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快检中药材有几招

快检中药材有几招

几千年来,中药作为我国人民防病治病的主要武器,对于保障人民健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中药事业的发展,中药材品种逐渐增多,中药材市场上以伪充真、以劣充好、真伪混杂的现象也逐渐增多,严重影响了中药材的质量、信誉和使用效果。笔者结合自身实践经验,总结出几种简便的快检中药材方法。

水试法

1.牛黄:加清水调和,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成黄色。

2.苏木:投入热水中,浸液呈鲜艳的橘红色。

3.秦皮:加热水浸泡,浸出液在日光下可见碧蓝色荧光。

4.蟾酥:断面沾水,即呈乳白色隆起状。

5.胖大海:热水浸泡后膨大呈海绵状,可达原体积的8—10倍。

6.熊胆:投入清水杯中即可见旋转并呈黄线下沉而不扩散。

7.番红花:浸泡于水中,柱头臌大呈长喇叭状,水面应有油状漂浮物,水被染成黄色,不显红色,无沉淀,用棒搅动,不易碎断。

8.乳香:用水研磨形成白色乳状液。

9.菟丝子:加热水浸泡后,表面有黏性,煎煮后露出黄色至棕褐色卷旋状的胚丝。

火试法

1.青黛:用微火烧,有紫红色的烟雾产生。

2.马勃:置火焰上轻轻抖动,即可见细微的火星飞扬,熄灭后,产生大量白色浓烟。

3.海金沙:取少量撒于火上,即发生轻微爆鸣及明亮的火焰。

4.血竭:将本品粉末置于白纸上,用火隔纸烘烤即熔化,但无扩散的油迹,对光照视呈鲜艳的红色,以火燃烧则产生呛鼻的烟气。

5.冰片:点燃后产生浓烟,并伴有火焰。

6.麝香:灼烧时,会产生浓郁的香气,燃尽后留下白色的灰末。

上述特殊变化的产生都与药材内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密切的关系,而伪劣者则不具备。另外,传统经验鉴别方法,也有助于我们快速鉴别中药材的真伪。例如:“马头蛇尾瓦楞身“的海马,羚羊角的“通天眼”,何首乌的“云锦样花纹”,长有“蚯蚓头”的防风等,均看而识别之;而黄连、苦参、鸦胆子这类药材往往以味定之,且越苦越佳;荆三棱和泡三棱则以质感的不同相区分,前者坚实体重,后者较轻;红花却以“臭”为好,等等。

总之,只要我们不断积累经验,加深对中药专业知识的了解,就一定能够鉴别假劣

中药材。

摘自:《中国医药报》文/江苏省盐城市晌水药监局 陈从根

猜你喜欢

  • 开路药 调胃肠——提高膏方疗效八步走(5)

    庞国明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膏方制作好之后,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充分消化吸收是关键。对于脾功能不好的人,服用膏方前需要先服用运脾健胃的“开路药”,如一些经典处方六君子汤、平胃散、保和丸等,也可以先进行试探性调补,观察其服药后的反应。而对于脾胃功

  • 自拟方治热病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组成 青蒿12克,银柴胡9克,桔梗9克,黄芩9克,连翘9克,金银花15克。主治 本方适应于临床多种发热证,如久热不退、外科术后感染、妇科热入血室、产后发热、妊娠发热,或原因不明的发热,症见高热寒战,寒热往来

  • 浅释大青龙汤相关条文

    商本平 张海燕 山东省荣成市人和中心卫生院大青龙汤有关条文见于《伤寒论》38、39两条。38条曰“太阳中风,脉浮紧……”39条曰“伤寒,脉浮缓……”联系《伤寒论》1、2、3三条不免使人疑窦重重。太阳中风脉本浮缓,伤寒脉本浮紧,如何又言“太阳

  • 风寒之邪伤到经络怎么办

    本期博主:罗大伦 中国中医科学院如果受寒,第一时间处理,就不容易变成很严重的问题,用温通经络的中药泡洗,效果就不错,还可加上引经药,效果会更好。这些天天气冷了,转眼冬天来了,有时候会着凉,会受风,如我们在外面的时间长了,站在风口了,或者穿得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疗技术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在多种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严重的全身性血栓出血综合征。其主要特点是凝血,纤溶功能亢进,微循环障碍,进而引起出血,脏器损伤,血细胞破坏,甚至休克。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病属中医“瘀血证”范畴。病因病机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