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明医堂的“明医准则”

明医堂的“明医准则”

本报记者 周颖

走进岳阳市李穆主任医师创办的明医堂,不禁使人眼前一亮。帮助人们鉴别真伪中药材的药柜,张贴的历代名医画像和简介,使人们更易了解明医的从医品德和学术成就;煎药的各式陶瓦罐,证明手工熬制以保障药效;诊室中的四诊方法,延续着古老的传统医术。

墙上依次悬挂的“明医准则”,一下子吸引了众人的目光。“明志、明德、明法、明理、明术、明药、明业、明时、明察、明责、明方、明白”,内容简单明了,一看就懂。这是李穆对明医的理解与总结,既表明了自己的远大理想,澄清了人们对明医与名医的认识误区,也代表着一个方向。

“明医”明在何处

李穆认为,明医就是明明白白给患者看好病的医生,能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原理,为民解除病痛,其学术成就也可传于后世。其实,这个“明”就是一个医生的智慧缩影,是正确思维的表现,也可看作一个人的学识水平。

作为医生,没有无私无畏和甘于奉献的精神,没有广博的知识素养和文化底蕴,是无法成为明医的。因此,他制定了从医人的基本标准和条件:“习医要明理,从医先立德。中西能融汇,古今能贯通。四诊综理化,临证重查因。遣方遵法则,方可成人医。”还提出了服务要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精、人精我独、人独我全。”

除此外,他规定把传统的精神疗养、饮食调节、针灸、推拿、药浴、熏洗、干鲜中草药以及传统中药饮片、丸散膏丹都用于临床;以发掘祖国医学宝库,继承传统医学精华,提升四诊与现代医学检查手段相结合的综合诊断技能,培养中西医并举的全科医疗人才。

立德是明医之先

在明医具备的12大准则里,最为重要的是明德。李穆认为,医生的职责是治病救人,其道德标准是以济苍生为己责,以救民生为大任,不能见钱眼开,见功就上。常言道,不精不诚,不能动人。作为医生,要牢记“大医精诚”中的名言,提倡“大医精诚”的工作作风,发扬“大医精诚”的服务精神,才能认识“藏天下于天下”的深刻内涵,具备“但行好事,不问前程”的修养和实践。

他举例,三国时期的董奉为民治病不求报酬,让患者在病愈后种一棵杏树。时间一长,这些杏树成为了杏林。古代以“杏林”代指中医,说明了医德的重要性,也说明了中医流芳百世、造福百姓的正确道路。

他痛心的是,原本和谐的医患关系如今变成赤裸裸的金钱利益关系,医疗这个公益事业,在某些地方成为以健康为借口谋利的利器。如果说技术水平的失误会造成局部的影响,而道德的沦丧和职业教育的缺失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本原因。

对此,他呼吁,继承和发展中医药,首先要明德。如果医患之间相互沟通、信任和默契,对治疗疾病是必要的,对社会和谐更是重要的。他提倡,把“大医精诚”与社会和谐结合起来,重塑医疗行业的白衣天使形象,形成以德高为范、以术精为荣、以诚信为人的从医道德风尚和方向。

明医助人走出误区

“握手知疾病,一症释病因。”成为这样的明医是需要经过长时间学习和实践的。行医40多年的李穆,在岳阳以及三湘地区早就是名医了,但他认为自己是得益于明而非名。

是明医,就得处处为患者着想。面对人们求医问药的种种误区,李穆用大量临床事实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药是纸包方,也是纸包枪,既能医人也能杀人”,告诫人们要从“吃药跟着广告走,看病跟着仪器跑”的误区中走出来。

如吃药。患病了,不少人不是想到:治愈疾病必须经过诊病、治病、吃药三部曲,而是想到药到病除,甚至把吃药当成一种时髦。正是这种认识误区,造成相当一部分人出现药物中毒和药源性疾病。其实,越是见效快、效果明显的药物,其毒性最大,耐药性最强,危害性也大。

李穆认为,机体阴阳失衡而生病,是需要一个修复过程的,不是吃了药,病就能立即好的。俗语说的“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是有道理的。另外,吃药并不一定能治病,治病也不一定需要吃药。

又如检查。从医生到病人,滥用检查成为一大通病。一有不适,就是全套检测。胃痛用CT,腰痛用CT,手痛也用CT。如此检查,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不说,到头来,病还是老样子。以腰腿痛为例,医生和患者认可的是CT和核磁共振检测结果,但诊断为椎间盘突出或骨质增生后,给予治疗,结果却并不如人意。

这是为什么?李穆说,事实上,70%~80%成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椎间盘突出,但大多数没有临床症状,可见腰腿痛不一定是由于椎间盘突出所致,仪器检测也不是唯一的诊断标准。

李穆体会,只有把中医的望闻问切、理法方药与现代医学、理化检查结合起来,相互贯通与综合分析,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摸索与领悟,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明医。

猜你喜欢

  • 胃癌高危人群的并发症是什么

    胃癌高危人群主要是感染过幽门螺杆菌男性,尤其是超过正常体重20~25公斤的男性年龄在50岁~80岁之间常吃加盐腌制蔬菜或烟熏肉和鱼等食物吸烟、酗酒接受过胃部手术、胃息肉家族肿瘤疾病、家族胃癌史恶性贫血A型血长期工作在含有大量烟尘、石棉和镍的

  • 胃癌辅助治疗的食谱

    胃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据相关资料统计,在全球范围内胃癌的发病率列居第四,而我国更是全球胃癌的高发区,胃癌致死率在全球排列第一。胃癌目前仍是因肿瘤死亡的第二大原因。迄今为止,手术切除仍然是治疗胃癌的最重要手段,但多数病人确诊时已处于

  • 老年人容易发生癌症的原因有哪些

    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患癌症,只是随着人年龄增长愈易患癌。一般40岁以上最容易患癌。专家指出这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其一,发生癌症之前存在一个时间较大的潜伏期。致癌因素作用于人体后,并不是马上就会发病,往往要经过15-30年的致癌潜伏期。一般为2

  • 胃癌术后饮食注意事项

    大部份胃癌病人手术切除后仍可继续享受正常生活,一般来说,饮食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胃癌切除术后,使部分病人不能保持原有体重,由于创伤或不能正常进食,使体内蛋白质,脂肪等消耗,致使体重下降,还可发生一些维生素缺乏病及胃切除术后的并发症。在胃癌

  • 中医辨证治疗胃癌

    中医辨证治疗胃癌的方法是什么,我国是胃癌大国,所以每年都会有数万人因为不同的因素而患上胃癌,又有数万人因治疗方法不当或者是治疗不及时走向死亡。专家说:因为患者年龄、病情、症状等各方面都有不同,所以患者患者不要盲目的用药治疗,一定要辩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