食品添加剂的东西加进了食品。本是掺杂使假,却让食品添加剂背上了黑锅。”他进一步表示,只要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是不用担心的。(钟肖)

谨防过量摄入食品添加剂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钱和表示,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可能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危害。有研究显示,食品中超标使用甜味剂、膨化剂和防腐剂,对人体有较大危害,严重的可能致癌。

儿童勿大量摄入人工色素。色素如果超标使用,长期食入后会对人体主要脏器造成损害,尤其对儿童的健康发育会有一定的危害。英国一份研究显示,摄入人造色素会加剧孩子的多动症症状。人工色素常见于酱卤类制品、灌肠类制品、休闲肉干制品、五彩糖等食品中。

别常吃大量加工肉制品。亚硝酸钠在肉类加工中被广泛使用,香肠、肉罐头等都含有这种添加剂。美国有一种理论认为摄入大量的亚硝酸钠会导致胃癌。但只要不经常、大量地吃加工肉制品,就可减少亚硝酸钠的摄入量。

甜蜜素可能有副作用。甜蜜素在我国可用,但近几年报道有致癌致畸、损害肾功能副作用。日本2003年全面禁止在食品中使用,美国也一直禁用。酱菜、话梅等食品中甜蜜素是常用食品添加剂。

糖精可能会引发癌症。糖精是一种矿物质,甜度相当于蔗糖的500~700倍,无任何营养价值,食入后很快随尿排出。有迹象表明,它能引起人类的癌症。

蜜饯、果脯、山楂羹、茶饮料、易拉罐装碳酸饮料等含有甜味剂、防腐剂,若使用超标,有可能致癌。

面粉过量使用过氧化苯甲酰会使面粉中的营养物质受到破坏,还会产生苯甲酸,对肝脏功能会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摘自《江南晚报》)

链接

几种常见食品添加剂

漂白剂

漂白剂微量使用可使食物增白、增艳,但氧化漂白剂可使食品的营养成分遭到破坏,个别加工者甚至使用国家严禁在食品加工中使用的工业增白剂。

提醒:认准食物原色,莫被美丽的外表迷惑。食品外表异乎寻常地光亮和雪白,例如本来偏黄的牛百叶非常白净,银耳、粉丝、腐竹、米粉等过于雪白,最好莫购。

甜味剂

甜味剂有蔗糖、葡萄糖、果糖、糖精钠等。

提醒:糖精钠甜度相当于蔗糖的650倍,而每公斤糖精钠售价仅为16元左右,过量使用糖精钠现象很常见,特别是在劣质饮料中。

防腐剂

防腐剂可减缓食品腐败进程,主要有山梨酸、苯甲酸等。

提醒:一些加工者为降低成本,使用非食品用工业原料,如福尔马林在海鲜加工业被普遍使用,消费者可采用闻、看的方法鉴别,有刺鼻气味的莫买。

着色剂

着色剂包括合成色素和天然色素两类,常用的有苋菜红、胭脂红、柠檬黄、日落黄等。

提醒:颜色过于浓艳的食品,可能滥用了着色剂或使用了非食用色素。

膨化剂

食品膨化剂中往往含有钾明矾和铵明矾等含铝膨化剂。

提醒:市面上炸油条和膨化食品制作大多使用含铝膨化剂,这种膨化剂有助于保持食品的外观和口感,但铝含量超标有害健康。(姜培珍)

猜你喜欢

  • 女性尿频尿急尿痛怎么办

    我之前讲过,这类问题其实就是慢性的泌尿系统感染,它所伴有的典型的临床表现尿频、尿急、尿痛。每个这样的患者来找到我的时候,都是比较顽固型的,尿频、尿急、尿痛,而且时间都比较长,都得是一年往上的怎么治疗都是反反复复发作,只要一招点儿凉,一上火就

  • 身体出现水肿,是肾出问题了吗?

    这位患者是手指,下肢以及眼睑的水肿,西医检查了一大圈儿,没有什么问题,排除了一些心源性的,肾源性的这些方面的水肿的一个诱发疾病,所以说最终给他定义为血管神经性水肿。我们来看一下他的临床表现,他容易出现的是双下肢,双手眼睑水肿,喝水喝多点儿,

  • 口腔灼热、舌头麻,灼口综合症

    第一点就是口腔舌体灼热疼痛,舌头啊就像被开水烫了一样,口腔黏膜也是这种感觉,早晨一起来,这个症状就开始了,一直到晚上,这一天没有好受的时候,逐渐的加重,到晚上睡觉了,我算解脱了,第二天早晨起来又是这样的一个临床表现。所以说大家来看一下,通常

  • 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怎么办

    她是一位49岁的女性患者,为什么强调年龄,因为这个女性患者来了就讲了,说我有这种子宫肌瘤,也有腺肌症,然后你说我都到这个年龄,马上绝经了,杨大夫你就帮我控制一下,把我这症状缓解缓解,如果绝经了,它不再长了,有就有,那我也不想挨刀动手术了。我

  • 顽固性头痛,疼痛位置不固定是怎么回事?

    这个患者,说来也是一个巧合,我是给他家属看病,然后他陪着来的,他就跟我说了这个头痛的问题,他说我这个头痛,几乎疼了20多年了,每天都疼,也尝试了很多的治疗办法,那么这个中药能不能治,我就跟他讲,你可以跟我聊一聊,然后,尝试用中药去解决一下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