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夏季感冒药分寒热

夏季感冒药分寒热

今年夏天又湿又热,开空调的时间也比往年长,大家往往是在室外挥汗如雨、进屋后又瑟瑟发抖,因此感冒的人很多。夏季感冒多由病毒引起,所以治疗时首选中成药。

受凉后感冒要解表散寒

首先,让我们认识一下感冒的季节性。冬春季节的感冒多由“寒邪”引起,春夏、夏秋之交的感冒多由“风热邪”引起。到了盛夏季节,人们由于大量使用空调、风扇,常会感受“寒湿邪”,中医叫“阴暑”;而工作环境闷热或长期从事户外作业者,常会感受“暑热邪”,中医叫“热伤风”,这两者虽然都属暑湿感冒,但治疗上有所区别。

病例一:张先生,吃冷饮过多,室内空调温度较低,午睡后出现发热无汗、头沉晕、恶心、口淡口黏、胸闷、恶心呕吐、厌食油腻、腹痛腹泻就诊,诊断为“阴暑”。

这样的病人多是外感寒湿偏重,内有湿邪困阻脾胃所致。

治疗上:应解表散寒,化湿和胃。药物可以用十滴水、藿香正气软胶囊。或者用藿香、佩兰各5克,薄荷2克代茶饮。

热邪入侵应清暑化湿

“热伤风”,从字面上看,好像是“受热”引起的感冒,其实,这类病人通常是体内存有郁热,然后受了风邪。发病的原因,一是夏季气候炎热,体内过多的热量散发不出来;二是工作压力大,心情烦躁,情志化火;三是过食辛辣燥热食物;再加上饮食生活欠规律,造成抵抗力下降,当吹风、着凉后,潜伏在呼吸道的病原微生物乘虚而入,导致“热伤风”发生。在夏季感冒中,“热伤风”较“阴暑”为多。

病例二:陈女士,加班一天,办公室里比较闷热,夜间吹空调后出现发热,出汗多但是汗出热不退,没有寒冷的感觉,乏力,咽喉红肿疼痛、鼻塞、流稠鼻涕,诊断为“热伤风”。

治疗上:清暑化湿,散郁解毒。药物可以用银翘解毒片或双黄连口服液等。家庭自疗可以用白菊花、白扁豆花各15克,金银花20克煎水代茶饮。

中暑用药需开窍醒神

需要提醒的是,“热伤风”和平时所说的“中暑”、“上火”也有区别。中暑是由于天气过热或暴露在闷热的环境中,暑邪直接侵犯人体的内脏,出现突然昏厥、大汗淋漓、心慌、眼黑的情况,甚至有晕倒虚脱的表现。治疗应重在开窍醒神,可以用仁丹或者藿香正气。

而“上火”是体内郁热所致,没有感受外邪,表现在嗓子疼、口干咽燥、便秘、痤疮等。治疗应泻火通便,调整人体的内环境,可以选用牛黄解毒丸(片)等。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对夏季感冒用药有了初步认识,需要注意的是,若自行用药两三天症状仍不缓解,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猜你喜欢

  • 肝气郁结,心烦爱上火,这样改善最有效

    大家去看中医经常会听到肝气郁结这个词儿,那么实际上就是我们在目前这个社会,我们这个时代吧,生活一些节奏问题,所以说肝气郁结的人确实比较多,年龄大,年龄小都有,那么肝气郁结呢,其实中医这四个字其实分很多种,比方说肝郁脾虚啊,肝郁肾虚啊,还有肝

  • 大便排出费劲,这四种症型看看你是哪一种

    在临床上会遇到许多这个排便困难的人,尤其是有一些患者大便并不是很干燥,也没有成块成球,甚至大便是条状的,或者是不成型的,但是呢,去了厕所以后呢,却便不净使劲又排不出,那么有时候这样患者会一天去好几次厕所,甚至七八次厕所啊,严重影响了这个患者

  • 反流性食管炎中医教你三招,助你不再反复

    那么第一个呢,就是长期要保持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要做到饮食不宜过饱,适当的控烟控酒,这个饮食习惯有一个最重要的就是吃饭要慢啊,在临床上见到一个患者,他明显感觉吃饭稍微一快,那么这个症状就容易出现,容易出现打嗝啊,反酸、烧心,这些症状就会加重

  • 萎缩性胃炎三种常见症型,看看你属于哪一种

    第一种啊,中医叫做痰热内阻型,这一类患者一般都是阳盛的体质,平时饮食啊也比较的不在意,就是胃口比较好,有一些辛肝肥厚包括喝酒啊来者不拒,受这样因素影响呢,时间长了以后啊,经常性的在胃黏膜表面产生炎症,最终会形成萎缩性胃炎,找我们看病的时候,

  • 糜烂性胃炎就是胃烂了吗?

    鉴于我们目前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也有很多的胃病啊,都建议大家去做一下这个胃镜肠镜的检查,那么你不要说相信某一个人摸一个脉,就告诉你,你胃里面长息肉了,一定要通过胃镜来确认,那么有些事情不能捕风捉影,就是用药调理了,那么比如说这个糜烂性胃