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百日咳

百日咳

【概述】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表现,初似感冒咳嗽,继则出现痉咳。发作时连续阵咳十余声至数十声,咳毕有特殊吸气吼声,时伴呕吐,并有面目浮肿、紫瘢、眼结膜下出血等症。

本病自1958年9月5日“解放日报”刊登用针灸治疗获效的通讯之后,六十年代得到较大的推广。针刺、皮肤针、穴位注射及火罐等疗法都有较满意的效果。从八十年代以来,经过临床上的进一步总结提高, 疗效更为显著。就收集的一些资料看,有效率几乎都接近100%。目前,本病的治疗在取穴上多取与肺脏相关的经穴,刺法上照顾小儿特点,以点刺出血或轻刺激不留针为主。

【治疗】

体针

(一)取穴

主穴:肺俞、风门、天突。

配穴:呕吐加内关;发热加大椎、曲池;体虚加足三里;剧咳加尺泽、少商。

(二)治法

一般仅取主穴,据症酌加配穴。主穴,轻刺激,捻转不留针,针后加拔火罐,至皮肤潮红后去罐。少商用三棱针点刺,刺入0.5分,出血如粟粒状即可。余穴,除大椎、曲池宜用稍重捻转刺激外,均轻刺激不留针。每日1次。

(三)疗效评价

治疗306例,结果痊愈260例,有效1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8%[1,2]。

挑治

(一)取穴

主穴:四缝。

配穴:少商、商阳。

(二)治法

一般只取四缝,效不明显时加用或改用配穴。操作方法:四缝穴以三棱针(婴儿用28号5分长毫针代替)点刺,挤出黄白色黏液。少商、商阳点刺出血,如粟粒状即可。刺后用干棉球轻按针孔。主穴每日1~2次,每次一手,两手交替,配穴每隔5日1次。

(三)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1、痊愈:典型症状全部消失,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恢复或接近正常值,无并发症出现;2、显效:典型症状大部消失或显著减轻,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趋向正常,无并发症出现;3、无效:治疗后无变化,或虽有部分减轻,但有反复,有并发症出现。

共观察142例,其中112例单取主穴并以上述标准评价,痊愈82例(73.2%),显效21例(18.8%)总有效率达92.0%[3,4]。

穴位注射

(一)取穴

主穴:天突、肺俞、定喘。

配穴:足三里、曲池。

(二)治法

药液:注射用水、维生素c注射液、氯霉素注射液,任选一种。

主穴每次只取一穴(双侧)。效不显时加一配穴。穴位注射时动作宜轻捷,以免引起患儿啼哭。其中,天突穴宜用4号针头从胸骨柄上缘呈45度角进针约1 厘米,注入药液。每侧穴剂量为:氯霉素40~50mg/kg;注射用水,0.5ml;维生素c注射液2ml。每日1次,5~8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疗196例,结果有效率99.1~100%[6~8]。

拔罐

(一)取穴

主穴:大椎、肺俞、风门。

配穴:少商、商阳、曲池、商丘、足三里、列缺。

(二)治法

主穴每次取一对,轮流选用;配穴可根据症情选1~2对。先针主穴,轻刺激不留针,手法为快速捻转不提插。要注意掌握深度,以免引起气胸等意外事故。然后以闪火法或真空拔罐器吸拔,留罐5~10分钟,至局部肤潮红。起罐后,再针配穴。少商、商阳,用三棱针点刺,刺入约0.5分.以出血为度,手法宜轻、宜速、宜浅;余穴,可用重刺激手法,捻转后不留针。每日一次,不计疗程。

(三)疗效评价:以上法共治68例,结果痊愈58例,有效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4%[8]。

眼针加贴敷

(一)取穴

主穴:肺区、上焦区。

配穴:肺俞、内关、膻中。

(二)治法

采用眼针配合穴位贴敷之法。

敷药制备:皂荚10g,川贝母5g,氯化铵3g,樟脑10g,甘草10g.分别研细、混匀,贮瓶备用。

主穴用眼针法,以30号0·5寸长的毫针自眶外斜剌,留针10分钟。配穴用敷贴法:选准穴位后,以生姜片摩擦穴区至皮肤发红,再取药粉约10g,以凡士林调匀后涂上约小指头(患者指头)大一小团,以麝香追风膏贴压其上。上述两法可同时进行,2日1次,5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40例,治愈28例,显效12例,总愈显率达100%[10]。

【主要参考文献】

[1]肖进顺。针刺治疗百日咳。中国针灸 1983;3(4):18。

[2]王瑞恒。针剌治疗百日咳240例报告。山东中医杂志 1982;(4):218。

[3]张居贤,等。刺激神经疗法对200例百日咳治疗效果的初步观察。中级医刊 1960;(1):22。

[4]顾天培。针刺治疗小儿百日咳112例临床观察。中医杂志 1983;24(2):51。

[5]冯庆丰。针刺治疗百日咳30例。中医杂志 1982;23(8):41。

[6]郑建中。注射用水穴位注射治疗百日咳112例。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1988;7(4):38。

[7]韩志河,等。穴位注射治疗百日咳33例。河北中医 1986;(4):14。

[8]柳素范。穴位注射治疗百日咳51例疗效观察。江西中医药 1987;2(5):45。

[9]陈子富。针罐治疗百日咳63例疗效观察。黑龙江中医药 1986;(6):37。

[10]王远华。眼针配合穴位贴药治疗百日咳40例。 中国针灸

1998;18(1):57。

猜你喜欢

  • 中药太苦可以加糖吗

    中药太苦加点糖?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但是很多儿童还是忍不住那个苦味,喝几口就吐掉。因此很多妈妈在给孩子煎煮中药时,怕味太苦会在汤里放很多白糖。其实主要是不能甜蜜蜜的,因为使用蔗糖有一定的禁忌范围,对于正在服用化湿理气的中药时,加糖反而会对

  • 药引子起什么作用

    因为我们中医治病讲究六经辩证,对某些经络有问题的疾病,我们可以使一些引经药物,使得这个药物达到我们针对的经络效果更好一点。一般的老中医开化药药引,大枣啊,生姜,还有葱白。这个生姜呢,主要是一个可以佐治我们的方子中的寒凉的药物啊。大枣呢,其实

  • 手脚冰凉吃什么食物调理

    姜是我们生活中的常用调味剂,殊不知姜对于手脚冰凉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如果你手脚容易凉,不妨在做菜煲汤的时候多放点生姜,也可以用生姜煮水,如果没有糖尿病的话,还可以放些红糖与生姜一起煮,经常饮用可以起到缓解手脚冰凉的作用。还可以采用生姜1两+

  • 有湿气的几种症状

    一、脚气频发,体内湿气太重的时候,湿气容易聚集在身体的下部,湿气重的时候,体内的湿邪就常沿着经络下至足底的部位,从而引起脚气病。二、便溏如水,湿气重的人大便的形态一般都不正常,夹带一些没有消化的食物,有的烂软如泥,气味腥臭,排便不爽,容易粘

  • 空腹吃水果有什么危害

    空腹吃水果伤胃?很多家长不让孩子空腹吃水果,感觉空腹吃水果会伤胃。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水果容易消化,而且含有的果糖基本都偏中性,空腹吃也不会伤胃。但是要注意,空腹吃水果不要吃太多,也不要吃太凉的,这样可能会伤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